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资料简介

2020-2021 学年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同步课时练习 第十九课 念奴娇·赤 壁怀古 【基础知识】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樯橹..灰飞烟灭。樯:挂帆的桅杆。橹:一种摇船的桨。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 B.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华发:花白的头发。 C.一尊还酹.江月。酹:将酒洒在地上,以表示凭吊。 D.已而..遂晴,故作此。已而:已经。 2.下列对联分別对应不同的人物,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兵甲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 ②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③明月皓无边,安排铁板铜琶,我亦唱大江东去;春风睡正美,迢递珠崖儋耳,谁更怜孤鹤南飞。 ④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A.①范仲淹 ②苏轼 ③辛弃疾 ④李清照 B.①范仲淹 ②辛弃疾 ③苏轼 ④李清照 C.①苏 轼 ②辛弃疾 ③岳飞 ④李煜 D.①苏轼 ②范仲淹 ③辛弃疾 ④李煜 3.下列各项中,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所用的抒情方式不同的一项是( ) A.为报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 B.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C.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D.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故国..神游 B.多情..应笑我 C.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D.可堪回首.. 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是一种音乐文学,原为按曲歌唱的歌词,叫曲词或曲子词,也称长短句,乐章或诗余等。词牌不等于 题目。 B.词在结构上大多是分段的,段在音乐上叫片或阕,阕是乐曲终止的意思。词大多是双阕的,也有一阕或 多阕的。 C.词有小令、中调、长调之分。58 字以内为小令,59 字到 90 字为中调,90 字以上为长调。慢词指的就是 长调。 D.词萌芽于隋唐之际,形成于唐,全盛于宋代。词史上出现了“花间派”“婉约派”“豪放派”等流派。 【文本阅读】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各小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 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 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下列对《念奴娇·赤壁怀古》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词中“大江东去”中的“大江”指长江,而王维《使至塞上》中“长河落日圆”中的“长河”指黄河。 B.“羽扇”“纶巾”都是古代儒将的装束;“故国神游”一句中的“故国”指旧国、旧地,即今天的中原 地区。 C.“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是倒装句,正常语序是“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华发早生”。 D.“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和“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中都运用了比 喻的修辞。 2.下列对《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词的起笔就非常有气势,作者从大江着笔,奔腾汹涌;千古风 流人物,广阔的历史时空,无数的英雄豪杰;将此二者联系起来,组成一个极为辽阔悠久的时空背景。 B.“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正面描写赤壁的景色。这里只用十三个字,便从形、声、味几 方面生动地勾画出这个古战场的壮丽雄奇的图景,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江山的感情,同时也为下阕歌颂周瑜 做了铺垫和蓄势。 C.“小乔初嫁”这一情节入词,不仅在于要表现英雄美人璧合珠联,表现周瑜的雄姿英发;更在于揭示周 瑜同孙权的密切关系,从而表现孙权对周瑜的信赖有加。透过诗句看背后,则隐含着诗人不被信任,不被重 用的叹息。 D.“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作者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正是内心苦闷和哀伤的外露。然而,可 贵的是,诗人并未由此而消沉、颓废、及时行乐;相反,他以酒祭江,所表达的正是对英雄的缅怀和景仰。 