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4 去奶奶家
上课解决方案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本节课重在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的思考过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读懂图中呈现的信息,能够根据信息列式,并能运用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本节课的教案设计着重突出以下两点:
1.重在展示思考过程,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问题。
学生对生活中的行程问题有一些基本了解,画图时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的思考过程,让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交流对信息的理解,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让学生明白利用画图法帮助理解信息的重要性。
2.通过回顾,梳理解决问题的过程。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本节课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梳理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如在解决问题后组织学生思考“我们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用到了哪些方法”逐步让学生学会回顾,提升学生的自主回顾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情检测卡
学生准备 直尺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看图列式计算。
2.买3根同样的跳绳需要多少钱?
8元
师:谁来说说,“买3个同样的闹钟和3根同样的跳绳一共需要多少钱?”应该怎样计算?
12×3=36(元) 8×3=24(元)
36+24=60(元)
师:谁会列综合算式?
生:12×3+8×3
师:这样的算式应该怎样计算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乘加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板书:去奶奶家)
设计意图:复习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学以致用的喜悦,设疑激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习新知作铺垫。
⊙探究新知
1.交流信息。
课件出示教材58页例题情境图。
师:从情境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师:谁愿意将自己知道的信息大声地告诉同学们?
预设
生1:淘气去奶奶家先乘了火车,后来又乘了汽车。
生2:我知道图中黑白相间的路线表示的是火车路线;红色的路线表示的是汽车路线。
生3:淘气乘的火车每时行115千米,他乘了4时;淘气乘的汽车每时行45千米,他乘了2时。
师:我这里还有三幅图,是三个同学根据这幅情境图画出来的,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并说一说,每幅图分别是怎样表示淘气的行驶路线的?(小组内交流,师巡视)
师:谁能说一说你比较喜欢哪幅图,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生1:我喜欢第三幅图,因为这幅图比较简洁,不仅画起来方便,而且也便于观察。
生2:我也喜欢第三幅图,因为这幅图把情境图中的信息描述得最完整,而且最容易看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2.动手画图,进一步感受数量间的关系。
指导学生尝试自己画第三幅图。(师巡视指导)
3.淘气9:00乘火车出发,2时后火车约行驶到什么位置?在图中标出来。
(1)学生尝试独立完成。
(2)集体交流,展示各自在图中所标注的位置。
师:谁能说一说,你是怎样确定这个位置的?(引导学生汇报)
预设
生1:我是直接用眼睛进行估测的,大约在淘气乘火车总路程一半的位置。
生2:我是这样确定的:先测量出表示淘气乘火车总路程的线段的长度,然后取乘火车总路程的线段的长度的一半,做上标注。
4.根据线段图解决问题。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第三幅图。
师:如果要求淘气家到奶奶家一共有多少千米,应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生1:先求淘气乘4时火车行驶的路程,再求淘气乘2时汽车行驶的路程。
生2:然后把这两段路程加到一起就是淘气家到奶奶家的总路程。
(2)列式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指导)
学生汇报:
115×4=460(千米) 45×2=90(千米)
460+90=550(千米)(师板书)
师:同学们现在想一想,我们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能把上面的算式列成一个综合算式吗?
学生交流后汇报:先求乘火车行驶的路程,再求乘汽车行驶的路程,最后将两段路程相加。列成综合算式是115×4+45×2,可以用脱式计算,如下:
115×4+45×2
=460+90
=550(千米)
设计意图:在学生原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画图分析、合作交流等形式,让学生学会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训练学生说完整的话,让学生说出每一步算式所表示的意义,了解学生的解题思路,在师生、生生交流的过程中使问题顺利解决,突破了教学难点。
⊙巩固练习
1.完成上课开始的导入题。
2.完成教材59页1,2题。
(1)说一说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2)根据情境图学生尝试自己画一画。
(3)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
(4)交流汇报,集体订正。
⊙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用乘加混合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你有哪些收获?
⊙布置作业
教材59页3,4题。
板书设计
去奶奶家
淘气家到奶奶家一共有多少千米?
115×4=460(千米)
45×2=90(千米)
460+90=550(千米)
综合算式:
115×4+45×2
=460+90
=550(千米)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