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天天资源网 / 高中语文 / 二轮复习 / 2020年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热点话题精练:航天科技

还剩 4 页未读,点击继续阅读

继续阅读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天天官方客服QQ: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0 年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热点话题精练:航天科技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材料一: 6 月 25 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 46 颗北斗导航卫星。截至目 前,北斗三号已成功发射 21 颗卫星,包括 18 颗 MEO 卫星,这一轨道的卫星因小巧灵活加之英文简称谐音 而被网友称为“萌星”;两颗 IGSO 卫星,被北斗人称为“爱星”;以及 1 颗 GEO 卫星,这一轨道的卫星被北 斗人称为“吉星”。“萌星”是全球组网的主力,不辞辛劳地绕着地球满场跑,以求覆盖到全球更广阔的区 域;“吉星”则始终随着地球自转而动,以便时刻聚焦祖国;“爱星”则像辛勤的蜜蜂一样,让自己的星 点轨迹始终聚焦亚太地区跳 8 字舞。此次发射的第 46 颗北斗导航卫星,是北斗三号系统的第二颗“爱星”。 (摘编自 2019 年 6 月 27 日“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网站) 材料二: 第十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 5 月 22 日在北京召开,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最新成果得到全方位展 示。据了解,我国今年还将发射 6 至 8 颗北斗三号卫星,继续加快全球组网步伐。20 余年来,我国北斗导 航实现“三步走”。去年,北斗三号卫星更是以一年 19 星的佳绩在太空中刷新了“中国速度”。在北斗背后, 是一支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为主的研发团队,他们秉持“北斗精神”为国家托举国之重器。 北斗一号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范本尧回忆,国产化从北斗一号的太阳帆板做起,“当时很多卫 星都不敢上,北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硬着头皮上。”以总指挥李祖洪、总设计师范本尧等为代表的 老一辈北斗人逐一攻克难题,于 2003 年建成了北斗一号系统,使我国成为继美、俄之后第三个拥有自主卫 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北斗二号研制在国产化的道路上迈出更大步伐。为实现快速形成区域导航服务能力的国家战略,以谢 军、杨慧等为代表的北斗人设计了国际上首个以 GEO/IGSO 卫星为主、有源与无源导航多功能服务相融合的 卫星方案,攻克了以导航卫星总体技术、高精度星载原子钟等为代表的多项关键技术,建成了国际上首个 混合星座区域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三号更是一马当先,开始了从并跑到领跑的征程。五院卫星团队在谢军、迟军、王平、陈忠贵等 带领下,率先提出国际上首个高中轨道星间链路混合型新体制,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星间链路网络 协议、自主定轨、时间同步等系统,填补了国内空白。 (摘编自 2019 年 5 月 27 日《经济参考报》) 材料三: 北斗系统被称为“太空丝绸之路”。英国皇家联合军种防务与安全研究所的亚历山德拉·斯蒂金斯表示: “这期间肯定有涉及扩大影响力的因素,但更多则是关于经济安全的。”他认为,能够与全球定位系统 (GPS)匹敌的全球导航系统,是中国成为太空领域全球领导者雄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摘编自 2018 年 9 月 25 日网易科技报道《BBC:中国北斗导航系统走向全球》) 1.下列表述不属于“北斗三号”导航卫星的一项是( ) A.已发射的因英文字母谐音被网友称为“萌星”的 18 颗 MEO 卫星。 B.已发射的始终聚焦亚太被北斗人称为“爱星”的两颗 IGSO 卫星。 C.已发射的时刻聚焦祖国被北斗人称为“吉星”的 1 颗 GEO 卫星。 D.已经建成的国际上首个混合星座区域卫星导航系统之中的卫星。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在西昌卫星中心发射第 46 颗北斗导航卫星,完成了北斗系统全球组网任务。 B.从北斗一号发展到北斗二号,我国卫星导航系统成功拥有了区域导航服务的能力。 C.率先提出国际上首个高中轨道星间链路混合型新体制,体现了北斗三号领跑意识。 D.亚历山德拉认为北斗系统更多基于经济安全考虑,此系统可以与 GPS 系统相匹敌。 3.请结合材料,简析北斗系统建设获得巨大成功的原因。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2019 年 12 月 27 日晚,由航天科技集团第一研究院抓总研制的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卫星 发射中心成功将实践二十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我国首型 5 米芯级直径的大推力运载火箭——昵称“胖五” 的长征五号此次复飞成功,将以其位居世界前列的运载能力,为中国航天的“超级 2020”打下坚实基础。 “超级 2020”看点 1:探月三期嫦娥五号任务长五担纲! 2020 年,我国将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择机发射“嫦娥五号”,实现月面无人采样返回,圆满完成探月工 程三步走的总体规划目标。嫦娥五号任务需要将 8 吨多的嫦娥五号探测器直接送入地月转移轨道,而完成 这一任务,必须由具有大运载能力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来完成。“超级 2020”看点 2:执行首次火星探测任务长五担纲! 