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欧洲封建国家的改革
知识目标 1.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17世纪中期至18世纪晚期欧洲主要封建国家:法国、俄国、奥地利、普鲁士;欧洲主要封建国家改革前的社会状况;欧洲主要封建国家改革的目的;改革措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改革的性质和历史作用。 2.能力方面:(1)通过欧洲主要封建国家改革前社会状况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2)通过引导学生学习欧洲主要封建国家改革措施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提高他们运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或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3)通过对肿特烈二世和特蕾西亚女皇“开明专制”的分析,提高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3.态度、价值观方面:(1)通过欧洲主要封建国家改革前社会状况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17~18世纪欧洲主要封建国家的改革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出现的,具体历史的进步性。(2)通过欧洲主要封建国家改革的教学,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使学生认识到这些国家的改革,反映了17~18世纪欧洲向资本主义过渡的总趋势。 4.学法方面:通过学习本节知识内容,引导学生依据史实回答历史问题,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史学方法。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欧洲主要封建国家改革前的社会状况是重点。欧洲主要封建国家为什么要进行改革?怎样进行的改革及改革的影响都是由改革前的社会状况决定的。改革前,欧洲主要封建国家地方割据势力比较强大,在政治上严重威胁到各国封建君主的统治,在经济上成为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这是欧洲主要封建国家进行改革的直接原因,也可以说是主观原因。17~18世纪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在这些国家都有了一定发展,与整个封建经济相比,还十分弱小,不能成为社会主要经济形式,由于它是当时社会最先进的经济形式,代表了社会发展的方向。封建统治阶级为巩固政权,要发展经济,新兴资产阶级要发展壮大,必然要借助王权的力量,于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欧洲封建统治阶级与新兴资产阶级联手进行改革。结果既满足了封建统治阶级巩固政权的需要,又使得资产阶级得到较快发展。由于改革前面对的社会问题有相同之处,改革内容总体基本相似。又由于改革前各国都有自己的具体情况,改革内容又同中有异,这个异既是各国具体情况的延续,也决定了这些国家以后发展的特点。 2.难点分析:本节教学内容多,不易掌握,是教学难点,这节课知识内容涉及到17~18世纪法国、俄国、普鲁士、奥地利4个欧洲主要封建国家。教材不是按照国别史叙述这段史实的,教师由于课时限制,也不可能依国别史带着学生学习这段历史。教材处理这段历史内容的原则是:先共性,后个性;先概括,后具体。这样安排的教材,知识容量大,不符合学生接受知识的思维过程,教材的编排无形中给教学平添了几分难度。帮助学生理清线索,从宏观与微观、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上把握教学内容成为教学难点。
教学设备 投影片、教学挂图等
教学要点(板书) 第二节 欧洲封建国家的改革国别 时间 人物 背景 主要措施 后果法国 17世纪中期至18世纪早期 路易十四 封建割据势力顽固严重 阻碍法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加强中央集权宗教专制重商主义政策海外扩张 专制制度推向顶峰促进资本主义发展成为欧洲大陆最强大的国家俄国 17世纪晚期至18世纪早期 彼得一世 经济远远落后于西欧 农奴制度阻碍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 加强中央集权重视教育、科技发展工场工业振兴经济 专制统治巩固农奴制度加强跻身欧洲强国普鲁士 18世纪中期至晚期 腓特烈二世 军国主义扩张使其迅速崛起 但无法与欧洲强国平起平坐 加强中央集权重视科技教育重商主义政策 成为中欧强国奥地利 18世纪中期至晚期 特蕾西女皇约瑟夫二世 社会各种矛盾阻碍奥地利发展 加强中央集权推选土地改革宗教宽容重商主义政策 成为东南欧强国遭地主贵族反对,被终止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有何重大的意义?(在学生回答后指出)17世纪,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同时,在世界急剧变化的震撼下,欧洲大陆的主要封建国家纷纷着手改革,加强中央集权,富国强兵。
