资料简介
高二语文第二次检测题
第一部分诗歌默写检测
1、------------------,两朝开济老臣心。
2、------------------------------------,铁马秋风大散关
3、 天姥连天向天横,-----------------------------。
4、谢公宿外今尚在,-------------------------------。
5、熊咆龙吟殷岩泉,--------------------------------。
6、-----------------------------,失向来之烟霞。
7、--------------------------------------,使我不得开心颜。
8、炉边人似月,-----------------------------。
9、---------------------------,莫使金樽空对月。
10、-------------------------------,但愿长醉不复醒。
11、陈王昔时宴平乐,-------------------------------。
12、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13、------------------------------,三峡星河影动摇。
14、--------------------------------,老鱼跳波瘦蛟舞。
15、吴质不眠倚桂树,---------------------------------
16、----------------------------,只是朱颜改。
17、五月渔郎相忆否?---------------------,梦入芙蓉浦。
18、 ,知来者之可追。
19、 ,临清流而赋诗。
20、 ,烟光凝而暮山紫。
21、 雁阵惊寒, 。
2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 ,形影相吊。
23、泻水置平地, 。人生亦有命, ?
24、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 。
25、况 ,大块假我以文章。 ,序天伦之乐事。
26、 ,夷歌数处起渔樵。
27、丞相祠堂何处寻? 。 映阶碧草自春色, 。
28、 ,栗深林兮惊层颠。云青青兮欲雨, 。
29、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 ,各抱地势, 。
30、 ,未云何龙? ,不霁何虹? ,不知西东。
31、 ,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 ?
32、 吴丝蜀桐张高秋, 。 ,李凭中国弹箜篌。
33春水碧于天, 。
34、 燎沉香,消溽暑。 , 。
35、 ,芙蓉泣露香兰笑。
36、千岩万转路不定, 。
37、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38、 ?往事知多少。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39、卧龙跃马终黄土, 。
40、帝子降兮北渚, 。 , 。
41、我欲因之梦吴越, 。 ,送我至剡溪。
42、 ,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43、 , ,弃掷迤逦,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44、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 。
45、 ,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 。
第二部分文言文知识检测
第四单元
一、文言实词
1解释下列词意思
(1) 爱
①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②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③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④晋陶渊明独爱菊
(2)道
①臣之所好者道也 ②行道之人弗受 ③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
④伐无道,诛暴秦 ⑤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⑥道芷阳间行
(3)过
①故尝与过宋将军 ②过与不及 ③夫过有厚薄,则刑有轻重
(4)怜
①可怜身上衣正单 ②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③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5)省
①省兄河南 ②七省好事者
(6)善
①嘻,善哉!技盍至此乎 ②善刀而藏之 ③素善留侯张良 ④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7)许
①引之长丈许 ②大铁椎,不知何许人也 ③时人莫之许也
(8)族
①族庖月更刀,折也 ②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③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
④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 ⑤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9)卒
①卒买鱼烹食 ②鲁肃闻刘表卒 ③然今卒困于此 ④五万兵难卒合
2.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字
(1)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2)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
(3)吾闻汉购我金千斤,邑万户 (4)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5)骊山北构而西折 (6)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7)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8)六王毕,四海一
(9)今父老子弟虽患苦我 (10)西门豹簪笔磬折
(11)十二渠经绝驰道 (12)苦为河伯娶妇
(13)不冠不袜 (14)吾数杀响马贼,夺其物,故仇我
(15)技盖至此乎 (16)如宝装屏风
(17)微雨,复以小艇游庙中 (18)项王军壁垓下
(19)岸上赤而壁立 (20)砉然向然
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古今意义
(1)所见无非牛者 (2)依乎天理
(3)虽然,每至于族 (4)因其固然
(5)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 (6)吾知公长者
(7)子灿见窗户皆闭,惊问信之 (8)且欲观客所为,力请客
二、文言虚词
辨别下面句中加点的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焉
(1)盘盘焉,囷囷焉 (2)且焉置土石
(3)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4)或师焉,或不焉
2而
(1)骊山北构而西折 (2)不敢言而敢怒
(3)谁得而族灭也 (4)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3夫
(1)夫大国,难测也 (2)予观夫巴陵胜状
4为
(1)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2)吾见其难为
(3)视为止,行为迟 (4)霓为衣兮,风为马
(5)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6)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5于
(1)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2)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3)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4)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
(5)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三、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
2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乎!
