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细菌》说课稿一、说教材《细菌》是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本章教材的引入是从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开始的,教学内容是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呈现。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从宏观上认识了广泛分布的细菌和真菌,本节课将引导学生对细菌进行微观上的探索。而在第三节《真菌》的学习中,又必须用细菌的相关知识作对比,因此,本节课在本章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说学情由于细菌非常微小,肉眼难以看到,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人们对不熟悉的事物接受度往往也会较低,这就增加了本节课的学习难度。不过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动植物细胞结构,并初步掌握了一些判断和识别的观察能力,这为学习细菌结构做了必要的知识铺垫。由于学生对细菌缺乏感性认识,所以要采取更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例如提供细菌相关的图片、视频和动画演示等,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这也符合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三、说教学目标依据新课标的要求,立足以上的教材及学情分析,着眼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我确立了以下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1.自主阅读细菌的发现过程,合作讨论巴斯德证明细菌由来的实验,认同技术的进步和理性质疑能够促进科学的发展。2.自主学习,描述细菌的形态特点(重点)。3.小组合作讨论,通过比较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归纳总结细菌的结构特点和营养方式(难点)。4.自主学习,说出细菌的生殖方式(重点),并确立良好的卫生和饮食习惯有益健康的观念。四、说教法:本着“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细菌的发现这部分教学主要采用提问法,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学;而细菌的由来则采取演示法和讨论法;细菌形态的教学主要采用提问和直观演示法,电镜下细菌图片的展示让细菌的各种形态更具体;对于细菌的结构和营养方式的学习,是本节教学的难点,主要采用小组讨论法和讲授法去突破。对与细菌的生殖,采取直观演示和练习法,通过播放分裂生殖的视频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然后设计简单的计算对知识加以理解应用。本节课的知识拓展部分主要采用启发法和讲授法,引导学生动脑思考,以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五、说学法:教学设计的每个环节都要求学生先自主阅读课本的相关内容,根据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两种学法各有侧重。学生在自主观察思考和小组讨论交流中主动参与知识发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并且在自主学习中收获了自信,在小组讨论中懂得了合作分享与质疑。六、说教学过程下面,我将重点阐述对教学过程的设计。(一)情境导入,目标展示1.首先我会给学生播放一段关于破伤风的视频,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通过这个视频的介绍,你知道引起破伤风的罪魁祸首是谁吗?学生很容易回答出破伤杆菌,接着我会追问破伤风杆菌是什么生物呢?部分同学应该可以回答出来是细菌,细菌有什么主要特征呢?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动画视频的导入设计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习兴趣,同时视频内容兼具科学性和健康教育,起到了培养学生生命观念和社会责任的作用。——接着展示学习目标,让学生在有方法指导和有目标的情况下开始本节课的学习。(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细菌的发现:指导学生自学,同时在课件上展示了要自主阅读的内容范围及需要解决的问题:谁第一个发现了细菌?为什么他能发现细菌?届时提问,开放性的问题,我会鼓励其他同学也多多发表自己的看法,使其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得到锻炼。——接着引导学生思考,人们知道了细菌的存在,但对于细菌的由来却有着众多猜测,有些科学家认为细菌是自然产生的,但是有一位科学家却有着不同的看法,他是谁呢?学生通过刚刚的自学课本,很容易答出是巴斯德,接着引出巴斯德证明细菌有由来的实验,进入到第二部分细菌由来的学习。学生观看完实验视频后,组织他们进行这几个问题的讨论:届时提问小组代表,通过播放巴斯德的实验视频,让学生对实验了解更直观,通过问题式引导,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而作为知识补充,介绍了巴斯德发明巴氏消毒法的故事,让学生全面的认识巴斯德这位微生物学之父,我还会引导学生发现巴斯德的优秀品质,发挥其榜样力量。——接着我会总结说这个小故事里的乳酸菌也是细菌的一种,引起学生思考究竟细菌长什么样子呢?引入对细菌形态学习。由于这部分内容主要是一些生物概念的记忆,所以我呈现的问题是填空的形式,同样地指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本内容并完成。届时提问,由于细菌个体十分微小,用课件展示电子显微镜下针尖逐渐放大的图片,使学生对抽象、微观的知识有较直观的认识。我在这里设计电镜下三种不同形态细菌的图片,让学生自己去分析归类总结,培养学生分析图形、总结归纳的能力。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