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1.能够有感情朗读诗歌,提升解读诗歌的能力。
2.理解诗歌中意象的含义。
3.能够感悟诗人的爱国之情,激发爱国热情,树立报国之志。
学习目标《国家》 一玉口中国 一瓦顶成家
都说国很大 其实一个家
一心装满国 一手撑起家
家是最小国 国是千万家
在世界的国 在天地的家
有了强的国 才有富的家
……
新课导入 舒婷,1952年生于福建厦门。结集出版的诗集有
《双桅船》等。她的诗歌创作主要关注人的价值和尊严,
构思独特,情调婉约,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风格。她的
诗不侧重客观生活的描摹,而是注重表现自己真实的内
心世界。被人誉为“心灵世界的歌”。
走近作者 舒婷初中毕业以后,去福建上杭山村插队。1972年底
回城当工人。这首诗发表于1979年7月,据说成诗却早在
1976年4月24日,写于“四五运动”发生后不久。
背景资料熏 黑 隧 洞 纤 绳
迷 惘 富 饶 绯 红 驳 船
笑 涡
xūn suì
wǎng ráo
qiàn
fēi bó
wō
字词积累【干瘪】干而收缩,不丰满。
【淤滩】水退之后淤积下来的滩地。
【簇新】极新;全新。
【绯红】鲜红。
【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怎么办。朗读诗歌
这首诗先抑后扬,体现出一种由舒缓到急促、由低沉到
高亢的语言节奏,所隐含的情感基调则是由沉郁、凝重到高
亢、激昂。其中第一节风格沉郁、凝重、低缓,第二节简短
急促,第三节回旋反复,抑扬顿挫,第四节明快激越。
整体感知概括课文每节的内容
【第一节】表现祖国贫穷、落后的历史;
【第二节】表现人民的痛苦和希望;
【第三节】展示历史转折时期的祖国形象;
【第四节】再次强调我与祖国的血肉关系,表现诗人献身
祖国的热望。意 象
是诗中的艺术形象。是客观生活中的物象经过
审美再创造,渗透了观思想感情的形象,它是诗人
感情的载体。
细节探究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 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祖国啊!
第
一
节 意 象 象 征 情 感
破旧的老水车
熏黑的矿灯
干瘪的稻穗
失修的路基
淤滩上的驳船
贫
穷
落
后
悲 哀 第一节,诗人以深沉悲痛的心情、委婉曲折的
笔触,回溯了祖国数百年来贫困、落后的历史。诗
人用“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等密集的意
象,概括出祖国长期处于贫穷和落后的状态。我/是贫穷,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祖国啊!
第
二
节 意 象 象 征 情 感
“飞天”袖间千百年
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痛
苦
中
的
希
望
痛苦希望 第二节,写出了中国人民屡受挫折却不泯灭希望
的精神。祖国和人民没有因“贫困”而丧失希望,只
是长期以来希望太渺茫,像“飞天”袖间的花朵,美
丽诱人,未落地面。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啊!
第
三
节 意 象 象 征 情 感
簇新的理想
古莲的胚芽
挂着眼泪的笑涡
雪白的起跑线
绯红的黎明
新
生
希
望
激
动
欣
喜 第三节,连用一组意象,描绘出处于历史转折时期的
祖国形象。新生的祖国已站在“雪白的起跑线上”。包含
作者对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的赞扬。我/是你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第
四
节意 象 象 征 情 感 主 题
破旧的老水车
熏黑的矿灯
干瘪的稻穗
失修的路基
淤滩上的驳船
“飞天”袖间的花朵
簇新的理想
古莲的胚芽
挂着眼泪的笑涡
雪白的起跑线
绯红的黎明
贫穷落后
痛苦中的希望
新 生
悲哀
痛苦
希望
激动
欣喜
与祖国密
不可分,
血肉相连 第四节,再次强调“我”与祖国唇齿相依、不可分
割的关系。“迷惘”“深思”过的诗人沸腾了,她以发
自肺腑的语言倾吐了献身祖国的热望,表达了强烈的爱
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每节最后一句诗“——祖国啊”的作用。
思 考:
从破折号引出,“祖国啊”这一激情咏叹,这是叙
述人称的转换,也使读音在小小的高潮中稍作停顿。
圆周式的构“我是…——祖国啊!”增强了痛苦
和挚爱的深度。诗中的“我”仅仅指诗人自己吗?“我”与祖国是
一种什么关系?