3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视为止,行为迟。
4吾闻汉购我头金千斤,邑万户,吾为若德。
四、文言句式
指出下面句子的句式特点
1籍独不愧于心乎 2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人
3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 4乃谓其骑曰:“何如?”
5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6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7以故城中益空无人,又困贫 8巫行视小家女好者
9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 10方期我决斗某所
11其间一日阻风不行
第五单元
一.文言知识点归纳
(一)找出下列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可谓智力孤危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二)、找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的词,并解释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义不赂秦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李牧连却之 理固宜然 小则获邑,大者得城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并力西向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三)、指出下列句子属于何种特殊句式: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3、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4、洎牧以谗诛
5、赵尝五战于秦 6、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四).写出下列虚词的含义
1、而: ①赂秦而力亏 ②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③而秦兵又至矣
④二败而三胜 ⑤某所,而母立于兹 ⑥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2.选出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①其后四年,而归视汝 ②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③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全存乎④动摇者欲脱而落矣。⑤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 ⑥将成家而致汝。
A、②③⑤ B、①③④ C、②③⑥ D、④⑤⑥
3、之: ①破灭之道也 ②诸侯之所亡
③子孙视之不甚惜 ④此言得之
⑤ 苟以天下之大 ⑥句读之不知
⑦顷之,烟炎张天 ⑧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4、 以:①、不赂者以赂者丧 ②、秦以攻取之外 ③、以地事秦 ④、洎牧以谗诛 ⑤、至丹以荆卿为计 ⑥、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⑦、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
⑧、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9、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10、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5.下列各组句中均有“以”,其意义和用法完全不同的一项是( )
A、彼有食可守,以待终丧 如不能守以终丧
B、盖东野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月日 使者妄称以应之乎
C、以求升斗之禄 殁不能抚汝以尽哀
D、则遂取以来 汝殁以六月二日
6、与: ①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②与战胜而得者 ③六国与秦皆诸侯
(五)、一词多义
1、乃 ①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②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 )
③臣乃敢上璧( )④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 ) ⑤今君乃亡赵走燕( )
2、于: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 ) ②而君幸于赵王( )
③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 ) ④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
⑤而皆自于人欤? ( ) ⑥入于太庙( )
3、负 ①负而前驱 /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②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③秦贪,负其强
④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⑤不知彼而知已,一胜一负
⑥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
4、易 ①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②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③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壁
5、顾 ①赢得仓皇北顾 ②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③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④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
