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枣 儿1.了解剧情及在现代化进程中人们生存状态的变化。
2.领会“枣儿” 所起的作用。领悟剧本所蕴含的象征
意义,理解剧本的主题。
3.把握老人和男孩两个人物形象,理解其思想情感。
学习目标《常回家看看》
新课导入 孙鸿,当代剧作家。他所写的话剧小品《枣儿》,
发表于《剧本》1999年第1期。曾荣获“1999年中国曹禺
戏剧奖”小品小戏奖一等奖。
走近作者蓦 然 翘 首 囫 囵
踌 躇 竹 匾 咀 嚼
mò qiáo hú lún
chóu chú biǎn jǔ jué
字词积累【喃喃】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的声音。
【蓦然】猛然;不经心地。
【翘首】抬起头来(望)。
【囫囵】完整;整个儿的。
【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津津有味】形容有滋味、有趣味。试用自己的话概括剧情
在乡间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下。一位老人遇到了一
个捡枣儿的男孩,这一老一少交谈起来,十分亲热。在
谈话中,老人回忆有关“枣儿”的往事,流露出自己对
儿子的思念;男孩要把枣儿留给父亲吃,流露出自己对
父亲的盼望。他们满怀亲情,呼唤各自的亲人回归故乡,
回到自己身边,来吃这家乡的枣儿。
整体感知全剧有几个人物?在出场上有何不同 ?
全剧共有四个人物
两位出场:老人和男孩;
两位未出场:老人的儿子和男孩的父亲。
细节探究1.老人在与男孩的谈话中,回忆了哪些事情?如何理解
老人的心理?
(1)回忆了“枣儿”小时候的事:
儿子“枣儿”一名的来历;
儿子只顾摘枣竟尿了老人一脖子;
枣儿小时候一有尿就尿到枣树下。(2)回忆了自己小时候的事:
偷枣而长出小枣树的事;
枣儿落到鬼子的钢盔上吓跑鬼子;
闹灾荒时靠枣儿活命的故事。 (3)老人在谈话中“沉思”“心事重重”“闪
着泪花”,流露出老人对儿子的思念,对以往岁月
的怀念,对故土的热爱之情,有一种浓浓的失落感。2.老人对男孩的态度如何?
• 老人请男孩吃枣;
• 老人让男孩骑跨在自己肩上摘枣;
• 老人给男孩讲故事;
• 老人与男孩拉勾发誓,老人紧紧搂住男孩;
• “将枣儿塞进男孩嘴里,自己也拿起枣儿咀嚼”。 这些都表现了爱,表现出了一种不是祖孙而如
同祖孙般的长老人对男孩的疼辈对晚辈的关爱,也
折射出他对儿子的亲情。 3.如何评价老人?
【剧中的老人首先是老一辈的农民形象:】他一生劳作,
不离乡土,如今老迈,儿子离乡外出,他继续留守家园。
【其次他是具有更普遍意义的老一代的长者形象:】他
满怀亲情,富有爱心,他关爱已成年的下一代,又疼爱尚年
幼的新一代;作为过来人,他怀旧而又传统,面对生活的变
化不失爱心、不失希望而又有所失落。 谈谈你对剧中男孩这一形象的认识。
剧中的男孩想把枣子留给父亲吃,喜欢吃巧克力并
盼望父亲带巧克力回来,他蹑手蹑脚捡枣子,把枣子藏
在红肚兜上的衣袋里,温顺地扶老人,认真听老人讲故
事,和老人拉勾发誓…… 【男孩是年幼的新生一代的形象:】他思念父亲,
喜爱心疼自己的老人,好奇而懂事,在他身上处处表
现了儿童纯真可爱的天性。他的父亲在城里又有了一
个家,他爱吃巧克力并盼望父亲带巧克力回来,则显
示了男孩成长环境的鲜明时代特征。 你对剧中未出场的这两个人物怎么看?这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
老人的儿子,不再像老一辈那样终身不离乡土,而是
远离故乡和亲人,闯荡于外面的世界;
男孩的父亲,离开乡村而定居于城里,抛弃了旧家而
另成新家。这两个人物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社会的变化。1.“枣儿”在剧中起什么作用?
全剧以“枣儿”为标题,并以“枣儿”贯穿全剧,
让老人与男孩围绕“枣儿”进行对话展开情节。老人
的经历、情感乃至命运都与“枣儿”有着不解之缘,
男孩对父亲的思念,也与“枣儿”相牵连。“枣儿”
是全剧情节发展的线索,是人物对白的话题。2.“枣儿甜,……留给娃娃过年吃”在文中出现两次,
请从结构内容上说说它在剧中所起的作用。
结构上首尾呼应,用这首童谣表达了在枣儿中所融入
的父母爱子女的亲情,因而在内容上又强化了剧中的情景,
升华了全剧的思想内容。双重性
表层
深 层
双向性 相反相成的
两个方面
多样性 内涵丰富
表现的是牵动人心的深切亲情
表现的是人们在社会变革中的情感
动荡、人生变化和生存考验。
至爱亲情
传统失落
理解多样
3.怎样理解剧本的思想内容?什么叫象征?