二、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 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 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下列对《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乱石穿空”写出了山势险峻,“惊涛拍岸”写出了巨浪惊险,“卷起千堆雪”运用了借代的手法形象地 写出了江水的汹涌澎湃,这三句合写赤壁景色,有声有色。 B."江山如画"是写景的总括之句。"一时多少豪杰"则又由景物过渡到人事。 C.“小乔初嫁了”写英雄美人相得益彰,衬出周瑜年轻有为,志得意满。 D.这首词气势磅礴,格调豪放,以大手笔描写开阔的背景、大战的场面。 2.下列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 ) A.上阕咏赤壁,下阕怀周瑜,并怀古伤己,以自身感慨作结。 B.开篇三句从大处着笔,虚实结合,不仅给人以极佳视听效果,写尽雄伟壮阔的长江气势,而且化空间 为时间,以具体有形的长江,写到抽象的历史长河,从对自然伟力的惊赞转到对历史英雄的羡叹。 C.“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写周瑜的成功。“羽扇纶巾”写他的服饰,突出他风度儒雅,“谈 笑间”写他指挥若定的非凡胆略与才智。 D.“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酹”,把酒洒在地上。这句词表明作者对人生的一种超脱。 三、阅读下面的诗词,然后回答问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 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 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下列句子中的“故”字,与其它三项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故垒西边 B.已而遂晴,故作此 C.故国神游 D.故人西辞黄鹤楼 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词的题目。 B.辛弃疾是继苏轼后又一“豪放派”词作的代表人物。 C.词作一般分为小令(58 字以下)、中调(59-90 字)、长调(91 字以上),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属长调。 D.苏轼的词题材广泛,清新豪健,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 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3.从下列说法中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 A.“大江东去”中的“大江”指长江。 B.“故国神游”一句中,“故国”指旧国,旧地,这里指当年赤壁战场。 C.“卷起千堆雪”和“樯橹灰飞烟灭”两句都运用了比喻修辞格。 D.“羽扇”“纶巾”都是古代儒将的装束。 【拓展阅读】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念奴娇 (南宋)叶梦得 云峰横起,障吴关三面,真成尤物。倒卷回潮,目尽处、秋水粘天无壁。绿鬓人归,如今虽在,空有 千茎雪。追寻如梦,漫余诗句犹杰。 闻道尊酒登临,孙郎终古限,长歌时发。万里云屯,瓜步晚、落日族旗明灭。鼓吹风高,画船遥想, 一笑吞穷发。当时曾照,更谁重问山月。 1.上阕借景抒情,在写景时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 2.前人评价这首词“艳苏氏之余波”,意即这首词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有诸多相似之处。请就 思想感情方面分析这两首词的相似点。 二、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各题。 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 (元)萨都剌 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指点六朝形胜地,惟有青山如壁。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 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 寂寞避暑离宫②,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落日无人松径冷,鬼火高低明灭。歌舞尊前,繁华镜里, 暗换青青发。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一首怀古之作,诗人抚今追昔,以苍凉的韵调,以富有悲剧意味的形象,咏出了风云易消、 青山常在的感慨。 B.词的上阕即写了石头城天地无物、惟有青山如壁的空旷寂寥之景,又写了昔日战争连年的激烈残酷、 豪杰消逝的苍凉悲壮之景。一边写景,一边咏史,一边抒怀。 C.词的下阕也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实写了离宫荒凉破败,辇路芳草萋萋,松径寂静无人,鬼火高低明 灭之空冷阴森之景;虚写了歌女在歌舞中、酒樽前、明镜里青春渐逝只能空望秦淮一片明月而伤心的情 形。 D.这首词采用宋代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全部韵脚,但因萨都剌思笔流畅,工笔描写世事的变 迁,抒发人生之感慨,使作品思路开阔,境界宽广,自然天成,堪为豪放派之大作。 2.简要分析这首词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所抒发的情感的异同。