⑤大行不顾细谨 ⑥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⑦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六)、 翻译下列句子
1、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2、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3、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4、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5、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6、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7、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8、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第六单元
《种树郭橐驼传》
1.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佝瘘 窥看 移徙 苛且偷生 B丰硕 仰慕 忧虑 舒展筋骨
C.旦暮 抚摸 疏密 弃之不顾 D.鸡豚 植树 辍学 千丝万缕
2 .下列注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窥伺(守候) 实以蕃(蕃盛,多) 效慕(羡慕) 隆然(高起的样子)
B .苟(假使)使 根拳(拳曲) 若(像)子 生(活着)枯
C .故(旧)土 日以 离(背离) 他植者(他种的树) 既(这样)然已
D .自谓(称) 伏(弯腰)行 欲舒(舒展) 其莳(种植)
3 .下列“之”字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能顺木之天 B .其培之也 C .虽曰爱之 D .其实仇之
4 .下列与“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中“且”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B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C .驼所种树,无不活且硕茂 D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5.下列句子中的“虽”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虽 杀臣,不能绝也 B. 虽 鸡狗不得宁焉
C. 虽 日爱之,其实害之 D. 虽 我之死,有子存焉
6.下列各句中的“且”,其意义为“况且”的一项是( )
A且 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B北山愚公者,年 且 九十 C橐驼非能使木寿 且 孳也
D臣死 且 不避,卮酒安足辞
7.下列句子中的“焉”\',相同的两项是( )
A.而揣惴 焉 摩玩不已 B.积土成山,风雨兴 焉
C.且 焉 置土石 D.若甚怜 焉 E.万钟与我何 焉
8 .下列通假字说明有误的一项是( )
A .早织而缕(“而”通“尔”,你们) B .虽趣舍万殊(“趣”通“趋”,“趣舍”,取舍)
C .既然已(“已”通“以”,以及) D .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由”通“犹”,如同)
9.下列加点词语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
A .不抑耗其实而已 B .击木而召之
C .他植者虽窥伺效慕 D .既然已
《侍坐》基础知识题:
一、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
①千乘之国 ②愿为小相焉 ③舍瑟而作
A.①chéng ②xiàng ③shè B.①chéng ②xiāng ③shěC.①shèng ②xiàng ③shěD.①shèng ②xiāng ③shè
二、为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居 ①坐 ②处于 ③居 ④住处 ⑤处在某种地位或某地方 ⑥占,占据 ⑦积蓄,储存 ⑧平日,平时 ⑨用于“有顷”“久之”“顷之”等前面,表示相隔一段时间,意义较虚,相当于“过了……”
(1)居则曰,“不吾知也!”(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3)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4)居十日,扁鹊复见( )5)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左,鲁直居右( )(6)囤积居奇( )
2.异 ①不同 ②奇特,与众不同 ③奇怪,惊奇
(1)异乎三子者之撰( )(2)渔人甚异之( )(3)永州之野产异蛇( )(4)览物这情,得无异乎( )
(5)父异焉( )(6)异曲同工 ( )
3.安 ①安稳,安定,安全 ②安逸,安乐,安全 ③安心
④安抚 抚慰 ⑤安置,安放 ⑥什么,什么地方 ⑦怎么
(1)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2)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3)竟不得半亩方塘为安身立命之地( )(4)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4.知 ①知道 ②知觉,感觉 ③见解,知识 ④了解
⑤交好,交往 ⑥主持 ⑦zhì 通“智”。
(1)居则曰:“不吾知也。”( )(2)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3)不知木兰是女郎( )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首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5)人不知而不愠( )(6)孰为汝多知乎( )
《项脊轩记》
一、基础知识
1.选出下面划横线的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 )
A.旧时栏楯(shǔn) 冥然兀坐(wù) B.垣墙周庭(yuán) 先大母婢也(bēi)
C.余扃牖而居(jiǒng) 呱呱而泣(gū) D.家有老妪(ōu) 万籁无声(lài)