“我”不仅仅指诗人自己,也代表那些和祖国有着
共同命运的一代人,大家一起从苦难中走过,面对新的
历史机遇,要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承担重任。
“我”的形象熔铸在祖国这一大形象之中。既是祖
国有机的一部分,也是伟大祖国形象的代表。“我
”
回溯历史,贫困落后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人民的痛苦与希望
历史转折时期的祖国
献身祖国的热望
悲哀低沉
欣喜高昂 读诗必须用心灵去读,才能读出真情,才能更好地
把握好作品的内在思想意义。今后同学们要用你的眼睛
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用心灵去感受生活、感悟人生,
用你的笔去歌颂我们伟大的祖国。
课堂小结 我们欣赏了当代女诗人舒婷的朦胧诗代表作之一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诗中有许多意象,下面就
以“我是你——”的句式仿写一组意象来表达对祖国的
拳拳赤子之心。可以交流,可以合作,把它写出来,每
人仿写一句话。
如:我是你发梢上的蝴蝶结,时时刻刻展示你的风姿。
随堂练习梅岭三章1.能够感受诗歌韵律,理解诗歌内容。
2.学会品味诗歌语言,把握诗歌意象。
3.能够体会并学习勇往直前、坚定信念等革命精神。
学习目标1934年10月,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因“左”
倾冒进主义的错误指挥导致失败,红军主力被迫作战略转移。
陈毅因伤留下,担负起领导江西工农红军进行游击战争的重任。
当时赣南游击队在敌人重兵围攻中,斗争万分艰苦。陈毅和战
友们转战在深山密林中,已有两个年头。
由于和陕北中央长期失去联系,大家非常着急。这时,有
个派在敌军内部做兵运工作的陈海叛变投敌,他写信上山谎称
中央派人前来联络。要游击区负责人下山前往县城接关系,妄
图诱捕我游击区领导人。
新课导入
陈毅接到密信,亲自赶往大余城接头,幸遇我基层
群众报告陈海叛变,于是立即离开县城。归途中又遇陈
海带领反动军队搜山,只好躲进树丛,避开敌人的搜捕。
敌人听说山上有游击队的重要负责人,便调集了四个营
的兵力,将梅山团团围了20多天。陈毅以伤病之身伏丛
莽间,幸得脱险。《梅岭三章》便是陈毅同志被困梅山,
自料难免牺牲的情况下写成的一组带有绝笔性质的诗篇。【陈毅】(1901—1972),中国
共产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
军事家、外交家、诗人,中华人民共
和国十大元帅之一。1977年其遗作专
集《陈毅诗词选集》出版。
走近作者朗诵
1.读出节奏
2.把握情感基调 (乐观、豪迈)
整体感知一九三六年冬,梅山被困。余伤病伏丛莽间二
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旋围解。
本组诗歌的小序有什么作用?
交代时间、地点、事件的原因和结果,以及当时的
环境、背景。表现了诗人从容、镇定、大义凛然的情怀。
细节探究(一)
断头今日意如何?
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
旌旗十万斩阎罗。
第一句有什么作用
本诗后两句有什么表达效果?
主要表现了诗人什么精神?
运用设问,总领全诗
运用想象的表现手法,写出领
导者的号召力和革命力量的浩大,
表现出与反动派战斗到底的决心。
至死不渝的革命斗争精神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族十万斩阎罗。(重点词的表达效果)
“招”字旗帜鲜明,写出了领导者的号召力和革命者的
浩大声势;用“斩”,力度强,速度快,果断干脆,有居高
临下的气势,写出了广大士兵与作者一样,将与反动派斗争
到底的决心和必胜信念。(二)
南国烽烟正十年,
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
捷报飞来当纸钱。
如何理解本诗前两句?