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满江红·赤壁怀古 載复古 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卷 长波、一鼓困哲曹瞒,今如许? 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问道 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相比,这首词起势同样不凡,同样气势雄伟,有先声夺人的效果。 B.“卷长波、一鼓困曹瞒”句,刻画出波澜壮阔的中流水战,气势磅礴,与“谈笑间樯 橹灰飞烟灭”有 异曲同工之妙。 C.这首词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都对赤壁大战场面进行浓墨重彩的描绘,把战争的场面表现得 淋漓尽致。 D.“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由三国至今,改朝换代的事已经发生不只—次了 历史的往事已 经随江潮而逝去。 E.下片的结处,词人向道旁杨柳发问,言下之意是,由于自己感时伤世,面对“春风杨柳万千条”的美 景,再也无心观赏了。 2.此词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都写到周郎故事,该故事在两词中的作用有何异同?请简要回答。 四、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念奴娇·瓢泉酒酣,和东坡韵 辛弃疾 倘来轩冕,问还是、今古人间何物?旧日重城愁万里,风月而今坚壁。药笼功名,酒垆身世,可惜蒙 头雪。浩歌一曲,坐中人物之杰。 休叹黄菊凋零,孤标应也有,梅花争发。醉里重揩西望眼,惟有孤鸿明灭。世事从教,浮云来去,枉 了冲冠发。故人何在?长歌应伴残月。 1.弃疾这首词也以健笔写豪情,风格上极力追步东坡。但是比较之下不难发现两者之间有一些区别。同 是抒发____的情怀,同为豪放的风格,苏词之章放表现为超逸放旷,辛词则表现为_____。 2.整首词中作者的情感是复杂的,请结合艺术手法作简要分析。 【片段写作】 1.(中华经典诗词 100 首)要收录历代经典的诗词佳作,因为数量所限,《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永遇乐.京 口北固亭怀古》这两篇豪放派词作中只能选择一首,主编犹豫不决。请你帮他推选出一篇,并阐明推荐理由。 2.从下列诗人中任意选择你喜欢的一位,对其做出评价。要求:符合诗人的特征,至少从诗人的三首诗中 分别引用一句诗,构成排比句,文段要完整,不超过 150 字。 陶渊明、李白、王维、杜甫、白居易、李商隐、苏轼、李清照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 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解答本题,考生可以根据实词在文言句子中的位置,推断它的词性,根据 词性进而推断它的词义。D 项,已而:不久,过一会儿。故选 D。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情况。关于文化常识只要记牢背熟即可。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联 分別对应不同的人物,对应正确的一项”。①由“忧乐关乎天下”可联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先 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由此可知此对联说的是范仲淹。②辛弃疾是继苏轼之后豪放词派的又一代表词人,曾作《美芹十论》,根据“继东坡”“美芹悲黍”“南宋”等可推知,此对联说的是辛弃疾。③由 “铁板铜琶”“大江东去”“珠崖儋耳”等可推知,此对联说的是苏轼。④由“漱玉集”“金石录”等可推知, 此对联说的是李清照。故选 B。 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A 项,“为报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出自宋代虞集的《风入松·寄 柯敬仲》,意思是杏花、春雨中江南如此的美丽只为迎接先生回去而特意的准备。词人借江南美景的描写表 达了回乡之心切及回乡之难。属于借景抒情。B 项,“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出自宋代陆游 《书 愤五首·其一》,意思是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收复了 大散关捷报频传。作者在追述早年的快意征战生活,流露出抗金复国的豪情壮志。属于借景抒情。C 项,“两 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出自宋代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意思是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 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呢。这两句词揭示了爱情的真谛:爱情要经得起长久分离的考验,只要能彼此真诚相 爱,即使终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贵得多。属于直接抒情。D 项,“鸡声茅店月,人迹板 桥霜”出自唐代温庭筠 《商山早行》,意思是鸡声嘹亮,茅草店沐浴着晓月的余晖;板桥弥漫清霜,先行客 人足迹行行。这两句将早行的情景写得有声有色,形象生动,历历在目。属于借景抒情。故选 C。 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A 项,故国,古义:赤壁古战场。今义: 历史悠久的国家;祖国;故乡。