象征就是托意于物,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
形象来表现抽象事物和思想感情。
艺术特色“枣儿” 象征什么?
“枣儿”是亲情的象征,是故乡的象征,
也是传统生活的象征和精神生活的象征。怎样理解剧中的象征手法?
剧中写的是老人和男孩因“枣儿”而发生的一段交往,但
其内涵却是对当今社会状态以及各代人生存状态的一种隐喻,
一种象征。
“枣儿”所代表的是亲情和历史,也代表一种文化传统、
一种生活方式;“枣儿”所牵涉的老人与男孩的情感困惑,
以及老人与儿子、男孩与父亲等人物之间的关系,是当今社
会的缩影,喻示的是社会转型期人们普遍面对的现实:在剧
烈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人们的情感心态、思想观念、生存方
式、精神归宿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剧本运用象征手法,赋
予了“枣儿”以丰富而深刻的社会内涵。老 人
男 孩
枣 儿
儿 子
父 亲
象
征
亲 情
故 乡
传 统
精神家园 全剧运用象征手法,围绕着枣儿展开情节,
描写了老人和男孩之间的一段亲切交往,表现了
老人对儿子、男孩对父亲的深切亲情,反映了我
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变迁。
课堂小结1.剧中,爷爷要求男孩“我讲完一个故事,你才能吃一颗
枣”“慢慢吃,才能吃出个甜味来”;后来爷爷见男孩不
高兴了,又说“快吃快吃,几颗枣儿一起吃,使劲吃”,
前后是否矛盾?为什么?
2.自选角度,针对《枣儿》写一篇戏剧短评。
课后练习曹刿论战1.能够疏通文义,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理清
行文思路。
2.能够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的形象,体会古人的
智慧与担当。
3.学习课文围绕中心,突出重点,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
学习目标 你能说出中国古代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有哪些吗?
巨鹿之战、马陵之战、
赤壁之战、淝水之战、
官渡之战、城濮之战……
新课导入 齐鲁长勺之战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
强的战役之一。这次战争发生的时间是春秋初期,
交战双方是强大的齐国和弱小的鲁国。交战地点
是鲁国的长勺,所以史称“长勺之战”。
长
勺
之
战 发生战争的原因是齐襄公时,政令无常,他的弟弟
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分别逃到莒国和鲁国避难。后来齐襄
公被杀,住在莒国的公子小白抢先回到齐国夺得王位,
称为齐桓公。后来鲁国也送公子纠回齐国争夺王位,结
果被齐桓公打败,齐桓公逼鲁庄公杀掉公子纠。鲁庄公
十年(前684年)齐桓公又借口鲁国曾经帮助公子纠与他
争夺齐国君位,再次举兵攻鲁,两军战于鲁国长勺,结
果弱小的鲁国战胜了入侵的强大的齐国。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
的编年体史书,共三十五卷。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
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其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五十
四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
和重要人物,是研究中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
秀的散文著作。因此本书在中国的文学界也有极高的艺术价
值,对史学也有巨大的贡献 。
相关介绍曹 刿 又何间焉
肉食者鄙 弗敢加也
小惠未徧 小信未孚
战于长勺 下视其辙
登轼而望 望其旗靡
彼竭我盈
guì
bǐ
biàn
sháo
shì
jié yíng
jiàn
fú
fú
zhé
mǐ
字词积累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
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
“何以战?”
军队 指鲁庄公
吃肉的人。这里指当权者 参与
浅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凭借什么作战?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鲁国。鲁庄公将
要迎战。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他的同乡说:“居高位、
享厚禄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
“居高位、享厚禄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
入朝去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
译 文: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衣食这类用来安身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
回答。一般用于下对上的回答
遍及、普遍
古代祭祀用的祭品虚夸,夸大
实情
(这只是)小信用,
未能让神灵信服
赐福,保佑 鲁庄公说:“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从不敢独自享
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曹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
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顺从您的。”鲁庄公说:
“祭祀用的猪、牛、羊、玉器、丝织品等祭品,我从来
不敢虚报数目,一定对上天说实话。”曹刿说:“小信
用,未能让神灵信服,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
译 文: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
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指诉讼事件 明察
诚,诚实。这里指诚心
(这)是尽职分之类的事情
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跟随译 文:
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
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曹刿回
答说:“(这是)尽了职分的事情,可凭借这个条件
打仗。(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
“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
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
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鲁庄公和他共乘一辆战车 击鼓进军
大败 驱车追赶
向下查看车轮碾出的痕迹登上车前的横木眺望齐国军队译 文:
鲁庄公和他共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鲁庄
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等到齐军
三次击鼓之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齐军大败。
鲁庄公又要下令驱车追赶齐军。曹刿说:“还不行。”说
完就下了战车,察看齐军车轮轧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
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
。”于是追击齐军。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
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战胜齐军后。既,已经
作战,靠的是勇气
第一次击鼓能够鼓起士气
第二次
(士气)枯竭
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倒下
推测,估计
埋伏译 文:
战胜齐军后,鲁庄公问曹刿取胜的原因。曹刿
回答说:“作战,要靠勇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
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
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他们的士气已经耗尽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才战胜了
他们。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
他们在那里设有伏兵。后来我看到他们的车轮轧出的痕迹
混乱了,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课堂讨论】
1.曹刿求见鲁庄公的原因是什么?