“烽烟十年”表明革命事业之艰难与诗(一)
相呼应;“头悬国门”化用伍子胥的故事,具有悲
壮之感。抒写了诗人壮志未酬,死难瞑目的情怀以
及对战友满怀激情的鼓励。主要表现了诗人什么精神?
后两句在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的诗意之上,更增加一份豪壮之气,表现了诗人视死
如归的壮烈豪情和强烈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捷报飞来当纸钱”中的“飞”能否换成“飘”“传”
?为什么?
不能。“飞”字显得轻快、欢欣、联翩而至,富于生命
力和感情色彩。用“飘”,太缓慢,令人不耐烦;用“传”
,无形象感。 这一句是在写实的基础上进行的想象,表达
作者乐观的革命主义情怀,加强了诗的艺术感染力。(三)
投身革命即为家,
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
人间遍种自由花。
如何理解诗歌前两句?
诗人投身革命便义无反顾,面对枪林弹雨的惨烈
斗争,坦然面对生死,甘为革命献身,并且坚信人民
终究得到解放。最后一句“人间遍种自由花”有什么表达效果?
是对诗(一)自问式起句的最终回答,是诗人所
追求的革命理想,表现出诗人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心!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
遍种自由花。(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运用了借喻和引用的修辞手法。“血雨腥风”借喻国民
党反动派对革命人民的镇压,“自由花”借喻革命成功、人
民解放;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坚信革命一定能取得胜利的乐观
主义精神。“取义成仁今日事”借用古语“舍生取义”“杀
身成仁”,指为真理、为中国人民的解放而英勇牺牲。概括这组诗的内容
示例:第一首:回首征程——过去
第二首:勉励战友——现在
第三首:展望未来——将来比较三首诗的内容,并分析其内在联系。
第一首:写自己。回首征程,将牺牲视作移师
新战区,豪情满怀;表现视死如归的气概和誓与反动
派血战到底的革命精神。
思考探究第二首:给同志。勉励战友,勉励后死者努力作战,
以胜利捷报告慰死者;表现了作者心系革命、切盼人民解
放的思想感情以及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第三首:望未来。展望未来,表现作者坚定的革
命信念和甘为信仰牺牲的革命精神。 ①想象、联想相结合充分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
大气魄。如第一首中一、二句写了创业艰难的现实。三、
四句便借助想象,用“去泉台”“招旧部”“斩阎罗”抒
发豪迈的革命胸襟。第二首、第三首联想“捷报飞来当纸
钱”“人间遍种自由花”,都是在写实的基础上进行浪漫
主义的创作,在表达诗人强烈思想感情的同时具有独特的
艺术感染力。
写作特色 ②借代和引用。如第三首多次用了借代和引用的修辞
手法。“阎罗”是旧时所说的地狱之王,作者引用来比作
人间的反动统治者。又如“旌旗”,原是旗帜的通称,这
里借来指代军队或武装力量;“烽烟”,原是古代边境用
以报警的烟火,这里借来指代战争。这些修辞的运用,形
象贴切,暗含了诗人愿意为了革命做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和
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诗人对外界的事物心有所感,便将之寄托给一个
所选定的具象,使之融入作者自己的某种感情色彩。
诗人以“泉台”“烽烟”“血雨腥风”等意象,
形象的概括了革面征程的艰辛,表达了对牺牲者的缅
怀,又以“斩阎罗”的“旌旗十万”、纷飞的捷报、
遍布人间的自由之花等意象,表达了不屈的战斗意志
和对革命必胜的信念。
课堂小结梅岭三章
一、过去
二、现在
三、未来
内容
现实、理想、想象相结合
精神
回首征程
勉励战友
展望未来
革命到底的凛然正气
视死如归的壮烈豪情
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
时间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