B 项,多情,古义:多愁善感。今义:重感情(多指重爱情)。C 项,次第, 古义:光景,状况。今义:次序;一个挨一个地,依次。D 项,回首,古今都是“回顾,回忆”的意思。故 选 D。 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识记文化常识能力类试题。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的中外中的作家、作品,文学 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 索,形成体系。总之,文学文化常识类试题,考生要在平时的时候多识记多积累,典型的作家作品、文体 知识、题裁特点都是考生要积累的方向。C 项,慢词指曲调较为舒缓的词;长调指词调中的长曲。两者截 然不同。故选 C。 【文本阅读】 一、【答案】1.B 2.B 【解析】1.“故国”指当年的赤壁战场,注意题目《赤壁怀古》。 2.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可从形、声、色几方面进行鉴赏。 二、【答案】1.A 2.D 【解析】1.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 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 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此题 AC 项考核艺术手法,B 项考核诗句作用,D 项考核诗歌的风格,其中 A 项,“运用了借代的手法”错误,应该是 比喻。 2.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 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 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此题 AC 项考核诗 歌内容,B 项考核艺术手法,D 项考核诗歌的情感,其中 D 项,“表明作者对人生的一种超脱”错误,应是 “在旷达的自我解脱中隐含着难言的愤懑”。 三、【答案】1.B 2.A 3.C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中重要实词的意义的把握。考生应把选项中的句子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 语境推测意思和用法的正误。B 项,“故”当“所以”讲,其它都当“旧”讲。故选 B。 2.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记忆文学常识时,作家的姓名字号、朝代、作品、风格特点、文学流派、 文学主张等都要记忆清楚,不可张冠李戴。A 项,“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词的 题目错,“念奴娇”“永遇乐”是词牌,“赤壁怀古”“京口北固亭怀古”是题目。故选 A。 3.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C 项,“樯橹灰飞烟灭”运用了借代修辞格。“樯橹” 运用了借代的的修辞手法,用部分(樯橹)代整体(船),在诗句中代指曹操水军。故选 C。 【拓展阅读】 一、【答案】1.①比喻。把“云峰”比喻为“尤物”,写出了云峰的奇特可爱。②夸张。放眼望去,秋水和天粘连在一起,写出了水天浑然一体的浩荡之势。(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2.①都抒发了对眼前大好山河的赞美。两首词写景壮阔,赞美之情溢于言表。②都抒发了岁月日增、功业 无成的感慨。叶词中,作者写了自己“空有千茎雪”的感叹;苏词中,作者也有“早生华发”之叹。③都抒 发了虽处逆境而又豁达乐观的豪迈之情。叶词中,作者虽然“空有千茎雪”,但依然希望能够直捣敌方老巢; 苏词中,作者虽然贬谪黄州,但依然能够“一尊还酹江月”。 【解析】1.题干问的是“上阙借景抒情,在写景时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请简要说明”这是考查表达技巧。 起句“云峰横起”,奇峰突起,气势不凡。下句“障吴关三面”,是写云峰分布情景:云雾缭绕的山峰象屏障 一样把古吴国所属地区遮去了三面。三面,是指东、西、南三面。吴关,泛指吴国辖境,此处指今江苏沿江 一带。接下去“真成尤物”,是作者对云峰的赞叹。尤物,原意指尤异的人物,一般是指女性,这里借指云 峰的奇特可爱。紧接以下两句用夸张手法,“目尽处、秋水粘天无壁”写从江干极目望去,回潮倒卷之处, 水天浑然一体,无边际可寻。这句是用韩愈《祭河南张员外文》“洞庭汗漫,粘天无壁”的下一句,很切合 词意,押“壁”字韵,可谓天衣无缝。一个“秋”字点出时令。 2.题干问的是“前人评价这首词‘艳苏氏之余波’,意即这首词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有诸多相似 之处。请就抒发的思想感情内容的相似点进行分析”这是考查诗歌情感,并且是比较题。“绿鬓人归,如今 虽在,空有千茎雪。追寻如梦,漫馀诗句犹杰”由写景转入抒情。前面说过,作者曾两次出知建康府,第一 次到建康时不过五十岁多一点,还不算老,“绿鬓人归”,回去时头发还是青的;可是这次重返故地,已是过 了花甲的人了,人虽还活着,但已是满头白发,回想当年情景,有如大梦一场,只有诗情未减,下笔仍象往 日那样雄浑奔放。作者这里虽然感到年岁日增,精力已不如前,但并无伤感情绪,还以“诗句犹杰”自豪, 胸襟是很开朗的。词的下片,则是作者看了眼前景物,思潮起伏,兴起了一系列的感慨。首先他想到东汉末 年崛起江东的孙策,也常携酒登临此山游宴,时而引吭高歌。当时孙策正值英年,手握雄兵,有澄清天下之 志。可惜他壮志未酬就短命死了,饮恨千秋。“万里”以下五句,应是作者兴尽下山,回到自己座船以后的 思想活动。他向西望去,万里浓云绵亘,此时北岸临江的瓜步一带,夕阳正照着军营中的旌旗或明或暗,鼓 角声随着秋风飘来,词人不禁想到:淮水以北地区已被金兵占领,南宋政权岌岌可危,收复失地渺不可期。 