2020 年,我国将通过长征五号发射火星探测器,探测器发射后,大约需要经过 7 个月左右时间的飞行 抵达火星。我国将于 2021 年实现火星软着陆,开展火星环绕探测和巡视探测。 “超级 2020”看点 3:空间站建设开启长五 B“首秀”! 我国载人航天空间站预计在 2022 年左右建成,可支持 3 名航天员长期驻留,在轨运行 10 年,将向国 际社会开放合作,提供全球共享的空间应用平台。作为执行载人航天空间站工程中发射空间站核心舱的主 力火箭——长征五号 B 火箭预计将在 2020 年迎来首秀,这也将加速我国载人航天空间站建设的步伐。 (摘编自《长征五号遥三成功发射将开启中国航天“超级 2020”》,人民网 2019 年 12 月 27 日) 材料二: 长征五号从 2017 年 7 月 2 日遥二发射失利,到 2019 年 12 月 27 日遥三发射成功,历时 908 天,累计 进行了 40 余次关键技术试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北京 11 所副所长颜勇告诉记者,长征五号遥二火箭 发射失利,把拥有“金牌动力美誉”的液体动力事业推向了风口浪尖,芯一级大推力氢氧火箭发动机出现 的故障,让发动机研制队伍承受了异常巨大的压力与考验。该所借助集团和六院的力量,利用一切有效资 源,开展归零工作——可以说,这是一场技术攻关的“全国大联合”。各个系统、各个岗位重整旗鼓、从零 开始,立即投入火箭复飞的准备中。一次又一次地推演流程,一项又一项地预想回想,一遍又一遍地操作 演练。发测站某系统空气压缩机运行不是很稳定,设备厂家反复做了数十次改进试验,问题依然存在。 如今,长征五号终于打赢这场“翻身之战”,它成为中国航天 2019 年最具标志性的任务。这不仅是因 为它决定着后续嫦娥五号、载人航天空间站和首次火星探测等重大工程任务的执行,更在于它将科学试验 由失败走向成功的过程,以这样一种直观的方式呈现到公众面前,让人为之牵动,让人为之惊叹。 (摘编自《长征五号重生记:揭秘“胖五”成功背后的一波三折》,《中国青年报》2019 年 12 月 30 日) 材料三: 实践再次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 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新的一年, 我们要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力度,继续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 新为突破口,努力在更多关键核心技术上实现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根深才能叶茂,源远才能流长。探索未知世界奥秘、揭示重要机制机理的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 的源头,是科技创新的基石。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必须要在原创研究、原始发现上实现突破。广大科技人 员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抓住大趋势,下好“先手棋”,甘于坐冷板凳,勇于做栽树人、挖井人,力争在前 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研究上取得更多突破,把科技创新的基石打得更深、筑得更牢。 (摘编白杨光宇《让第一动力更加强劲有力》,《人民日报》2020 年 1 月 6 日) 4.下列对“长征五号”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征五号能助力中国航天“超级 2020”,重要原因在于其运载能力。B.2020 年我国将用长征五号把嫦娥五号探测器送人地月转移轨道。 C.长征五号的发射与载人空间站等重大工程任务的执行有直接关联。 D.长征五号发射的成败核心在于原始发现上有无实现突破。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征五号此次复飞成功将为我国圆满完成探月工程三步走的总体规划目标和执行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打下 坚实的基础。 B.长征五号 B 火箭作为执行载人航天空间站工程中发射空间站核心舱的主力火箭将助力我国载人航天空间 站的建设。 C.长征五号此次复飞成功成为中国航天 2019 年最具标志性的任务在于它显示了科学试验由失败走向成功 的过程。 D.要想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国防等领域安全,掌握核心技术是不可或 缺的条件。 6.以上三则材料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材料二: 2005 年,当时正在建设的北斗二号系统的“原子钟”突遇问题。原子钟就如同一块“手表”,为卫星导 航用户提供精确的时间信息服务。事实上,高精度的时间基准技术是卫星导航系统最核心的技术,直接决 定着系统导航定位精度,对整个工程成败起着决定性作用,其重要性如同人的心脏。 当时还想引进,但人家就不给你。因为这是个高精度的东西,他们要对我们进行技术控制。没有原子 钟,这个系统基本上就是空中楼阁。 国外的技术封锁,坚定了科研人员自力更生的信念。大家有了一个共识,核心关键技术必须要自已突 破,不能受制于人。当时北斗人有一句话,“六七十年代有原子弹,我们北斗人一定要有我们自己的原子钟”。 他们成立了三支队伍同时开展研发,并在基础理论、材料、工程等领域同步推进。就这样,仅仅用了 两年的时间,科研团队就攻克了原子钟这个最大技术屏障。不仅如此,现在用在北斗三号上的原子钟,已 提升到每 300 万年才会出现 1 秒误差的精度,完全满足了我国的定位精度要求。 (摘编自“央视网”) 材料三: 2018 年 7 月 29 日 9 时 48 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的方 式成功发射第 33、34 颗北斗导航卫星。 这是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的第四次发射。两颗卫星均属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是我国北斗三号系统 第 9、10 颗组网卫星。 根据计划,2018 年年底前将建成由 18 颗北斗三号卫星组成的基本系统,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 服务。从这次发射开始,北斗卫星组网发射进入前所未有的高密度期。 (摘编自“新华网”) 材料四: 据俄罗斯《劳动报》网站 2018 年 8 月 26 日报道,中国已与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罗斯的“格 洛纳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展开激烈竞争。今年北斗系统将开始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提供基本 导航服务。两年之后,北斗将向全球提供导航服务。 报道认为,中国对太空领先地位的积极争夺令美国等太空强国感到不安。尽管中国每年对太空项目的 60 亿美元投入与美国的 400 亿美元相差甚远,但中国发射的卫星数量却与美国不相上下。此外,中国还打算 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实现载人登月的国家。 报道称,在与美国竞争的同时,北京努力发展与俄罗斯在太空领域的合作。两国正在进行有关建立联 合轨道空间站的谈判。俄罗斯也希望与中国共同研制超重型火箭。 (摘编自“参考消息网”) 7.下列对材料一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标识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标识由正圆形、写意的司南、太极阴阳鱼、北斗星等主要元素组成,充满了浓厚的中 国传统文化气息。 B.北斗星自古是人们用来辨识方位的依据,司南是我国古代发明的辨别方向的仪器,两者结合彰显了中国 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C.网格化地球和中英文文字彰显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服务全球的宗旨,寓示着我国希望和其他国家共同研 制和开发的诚意。 D.该标识象征着卫星导航系统星地一体,为人们提供定位导航服务,同时还蕴含着我国卫星导航系统的名字——“北斗”。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原子钟”影响着系统导航定位的精度,北斗二号系统的“原子钟”曾出现问题,后经科技人员的集体 努力,这个最大技术屏障被攻克。 B.2018 年 7 月 29 日,我国以“一箭双星”的方式成功发射北斗三号系统第 9、10 颗组网卫星,此后进入 北斗卫星组网发射高密度期。 C.我国计划在 2018 年年底前建成由 18 颗北斗三号卫星组成的基本系统,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服 务,两年之后将向全球提供导航服务。 D.俄罗斯网站称,尽管中国对全球导航系统的投入不到美国的六分之一,但中国发射的卫星数量却与美国 不相上下,并表示俄罗斯希望与中国展开合作。 9.材料二、材料三、材料四中,央视网、新华网、参考消息网报道的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 析。参考答案 1.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 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 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D 项,“国际上首个混合星座区域卫星导航系统之中 的卫星”是北斗二号系统中的卫星,不是北斗三号系统中的卫星。 2.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 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A 项,“完成了北斗系统 全球组网任务”错误,据“我国今年还将发射 6 至 8 颗北斗三号卫星,继续加快全球组网步伐”和材料三 示意图可知,全球组网 2020 年完成。 3.①科学制定并成功实施“三步走”计划;②研发团队秉持“北斗精神”为国铸重器;③北斗人敢于技术 创新;④北斗系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能力层级 C。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 审清题干要求,其次确定答题区间,第三要勾画出相关语句,第四进行整合。解答本题,首先要根据题干 意思在文中找到“北斗系统建设获得巨大成功的原因”相关内容:“20 余年来,我国北斗导航实现‘三步 走’。去年,北斗三号卫星更是以一年 19 星的佳绩在太空中刷新了‘中国速度’”“在北斗背后,是一支以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为主的研发团队,他们秉持‘北斗精神’为国家托举国之重器”“老一辈北斗人逐一 攻克难题,于 2003 年建成了北斗一号系统,使我国成为继美、俄之后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攻克了以导航卫星总体技术、高精度星载原子钟等为代表的多项关键技术,建成了国际上首个混合星座 区域卫星导航系统”“率先提出国际上首个高中轨道星间链路混合型新体制,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星 间链路网络协议、自主定轨、时间同步等系统,填补了国内空白”。据此分条概括即可。 4.D【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D 项,“长征五号发射的成败核心在于原始发 现上有无实现突破”错误。材料二中并未提及长征五号发射的成败核心在于原始发现上有无实现突破,且 材料三中的“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必须要在原创研究、原始发现上实现突破”并不专门针对长征五号的成 败。 5.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中信息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 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划定答题区域,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 合概括回答问题。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 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C 项,“在于它显示了科学试验由失败走向成 功的过程”错误。