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天天资源网 / 初中美术 / 教学同步 / 人教版 / 九年级上册 / 人美版九年级上册中学美术课件明暗与立体的表现.ppt

还剩 13 页未读,点击继续阅读

继续阅读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天天官方客服QQ: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6课 明暗与立体的表现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说 课 流 程 一 教学材料分析 二 教学对象分析 三 教学目标 四 教学方法设计 六 教学过程 四 教学重难点 五 教学方法 一丶教学材料分析 二丶本课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初中美术第18册第六课,本课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重要内容。按照新课 程大纲的要求,这一领域应适当淡化专业技能的训练,而注重引导学生使用不同的工具材料,探究各种 表现方法,培养创造力。因此,本课的教学让学生初步了解明暗的基本规律即可,不往深度探索,而尽 可能拓宽广度,帮助学生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大胆表现出创意和个性。 一丶是本课通过了解明暗造型的基础知识,尝试描绘物体的立 体感,提高学生对事物的表现力和观察力,很好的去理解“利 用明暗色调来表现物体的立体形象,是素描的一种基本方法” 的含义。 二丶教学对象分析 •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绘画技巧和审美体 验。 • 其思维特点渐渐倾向于带主动性探索的逻辑思维, 所以本节课我的教学思路主要是教师设置教学情 境,学生自主地把体验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设计 过程和方法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知识,知晓方法 了解明暗色调的形成以及物体明 暗与立体的表现方法,知道利用 明暗色调是表现物体立体形象 欣赏作品,语言传授 通过学习、观察、实践、体 会明暗的规律,运用不同的 明暗色调表现技能,尝试创 造出有立体感 理解领悟 领悟明暗调子的独特魅力,表达 自己的情感,张扬自己的个性。 四丶教学重难点 难点:运用多种明暗的表现方法表现物体的 立体感,淡化透视和三大面、五大调子,以 具体的实例说明明暗产生的一般规律,消除 学生的畏难感,鼓励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大 胆的进行创作,使作品彰显学生的个性与时 代的特征。 重点:认识明暗形成的基本规律和表现方法 五、教学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演示法、 六 教 学 过 程 1 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工具,稳定学生情绪。(2分钟) 2 导入新课:师放课件、生欣赏课件和教师范画。(3分钟) 老师展示几组明暗关系和平涂的素描作品让学生进行比较,以引起 学生对用黑白灰素描关系来表现素描产生共鸣。另再出示几张带 明显光影效果的黑白作品,并提出问题,明暗是如何产生的?素 描主要表现是什么? 如何讲授本课? 知识点一 演示法和提问法 启发式提问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观察法,启发法 明暗的产生 明暗变化的规律 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方 式 知识点四 观察法 明暗与立体的绘画 方法 (一)视频引入 播放视频,欣赏优秀素描作品,体会明暗色调在表现物体立体 感、空间感中的作用。学生通过不同风格作品的分析,说明明 暗素描使用的不同材料、不同表现方法及塑造出的不同情境。 (二)实物与作品进行对比 实物 写实画法 (三) 明暗变化的规律 光与明暗的关系:“三大面、五大调”。 素描三大面 亮面、灰面、暗面 素描明暗五大调:亮色调、中间色调、 明暗交界线、反光、投影 (五) 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方式 请同学在黑板上试着表现出 出圆锥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六)课堂练习 (一)描出一件石膏头像 (二)反复叠印,留出空间进行想象、创造 (三)完成平面形象的组合、设计 (四)运用明暗变化画出空间立体关系 (七)课堂拓展 明暗素描作品欣赏 创意素描作品欣赏 七、本课小结 本课的教学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直观引导为主线,以学生的 自主探究为中心,通过本课的学习,不仅使学生学习各种明暗的表 现方法,并且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能力。 八、教学时间安排 导 入 新 课1 分 钟 互 动 学 习1 7 分 钟 实 践 创 作2 0 分 钟 小 结2 分 钟 一、明暗变化的基本规律 1、光线的强弱和远近不同,明暗色调不同。 2、光线和物体的角度不同,明暗色调不同。 3、物体本身色调、质地、肌理不同,明暗的感觉不同。 4、光与明暗的关系:“三大面、五大调”。(亮面、灰面、暗面、明暗交界线、反 光和投影)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 • 1、以本课介绍的明暗表现方法,试着表现一件简单物体 的立体感。 • 2、选择一副色彩作品,尝试用明暗的方法改画。 • 3、任选一种或几种明暗表现方法,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 容和工具画一幅画。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