安得有一天王师北定中原,大军直入金人腹地,以实现举国父老的愿望。“穷发”一词出自《庄子•逍遥游》, 指最遥远的北方,词里是指金人的后方,“吞穷发”也就是岳飞所说的“直捣黄龙府”之意。这几句表达了 作者的爱国思想。结尾两句,写月亮从东山升起了,就是这个月亮,曾照遍古往今来的人,其中既有孙策, 也有率军南下进驻瓜步的北魏太武帝,当年的情景,月亮通通可以作证。这些历史事件,可是有谁去问过它 呢!“更谁重问山月”这一结句,既有景又有情,让人回味无穷。而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课内的内容,考查的是学生的理解记忆能力。最后把两词的情感相同点找出来:都抒发了对眼前大好山河的赞美。两首词 写景壮阔,赞美之情溢于言表。都抒发了岁月日增、功业无成的感慨。都抒发了虽处逆境而又豁达乐观的豪 迈之情。 二、【答案】1.C 2.相同点:①对世事变迁,昔盛今衰的悲哀,怀古伤今。②对光阴虚掷的感伤。 不同点:萨都剌词有对战争残酷的心痛;而苏词抒发自己的有志报国,却功业未成,壮志难酬的感慨。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及手法赏析的综合能力。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本诗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作答这类试题,考生 要注意先要认真研读作品,然后将自己的理解与选项进行充分的比对分析。只有这样细心的研读和认真的对 比,才能很好的作答本题。选项 C,“只能空望秦淮一片明月而伤心”不是虚写。是实写眼前之景。故答案 选 C。 2.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的情感赏析的能力。诗歌的对比阅读有两种情形,一种是一道题目中出现两首诗歌, 运用一首诗歌和课本中的一首诗歌进行对比,一般选择课本的首歌都是要求背诵的名篇。命题方式有比较异 同、相同点或不同点,有时给出比较的对象,有时不给。如果给出就按要求进行比较,如果不给可以从诗歌 的意象的选取、诗歌的意境特征、情感差别、手法的运用、写景的角度、诗歌的格调等方面着眼分析,此题 为比较异同,并且给出比较的范围,较为容易,结合诗歌作答即可。注意意境的概括和手法的分析。本题要 注意相同点都是怀古伤今,注意不同点是两首诗词抒发的人生志向的不同,苏轼是想建功立业,而本词是抒 发的对战争残酷的批判和厌恶。 三、【答案】1.AC 2.同:都是用来作反衬。异:苏轼词是用周郎年少有为来衬托词人的老大无功;戴复古词是用周郎破曹时 的军事力量之强、功业之伟’来反衬如今南宋朝廷的军事不振、国事衰颓。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A 项应是这首词起势平淡,远不如苏词的气势雄伟;C 项 应是对赤壁战争的描写,苏词仅用“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比较简略,戴复古的词描写具体生动。 2.本题主要是作用分析。结合分析,都写到周郎故事,该故事在两词中的作用的异同,应该分条理作答。 苏轼词中,周瑜儒将风流,从容潇洒,指挥若定。插写小乔突出周瑜少年英雄气宇不凡。诗人赞颂周瑜非凡的胆略,意在抒发自己年将半百而功业无成的感慨。戴复古词结合“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及 注释内容“其时南宋小长朝偏安--隅、苟且求存,抗金少有胜利”可知,用周郎破曹时的军事力量之强、功 业之伟来反衬如今南宋朝廷的军事不振、国事衰颓。共同点都是反衬。 四、【答案】1.政治失意(“壮志难酬”“怀才不遇”“报国无门”也可)深沉悲凉/悲壮激昂/悲壮激越 2.(1)用典:借用《庄子》“轩冕在身,非性命也,物之倘来,寄者也”的典故,表明自己在政治失意之后 对功名事业感到难以捉摸。借用司马相如当垆卖酒的典故,意为说明自己是像司马相如一样的人才,求取功 名是分内之事,不料遭遇坎坷埋没民间。借用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的典故,表现了壮志难酬的愤慨。 (2)比喻:“休叹黄菊凋零,孤标应也、有梅花争发。”以自然气候喻社会环境,以花喻人,表现爱国志士 前赴后继之意。特别是以梅花自喻,表明自己壮志不衰,自我磨砺,不忘北伐。(3)以景结情:“长庚应伴 残月。”以残月孤星的夜色映衬自己和友人们凄凉悲怆的心境,给读者留下回味和思考的余地。(4)直抒胸 臆:“愁万里”“蒙头雪”“ 冲冠发”“ 醉里重揩西望眼”等直接表现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展现了一个失意英 雄的尴尬处境和悲愤心情。 【解析】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作者的词,历来与苏轼的词并称,不少词论家将苏、辛目为同 派。辛词的确有得之于东坡者,这首《念奴娇》即其一例。词前小序云:“瓢泉酒酣,和东坡韵”。由此可知, 此词是作者闲居铅山瓢泉时的感兴之作。“和东坡韵”,指步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之韵以追和。东坡 的原词,是贬官闲居黄州的所作,在抒发政治上失意的感慨这一点上,与辛词有相似之处。辛词也以健笔抒 豪情,风格上极力追步东坡。但两词相比较,不难发现他们心貌各别。同为“豪放”的风格,苏词之放,表 现为超逸放旷;辛词之放,则表现为悲壮激昂,同样是抒发政治失意的情怀,苏词的结尾,以“人间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的老庄消极思想自解,显出颓废为自适的倾向;辛词则金刚怒目,感愤终篇,仍大呼“枉了 冲冠发”,毫无出世之意。 2.题干是“整首词中作者的情感是复杂的,请结合艺术手法作简要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和 艺术手法。