讲授新课
一、欧洲主要封建国家改革前的社会状况 1.法国:封建割据势力的顽固,严重阻碍法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法国于15世纪末成为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16世纪,资本主义经济已有较快发展。但是,历经国内长达30年的宗教战争和长达65年的入侵意大利战争,中央政权一度削弱。法国地方大贵族割据势力非常强大,他们为了逃避王权管辖,有300多个独自的法律体系:为了争夺治国大权,他们彼此率军混战,发动叛乱,这种状况严重阻碍了法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步伐。国王路易十四也决心强化中央集权,振兴国家。 2.俄国:农奴制度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俄国17世纪时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工商业,但是,效率低下的农奴制度和统治阶级闭塞愚昧的思想观念,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俄国社会经济远远落后于西欧国家,成为当时欧洲最落后的国家之一。 3.普鲁士:军国主义扩张使其迅速崛起,但无法与欧洲强国平起平坐16世纪早期普鲁士人建立了公国:在此后的大约二百年间,普鲁士通过各种方式不断扩张,疆土逐渐扩大。1701年,普鲁士成为王国。它成为德意志最重要的邦国之一。是什么原因让它迅速崛起的呢?(学生回答)什么是军国主义呢?(学生回答后指出)军国主义是指把国家完全置于军事控制之下的黩武思想、政策和制度。尽管如此,普鲁士仍无法与欧洲强国平起平坐。统治阶级极为不满,迫切希望改变现状。 4.奥地利:社会各种矛盾阻碍奥地利的发展 18世纪,哈布斯堡家族建立一个以维也纳为中心的,疆域最大、多民族的中南欧封建帝国。在帝国版图内,农民不堪忍受地主的压迫,新兴资产阶级也不满意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阶级矛盾日益激化;民族矛盾加剧;中央政府与地方势力的关系也日趋紧张。这一切严重阻碍了奥地利的发展。 从我们对欧洲主要封建国家改革前的社会状况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17世纪以来欧洲大陆主要的封建国家封建势力仍然很强大,有的地方封建割据严重,极大地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当时,资本主义经济虽然有所发展,但新兴资产阶级力量相当弱小,无力改变现状,因此希望借助王权的庇护,获得自身的发展。封建君主也想借助新兴资产阶级的力量,进行改革,打击封建割据势力,增强中央集权,巩固自己的统治,增强国际竞争实力。这样改革被许多国家提上了议事日程。
二、欧洲主要封建国家的改革 请同学们看书后,归纳各国改革的主要措施。 1.法国:政治方面:加强中央集权。路易十四信奉“朕即国家”,宣称自己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他集政治、经济、军事、宗教大权于一身。对地方割据势力一方面使用武力坚决镇压贵族的反叛;另一方面采取怀柔政策,在巴黎附近的凡尔赛建造新的豪华宫殿,让地方大贵族以进宫侍奉王室的名义,享受声色犬马之娱,制服了割据势力。同时设置监察官制度,派人监察地方官员,使地方官成为国王无所不在的化身。对军队也严格规定中央有权调动各省的军队,进一步整顿军备。思想方面:严格控制思想文化,实行宗教专制。要求全体臣民必须一律信奉天主教。对外关系:争夺欧洲霸权,拓展海外殖民地。经济方面:推行重商主义。何谓重商主义?重商主义的推行对法国有什么作用?(学生回答后指出)重商主义是16—18世纪资本主义发展早期比较盛行的经济思想和经济政策。它是政治专制主义在经济上的反映。它主张政府应该控制国家经济,以损害和削弱竞争对手的实力,增强本国实力。重商主义的主要内容是金银充足是国家富裕的标志等。重商主义政策有助于增加资本积累,在资本主义发展早期起了积极作用。 2.俄国:政治方面:削弱贵族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教育方面:推行学校教育,重视科学技术,提倡西欧生活方式。经济方面:鼓励发展工场手工业,振兴国家经济。俄国是怎样来发展工场手工业的呢?(学生回答后指出)这种大规模使用农奴劳动的手工工场也属于资本主义性质。这样做的结果一方面促使农奴的境况进一步恶化,另一方面也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普鲁士:加强中央集权,提高政府效率。重视科技,发展教育。招徕外国移民,改善交通,发展工商业 4.奥地利:改革国家机构,加强中央集权。推行土地改革,减少农民负担,取消地主的一些特权。加强对教会控制,实行宗教宽容。奖励工商业,保护关税,建立国家工场。 我们了解了17—18世纪欧洲大陆主要封建国家改革措施,这些措施对欧洲大陆会产生哪些影响呢?
