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
}
.h3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
}
DIV.union {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
}
DIV.union TD {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
}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
}
.h3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
}
.union {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
}
.union TD {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
}
一、课标
1.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工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2.结合实例说明工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课标分解
1.了解工业的概念以及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
2.联系实际理解影响工业选择的主要区位因素,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社会、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3.结合实例说明工业生产活动对资源、能源的需求与有限资源、能源之间的矛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三、教材分析
第四章是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的姊妹篇。从人类社会的发展来说,工业是在农业发展基础上出现的产业部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则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本单元探讨了工业生产活动及工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为了使本单元的知识通俗化,教材使用了大量的事例,引用大量地图和资料内容,联系实际,结合不同地域的工业生产活动,以事例分析来引证理论内容,然后再通过理论来指导今后的生产、发展,使理论和实践得到统一。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深厚感情,渗透对国情、国力以及国策的认识,积极参与协调人类与环境的活动。另外一方面,通过对不同地域的工业类型,从珠江三角洲的变化到我国主要工业基地的发展变化乃至世界主要工业基地的工业建设、发展情况,既要看到我国的强盛也要看到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应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第一节结合大量活动设计以及典型案例,介绍了工业的概念及工业选择的主要区位因素,重点在于分析其发展变化对工业生产的影响,进一步分析工业地域的形成,针对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特别关注工业地域的发展。
四、教学策略
案例、实例——总结规律——案例、实例验证规律。其中穿插资料图片分析,案例分析,问题讨论。
为了配合自己的教学思路,对人教版教材做了编排:把后面的环境和决策者的理念以及心理因素调到前文“工业区位因素”当中,把“工业区位因素”和“工业区位选择”结合在一起,把课文的“区位因素变化”和“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以练习呈现,并把它结合到“区位因素变化”当中。
五、课时安排:
1.5课时,讲述课文内容以及案例分析1课时,练习0.5课时
六、教学过程:
(见下图)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设
计目的
教材
处理
导入
新课
以从化知名品牌“从化三化米酒”和“精通天马摩托”工厂创设情景:假如你是两家企业的经理,建厂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讨论:
1.自然因素
2.社会经济因素
关注家乡时事
补充乡土地理
阅读概括
板书课题:指导学生根据课本P58图4.1和4.2概括主要工业区位因素
供应生产(工厂)销售(市场)
阅读课文:
1.自然因素:水源、土地、原料(能源矿产资源)
2.社会经济因素: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
学会概括
知识要点
练习举例
1.工业与农业比较,区位因素有何差异?
2.侨胞愿意回家乡投资建厂的原因是什么?
1.农业区位对自然因素依赖程度高
2.决策者的心理、情感
学会拓展,加深理解
转折
“从化三化米酒”和“精通天马摩托”建厂的目的
花费最低生产成本,获取最高利润
为达到这个经济目的,每个工厂都选择建立在哪些地区?
廉价劳动力、交通便利、靠近原料生产地以及市场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有没有这么理想的区位?
比较少
承上启下
小结
根据不同工业的特点,影响的主导因素不同,区位选择也不同
阅读课文,了解五种导向型工业的特点和区位选择
概括
1.原料导向型(近原料产地)
2.市场导向型(接近市场)
3.劳动力导向型(近大量廉价劳动力地区)
4.动力导向型(近火电站或水电站)
5.技术导向型(近技术力量雄厚地区)
家具制造(原料)
电子装配厂(劳动力)
电子零配厂(技术)
服装店(市场)
有色金属冶炼(动力)
奶制品(市场或原料)
联系身边地理,化解重点难点
提高
工业区位选择除了考虑自然、社会经济因素,还要考虑环境因素
例如:水泥厂、造纸厂等
高科技产业、食品企业
水泥厂、造纸厂选择区位应该避免污染居民区;
高科技产业、食品企业应该布局在优质环境
小结
因此,工业区位选择必须考虑兼顾三方面的因素:
1.自然因素
2.社会经济因素
3.环境因素
承上启下承上启下
互动
给下列城市的规划把脉
做练习《新教材新学案》P90第11题和P117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讨论交流,总结污染严重的工业布局遵循的原则:
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合作能力
拓展教材
活动
展示结果
小组派代表分别在黑板上和用实物投影仪展示活动结果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梳理
知识
1.污染大气:
(1)最小风频,布局在居民区的上风处
(2)单一盛行风,布局在居民区的下风处
(3)季风区,布局在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
2.污染水源:
(1)远离水源
(2)河流的下游
3.产生固体废弃物:
(1)远离居民区
(2)远离农田
4.交叉污染:兼顾上述要点
小结评价
通过练习,做这类题目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1. 判断工厂企业的特点
2.注意风向
学习方法
补充做题方法技巧
过渡转折
随着社会的发展,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会发生改变,最终导致工业区位选择发生改变
阅读概括
课文以钢铁工业发展作为案例,工业区位选择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区位因素的改变使区位选择更加灵活
练习概括
1.为什么宝钢和鞍钢的布局有差异呢?
2.概述世界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
1、
1.建立时间不同科学技术进步布局产生差异(宝钢是市场导向性;鞍钢是原料导向型)
2.19世纪靠近煤炭产地(燃料)20世纪初靠近大铁矿(原料)二战以后靠近沿海的消费市场
从个别到一般,完成知识的完整认识
联系巩固
课文P60活动题
分析小结
科学技术的提高,使工业对原料、能源的依赖程度减少,原料、能源的运输费用在总成本中不断下降,区位选择更加灵活,更多地趋向市场和交通便利地区
七、反思和评价
1.课程资源的利用
高中新课程打破传统教学中教师死扣教科书的局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和本土实际,自己组合课程资源:包括对课文重新组合,增加了乡土地理知识的补充,补充了典型题目的做题方法技巧的练习总结,有效地增加了课堂气氛,最终的学习效果明显。
2.学生活动的评价
高中新课程理念之一,就是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师生关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备课时有意增加学生活动部分,在课堂上把握学生的参与度,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不过毕竟限于学生的素质和自己的课堂驾驭能力,学生活动还比较多地停留在以老师主持、评价为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