2.曹刿是如何评价鲁国的战前准备的?
3.在战争中,曹刿是怎样帮助鲁庄公选择反攻时机的?
4.鲁国获胜后,“公问其故”,曹刿的解释分几层意思
?
细节探究战前准备
1.曹刿求见鲁庄公的原因是什么?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战前准备】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评价】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2.曹刿是如何评价鲁国的战前准备的?3.在战争中,曹刿是怎样帮助鲁庄公选择反攻时机的?
进攻时机:
齐人三鼓之后,彼竭我盈之时
追击时机:
辙乱旗靡之时4.鲁国获胜后,“公问其故”,曹刿的解释分几层意思?
(1)齐人三鼓,鲁军一鼓,彼竭我盈,故克之。
(2)下视其辙,登轼望之,辙乱旗靡,故逐之。
(3)知己知彼,把握战机,后发制人。1.曹刿对战争有哪些论述?你认同吗?
(1)论战前准备:
取信于民——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2)论从战指挥:
齐人三鼓——反击
视探望——遂逐
(3)论战胜原因:
彼竭我盈——敌疲我打
辙乱旗靡——敌退我追
曹
刿
论
战2.课文中哪两个字最能概括曹刿这一人物的特点?
文中着重刻画了他什么性格特点?结合文章举例
说明。
远 谋
政治上:
为国分忧,有远见卓识,深谋远虑
军事上:
机敏持重,善于把握战机;知“士气盈竭”,有
当机立断的才干;知“战场虚实”,有务实求真的才
智。
曹
刿
形
象3.有人说,鲁庄公是一个昏君。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请结合课文发表你的看法。
庄
公
形
象
【“鄙”,具体表现在】
(1)把战争寄托在近臣和神灵身上。
(2)用兵轻举妄动,急功近利。
(3)取胜而不知胜。
缺点:政治无能、军事无知、目光短浅、鲁莽草率。
优点:能虚心求教,信任曹刿,让他参与指挥,识人
识才,任人唯贤。 4.本文仅用二百余字就写出了长勺之战的全过程,想一
想:作者是怎样安排详略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本文以曹刿为中心,详细描写了他在战前、战中、
战后的表现;详写人物的语言,即“论战”,对于战
争双方对峙、交锋的具体经过等则略写。
这样安排可以突出主要人物,突出中心内容,突
出了曹刿的“远谋” 。
文
章
详
略5.以此课文为例,说说《左传》在写人记事上的艺术特色。
(1)内容上,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2)结构上,过渡自然,前后照应。
(3)语言上,简练生动,以“记言”来“记事”。
(4)人物形象对比鲜明。 战前准备
请见原因 齐师伐我
政治准备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战争经过
战后总结
齐人三鼓,鲁军一鼓,齐师败绩
下视其辙,登轼望之,遂逐齐师
进攻时机:齐人三鼓之后,
彼竭我盈之时
追击时机:辙乱旗靡之时
战略思想
(取信于民)
战场指挥
(把握战机)
战术思想
(后发制人)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曹
刿
论
战 本文以齐鲁长勺之战为背景,论述了必须取信于民,
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的
道理,生动刻画了曹刿作为卓越的军事家富有远谋的特点。
语言简练,情节详略得当,充分代表了《左传》的艺术成
就,该文是《左传》中的名篇。
课堂小结 古今中外战争史上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战例有很多,
想一想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随堂练习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
兵,善之善者也。
—— (春秋·孙武)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 (战国·孟子)
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
兵战为下。
——(三国·诸葛亮)
名人言战 文公伐原①,令以三日之粮。三日而原不降,公令疏
军而去之。谍出曰:“原不过一二日矣!”军吏以告,
公曰:“得原而失信,何以使人?夫信,民之所庇也,
不可失。”乃去之,及孟门②,而原请降。
〔注释〕
①原:姬姓小国,在今河南济源北。②孟门:原国地名,
在原城附近。
反馈练习1.下面句子画线的字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
A.可以一战 何以使人
B.得原而失信 登轼而望之
C.乃入见 乃去之
D.令以三日之粮 闻寡人之耳者
2.翻译句子。
夫信,民之所庇也,不可失也。
B
信义是人民赖以生存的保障,不可失信。 3.两文都强调政治上( )是取得战争
胜利的重要条件,此文中反映这一重要思想的典
型句子是( )。
取信于民
夫信,民之所庇也,不可失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