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五年级语文上册《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板书课题)。下面,我将围绕着“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和学法、学情分析、教学过程”展开我的说课。一、教材分析:《圆明园的毁灭》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组课文以“勿忘国耻”为专题。本文写出了圆明园过去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抢劫后而毁灭的惨象,字里行间流露着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我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本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文章题目是“毁灭”,但是却有大量篇幅展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这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二、教学目标:在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时,我将“课标要求、课文语言特色、课文人文内涵的主导倾向、编者的意图以及学生学情”作为依据,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估量、瑰宝、玲珑剔透、亭台楼阁等词语。2、抓住“有”感受圆明园昔日辉煌,读出自豪感,并进行背诵。3、体会“意思递进”的写法及其作用。(1)抓住“凡是……统统……任意”这些词语并结合相关资料体会侵略者的贪婪,读出对侵略者的痛恨之情。(2)抓住“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和“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体会损失之巨大,读出愤怒、痛惜之情。4、学习与运用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结合资料对“圆明园的毁灭”形成理性思考,产生振兴中华的使命感。5、体会作者用“今昔对比”的方式来组织材料,表达情感的写作方法。教学重难点:抓住“有”感受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以及体会“意思递进”的写法来感受侵略者的贪婪,并进行有感情地朗读是本课的重点;体会作者用“今昔对比”的方式来组织材料,表达情感的写作方法是本课的难点。课文的历史背景离学生较远,学生通过搜集资料能对这段历史有所了解。在理解课文时,学生容易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产生憎恨,但是对“毁灭”的背后缺乏理性思考。因此,把仇恨的情感升华为民族的责任感就需要教师结合具体的语言文字和相关材料来引导学生。五、教学过程:课前预习:高年级的学生应该具有相应的自学能力,为了切实提高课堂实效,我通过“预习单”(出示)来组织学生预习。预习单的内容大致如下。(做简单介绍)课堂教学过程:(一)师生谈话,导入新课。教师的导入简洁,自然。“课前,我们都预习了课文《圆明园的毁灭》。我想读过这篇文章之后,你们一定有话想说,对吗?”让学生谈谈自己阅读后的感受。然后小结“你们对‘圆明园的毁灭’这一历史事件有了自己的思考,相信今天学习完课文之后你们的思考、感悟会更多,也会更深!那就带着我们各自的理解,齐读课题。”(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1、检查认读生字词。写字:重点写好“剔”“瑰”。2、指名朗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写了什么?理清文章的表达顺序。(三)直面毁灭,抒发情感。学生读完文章之后的第一感受就是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憎恨。所以,顺应学生的阅读感受,先让学生找出最让自己感到愤怒的段落——课文的第五自然段。然后,提出学习任务: “自由读读第五自然段,看一看英法联军的哪些暴行让你们愤怒、痛恨?”学生自由读书后,进行交流。预设交流的语言点有:(1)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教师采用“删”的策略,去掉“凡是、统统、任意”这三个词语让学生对比读,说一说改动前后有什么不同?进行语言形式的学习,然后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2)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连烧三天”“整个”想象英法联军的暴行,读出愤怒之情。(四)对比朗读,想象辉煌。教师承接上一环节提出“圆明园的毁灭令我们愤怒。那么,圆明园是怎样的一座园林呢?提出学习要求:默读课文2~4自然段,找一找圆明园中都有什么?学生默读勾画后全班交流。我的教学预设:(1)第2自然段:利用圆明园平面图,引导学生抓住“众星拱月”来理解“月”和“星”各指什么。教师补充资料“一个圆明园占地5200余亩,相当于640个足球场”,感受圆明园之大。(2)第3自然段:交流“圆明园内有什么?”教师抓住本段语言表达上采用“对比”的特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圆明园的建筑艺术。教师和学生先对读第一句话,教师读“殿堂”“买卖街”的句子,学生接读“亭台楼阁”“山野乡村”的句子,引导学生体会“对比”。然后,找出他运用对比的地方。接着,男女生合作读,想象画面。师生合作读,在《高山流水》的曲子中,播放画面。最后,利用“填空“的方式尝试背诵。(板书:宏伟建筑)(3)第4自然段学生谈到“除了宏伟的建筑,圆明园内还有珍贵的历史文物”。(板书:珍贵文物)教师引导学生想象“从先秦时代至清朝大概2400多年,如果每年只收藏一件,该有多少名人书画,该有多少奇珍异宝!”利用课件展示相关的资料。教师说“难怪作者称圆明园是?师生交流得出: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世界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板书:瑰宝 精华)(五)引入资料,理性思考。在感悟昔日辉煌后,播放《火烧圆明园》的片断。这时,学生对侵略者的暴行更加憎恨。教师相机将这些词语擦掉。接着,教师让学生再谈自己的感悟。再让学生找出对于“圆明园的毁灭”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叹。然后出示第一自然段:“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引导学生说说出对加点词语“祖国文化史上”“世界文化史上”的体会,感悟意思递进的表达效果,并读出痛惜之情。同时,教师板书两个“不可估量”,(板书)并引发学生理性思考:英法联军为什么敢在我们的土地上这样任意妄为?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背景资料思考、交流,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使命感。这时,在舒缓凝重的音乐声中,教师让学生“面对着圆明园的残垣断壁把想说的话写在书上插图的旁边”动笔抒情。(六)领悟表达,升华情感。师生交流“为什么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是作者却用了许多笔墨来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体会作者“今昔对比组织材料”用意。讨论过后,在课堂结束之时,教师动情描述“圆明园的毁灭是留在我们所有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但同时也留给了我们一份对未来的思考!”六、板书设计本节课的板书我力求做到概括性强、条理清楚,重点突出,成为学生思维的脉络。所以,我设计的板书如下:(最后只剩两个“不可估量)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