从材料二中“这不仅是因为它决定着后续嫦娥五号、载人航天空间站和首次火星探测等 重大工程任务的执行,更在于它将科学试验由失败走向成功的过程,以这样一种直观的方式呈现到公众面 前,让人为之牵动,让人为之惊叹”分析可知,此次复飞成功成为中国航天 2019 年最具标志性的任务,在 于它是以直观的方式将科学试验由失败走向成功的过程呈现到公众面前。 6.①材料一侧重展望 2020 年,介绍长征五号的复飞成功为中国航天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②材料二 侧重回首过去,介绍长征五号发射成功背后一波三折的研发过程;③材料三侧重从国家战略的高度介绍国家 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强有力支撑,突出其重要性。【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 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 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 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 结合“我国首型 5 米芯级直径的大推力运载火箭——昵称‘胖五’的长征五号此次复飞成功,将以其 位居世界前列的运载能力,为中国航天的‘超级 2020’打下坚实基础”“2020 年,我国将用长征五号运载 火箭择机发射‘嫦娥五号’,实现月面无人采样返回,圆满完成探月工程三步走的总体规划目标”“作为执 行载人航天空间站工程中发射空间站核心舱的主力火箭——长征五号 B 火箭预计将在 2020 年迎来首秀,这 也将加速我国载人航天空间站建设的步伐”等分析,材料一主要展望 2020 年,介绍长征五号的复飞成功为 中国航天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结合“长征五号从 2017 年 7 月 2 日遥二发射失利,到 2019 年 12 月 27 日遥三发射成功,历时 908 天, 累计进行了 40 余次关键技术试验”“各个系统、各个岗位重整旗鼓、从零开始,立即投入火箭复飞的准备 中。一次又一次地推演流程,一项又一项地预想回想,一遍又一遍地操作演练”分析,材料二侧重回首过 去,介绍长征五号发射成功背后一波三折的研发过程 结合“实践再次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 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探索 未知世界奥秘、揭示重要机制机理的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科技创新的基石。攻克关键核 心技术,必须要在原创研究、原始发现上实现突破”等分析,材料三侧重从国家战略的高度介绍国家发展 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强有力支撑,突出其重要性。 7.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C 项,“寓示着我国希望和其他国家共同研 制和开发的诚意”理解有误,由材料二中“国外的技术封锁,坚定了科研人员自力更生的信念。大家有了 一个共识,核心关键技术必须要自已突破,不能受制于人”可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发的, 目的是不受制于人,因此不存在希望和其他国家共同研制开发的诚意。 8.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能力。D 项,“中国对全球导航系统 的投入不到美国的六分之一”错误,材料四中说的是“中国每年对太空项目的 60 亿美元投入与美国的 400 亿美元相差甚远”,并没有细化到“对全球导航系统的投入”的比较。 9.①“央视网”侧重介绍我国科技人员凭借自力更生的信念攻克“原子钟”难关,突出北斗卫星导航 系统的自主性;②“新华网”侧重介绍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进展和计划,突出其发展迅速;③“参考消息 网”侧重介绍俄罗斯网站对中国太空领域发展的评价,突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国际影响力。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和归纳概括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 文本的内容。然后仔细审题,抓住问题的指向,到文中搜寻相应的答题区间,抓住重点词句,归纳概括要 点,然后顺应问题的方向组织答案,分条回答即可。 答题时应明白,材料的中心话题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那么答“报道的侧重点”就是分别概括这三则 材料从哪几个角度介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材料二中,第一节讲北斗二号系统的原子钟突遇问题,第二 节讲当时想引进外国技术,第三节讲外国对中国进行了技术封锁,这坚定了中国科研人员自力更生的信心, 第四节讲中国成立科研团队,终于攻克难关,解决了技术难题。可概括为“央视网”侧重介绍我国科技人员凭借自力更生的信念攻克“原子钟”难关,突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自主性。材料三中,第一节中讲我 国成功发射两颗北斗导航卫星,第二节对这两颗北斗导航卫星进行介绍。前两节讲发展现状,第三节讲北 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规划。可总结出“新华网”侧重介绍我国的进展和计划,突出其发展迅速。材料四 是从俄罗斯《劳动报》的角度报道,第一节强调激烈竞争下,我国北斗系统将先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和地区提供基本导航服务,然后将向全球提供导航服务。第二节讲中国在太空领域的发展令美国有压力, 中国打算实现载人登月。第三节讲中国努力发展与俄罗斯在太空领域的合作。可以概括为“参考消息网” 侧重介绍俄罗斯网站对中国太空领域发展的评价,突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国际影响力。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