三、改革的影响 1.改革的影响:(1)各国加强了封建专制统治,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富国强兵,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比如法国通过改革封建专制制度达到顶峰,是当时欧洲大陆最强大的国家。俄国通过改革改变了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教育方面的落后状态,使其进入欧洲强国之列。普鲁士通过改革国力增强。农业产量增加一倍,工业跃居欧洲第四位,拥有按人口比例占欧洲第一位的常备军,成为中欧强国。奥地利通过改革也不同程度地增强了国力,成为东南欧强国。 (2)改革客观上促进了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改革的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但削弱割据势力,建立中央集权统治,减少了国内关卡,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统一国内市场;封建统治者相继推行的重商主义经济政策,促进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殖民扩张也增加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改革具有历史的进步性。 (3)改革带来了强大经济军事实力。也为封建统治者提供了军事扩张的资本。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好大喜功,他亲政50多年,在他统治后期连年同欧洲许多国家作战,导致法国民穷财尽,封建专制制度由盛转衰。直到临终前,他才有所醒悟,告诫他的继承人路易十五说:“我过去太好战了,不要在这方面学我,也不要学我太花钱。”彼得一世统治时期,俄国连年发动对外战争。经过21年的战争,俄国终于在1721年打败了瑞典,得到了芬兰湾、里加湾和波罗的海沿岸的大片土地,彼得一世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出海口。这一年,俄国正式称俄罗斯帝国。菲特烈二世更是信奉“强权即公理”,在他统治期间,军费占国库的百分之八十,普军人数从8万增加到20多万。他先是以奥地利王位继承问题为借口,参加对奥作战,击败奥地利夺得西里西亚;后来又伙同俄、奥一起瓜分波兰,大大扩展了普鲁士的领土。 从我们对欧洲封建国家改革的影响的分析,我们该如何看改革的性质呢? 2.改革的性质:(学生回答)改革是封建统治阶级自上而下的改革,并不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因为改革虽然客观上促进了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这些改革不可能触动封建统治的基础。 我们看到17—18世纪在欧洲发生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欧洲封建国家的改革这两件重大事件,我们能否把这两件事件进行比较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列表讲解。)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欧洲封建国家的改革 目的 推翻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专政,发展资本主义 富国强兵,维护封建统治 方式 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封建制度 统治阶级自上而下采取措施 领导者 资产阶级、新贵族 封建统治阶级 结果 推翻了封建专制君主制,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不同程度地增强了国力,巩固了封建统治,促进了本国资本因素的发展,有利于本国的社会进步 我们看到通过革命道路过渡到资本主义的国家在历史上只占少数,多数国家是经过由自上而下的改革实现过渡的。17、18世纪欧洲大陆一些国家都已进入封建社会末期,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资产阶级为了自身发展,同封建贵族抗衡,镇压被剥削阶级的反抗,还需要依靠王权。封建贵族在政治上、经济上已被削弱,为了保护自己,要求得到王权的庇护。农民为了反抗贵族的压迫,也希望王权加强。因此封建统治者当中一些有远见的改革者摒弃成法,实施改革以求加强专制,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是很自然的,改革都是由原来的统治者进行的,带有合法性和曲折性。17、18世纪还没有经由改革完成过渡的国家,但改革的趋势则很明显,顺应历史发展的总潮流。
本课小结 17、18世纪,当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时,欧洲大陆君主制盛极一时,以富国强兵为己任的君主,纷纷推行改革,法国出现“路易十四时代”,俄、普、奥成为新强国,涣散、紊乱、封建的欧洲,正生机勃勃地向资本主义社会迈进。 布置作业 1.如何评价欧洲封建国家的改革? 2.从目的、方式和历史作用等方面,分析17、18世纪法国、俄国、普鲁士和奥地利改革有什么不同点?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