读懂诗句是解题的关键,熟悉各种艺术手法是解题的必备能力。利用注释读懂诗:上阙首句典出 《庄子 缮性》“轩冕在身,非性命也,物之倘来,寄者也”,意思是官职不是一个人自身的根本之物,只是 一种偶然而来寄附于人的外物。这里借用庄子的话,表明作者在政治失意之后对功名事业感到难以捉摸。 “旧日重城”二句承上说自己丢官之后,重重愁恨无计消除。百无聊赖之际,连美好的风光也不让人欣赏解 闷。接下来三句连用两个典故,自述身世,感叹事业无成,人空老大,怨恨之情溢于言表。“药笼功名”用 的是元行冲的典故,“酒垆身世”用的是司马相如的典故。这三句连起来的意思是:我本来当之无愧地是国家急需的人才,求取功名应是分内之事;不料遭遇坎坷,如今竟埋没于民间;最可惜的是,白发满头,来日 不多,今生要实现理想大概不可能了!诗人表现了壮志难酬的愤慨。“浩歌”二句写歌曲抒发愁怀,并以张 良、韩信、萧何“三杰“(《史记 高祖纪》)比自己与座中的友人,词情于是振起。下阕开头的“人叹黄菊凋 零”三句紧承“坐中三杰”,尤觉振奋。以自然气候喻社会环境,以花喻人,通过黄菊凋零与红梅争发,表 明爱国志士前赴后继。是这是与友人共勉。这就表明自比寒梅的作者之所以壮志不衰。“醉里重揩西望眼” 两句以空间的意象正面表达了自己不忘中原的思想。“西望”即遥望中原地区。诗人时时提醒自己,不能忘 记北伐,但作者深知国势衰微,而志士因备受压抑打击,力量比较孤单,一时难以振兴。正因此清醒的认识, 才发出下面三句悲愤叹息:“万事从教,浮云来去,枉了冲冠发!”作者直抒胸臆,叹息万事如浮云,痛苦空 自发冲冠。该词以景结情,以残月孤星的夜色来映衬自己和友人们凄凉悲怆的心境。结尾与前面的孤标红 梅,怒发冲冠的形象结合在一起,能够看到作者对政治抱负与人生理想的执着追求,具有感人的力量。作者 的情感是复杂的,所以要先回答艺术手法,再结合诗句分点概括作者复杂的情感表达。 【片段写作】 1.【参考例文】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是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此词通过对月夜江上壮美 景色的描绘,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 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同时表现了作者关注历史和人生的旷达之心。全词借古抒怀,雄浑苍 凉,大气磅礴,笔力遒劲,境界宏阔,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曾被 誉为“古今绝唱”。 【写作指导】本题考查微写作的语言表达运用能力。全面审清题意,明确题目中的各项要求,如写作范 围、文体、主题、篇幅等。把握材料。大部分小作文为写作者提供了材料,要力求吃透材料,把握主旨, 领悟内涵。这样才能使作文立意准、立意高。本题先选择词,再阐述理由。《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 是公元 1082 年(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轼谪居黄州时所写,当时作者四十五岁,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 已两年余。苏轼由于诗文讽喻新法,为新派官僚罗织论罪而被贬,心中有无尽的忧愁无从述说,于是四处 游山玩水以放松情绪。正巧来到黄州城外的赤壁(鼻)矶,此处壮丽的风景使作者感触良多,更是让作者 在追忆当年三国时期周瑜无限风光的同时也感叹时光易逝,因写下此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南 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作者是怀着深重的忧虑和一腔悲愤写这首词的。上片赞扬了在京口建立霸业 的孙权和率军北伐气吞胡虏的刘裕,表示要像他们一样金戈铁马为国立功。下片借讽刺刘义隆来表明自己坚决主张抗金但反对冒进误国的立场和态度。全词豪壮悲凉,义重情深,放射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词 中用典贴切自然,紧扣题旨,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意境美。 2.【参考例文】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钟爱自然、纵情山水,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游览庐山,有“飞流直下三千 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绘瀑布的雄伟壮丽;登岳阳楼,有“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抒宴饮的逍遥自 在;遥想蜀道,有“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状奇景的动魄惊心。神奇浪漫的想象,生动活泼 的笔触,难怪人们直以“诗仙”呼之。 【写作指导】此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微写作的题目虽然字数少,但考查考生快速成文的能力和文字 水平,体现了对记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技巧具体运用能力的考查。“钟爱自然、纵情山水”是李白 的特征,李白的诗句“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连峰去天不盈 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构成排比,体现了“神奇浪漫的想象,生动活泼的笔触,”的特点。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