2.选出对下面划横线的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
A.往往而是(到处)亦遂增胜(美) B.而母立于兹(你的) 顷之(音节助词)
C.大类女郎也(像)乳二世(用乳汁喂养) D.大母过余(过问) 逾庖而宴(厨房)
3.下边有关的文化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诸父”即伯父、叔父的统称;“先大母”,即已去世的祖母。
B.“三五之夜”即农历每月十五的夜晚,“十五”又称“望”,如“丁卯年三月之望”,即丁卯三月十五。
C.“象笏”,即象牙做的笏。笏,就是封建时代,官员们上朝时所用的手板,有事可记于上,以备忘。
D.“公”、“子”、“先”在文言文中常用作尊敬的称呼,“婢”、“妾”则常作女子谦称。
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括号中的文言虚词,正确的一项是( )
庭中始为篱,( )为墙,凡再变( )。家有老妪,尝居( )此。妪,先大母婢( ),乳二世,先妣抚( )甚厚。
A.已 矣 于 也 彼 B.已 也 于 矣 其 C.已 矣 于 也 之 D.已 也 于 也 之
5.从词类活用的角度,选出一句不同类的( )
A.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B.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C.吾家读书久不效。 D.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6.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译:轩跟西边的内室相接,过世的母亲曾经来过一次。
B.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译:等到诸位伯父(分家)别起炉灶,里里外外装了许多小门,隔墙到处都是。
C.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译:我的妻子从娘家省亲回来,转述小妹们的话说:“听说姐姐家里有个南阁子,那么阁子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D.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译:项脊轩共遭过四次火灾,能够不被烧掉,大概是有保护神吧。
第四单元
二、文言实词
1(1)爱①动词,喜爱②动词,爱护③动词,吝惜④动词,喜爱
(2)道①规律。名词②道路。名词③方法,途径。名词④道德,道义。名词⑤
学说,主张。名词⑥经由,从。介词
(3)过①探访②过分③过错
(4)怜①动词,怜悯,同情②动词,怜爱,疼爱③动词,叹惜
(5)省①探望②省份
(6)善①好。形容词②动词通“缮”,擦拭。动词③与……交好,形容词用作动词④好事,好的行为。形容词用作名词
(7)许①表示约数②处所,地方③赞同
(8)族①众,一般。形容词②宗族。名词③类。名词④交界之处。动词用作名词⑤灭族。动词
(9)卒①名词,兵卒②动词,死,逝世③最终④形容词,仓促
2.(1)“善”通“缮”,擦拭。(2)东:名词用作动词,向东走。(3)金千斤,邑万户:名词作状语,用……(4)东:名词作状语,向东。(5)北、西,名词用作状语,向北、向西。(6)辇,名词用作状语,乘着辇。(7)鉴,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鉴。(8)一,数词用作动词,统一。(9)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患苦。(10)名词作状语,像磬一样(弓着腰)。(11)名词作状语,从南北方向。(12)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苦。(13)名词作动词,戴帽,穿袜。(14)名词意动用法,以……为仇人。(15)“盖”同“盍”,何,怎么。(16)宝,宝石,义为“用宝石”,名词作状语。(17)雨,下雨,名词作动词。(18)壁:名词用作动词,设营驻守。(19)壁,像墙壁一样,名词作状语。(20)“向”同“响”,响声。
3①古义:没有不是。今义:不外乎。②古义:生理上的天然结构。今义:天然的道理。③古义:虽然这样。今义:虽然,表转折关系的连词。④古义:本来的样子。今义:连词,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⑤古义:悲愤激昂;今义:充满正气,情绪激昂。⑥古义:忠厚的人;今义:年长的人。⑦古:窗户和门,今:窗户。⑧古:向客人请求;今:邀请客人。
三、文言虚词
1焉(1)形容词词尾,……的样子(2)疑问代词,怎么(3)兼词,于之(4)句末语气词,不译2而(1)连词,表承接,不译(2)转折连词,却(3)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词,不译(4)连词,表并列,不译(5)连词,表递进,并且3夫(1)句首语气词,无实义(2)句间语气词,无实义4为(1)替,给。介词(2)解,做。动词(3)因为。介词(4)当作。动词(5)句末语气词,表示反问。(6)被。介词5于(1)与。介词,引出对象(2)在,从。介词,引出动作的地点、处所(3)对于。介词,引出对象(4)到。介词。介绍出动作、行为的时间。(5)被。介词,表被动。(6)比。介词,介绍出比较的对象。
四、1如果用楼观亭榭来对这座寺院装饰一下,和江水山峦相配合,(其景色)自然应该比金山强得。2
(就连)脉络相连和筋骨相接的地方,我都没有拿刀去尝试过,何况是大的骨头呢?3即使这样,每当碰到筋骨交错的方,我看到那里很难解开,就小心翼翼地提高警惕,目光因此集中到那一点,动作也因此放慢下来。4我听说汉王用千斤金子和万户封邑来悬赏我的头颅,我给你这个恩惠。
五、1状语后置句2定语后置句3宾语前置句4宾语前置句5判断句6状语后置句7宾语前置句8定语后置句9定语后置句10状语后置句11被动句
第六单元
《种树》参考答案 1.A(佝偻,苟且偷生) 2 . C (别的种树人) 3 . A ( A 为结构助词“的”,余为代词)
4 . C ( C 与题干中“且”均为“而且”义, A .将要; B .姑且; D .尚且)
5.C(C为转折连词,虽然;其他均表假设,即使) 6.A(况且/将近/而且/尚且)
7.DE(A词缀 B介词兼代词,在那里 C代词,作宾语,哪里;DE语气词,用于句尾)
8 . C (“已”通“矣”) 9 . C ( A 它的果实,今为转折副词; B 敲梆,今为击打木头; D 已经这样,今为连词
《侍坐》参考答案:一、C二、1.(1)⑧ (2)⑤ (3)③ (4)⑨ (5)① (6)⑦
2.(1)① (2)③ (3)② (4)① (5)③ (6)①3.(1)⑦ (2)② (3)⑤ (4)⑦
4.(1)④ (2)⑥ (3)① (4)⑦ (5)④ (6)③
《项脊轩志》一、1.A 2.D 3.D 4.C 5.D 6.C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