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设计
一、教材解读
“地球的圈层结构”是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
球”第四节的内容。本节教材知识内容由“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两部分组成
二、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主要特点。
(1)知识与技能
1、观察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的关系
2、掌握两个不连续面、各圈层物质组成特点
3、掌握地球外部圈层的组成和特征。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训练,培养学生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2、联系实际,结合图示,了解各圈层的特征。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树立辩证的联系关,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2、从宏观上认识全球的整体面貌,形成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界限及各层主要特点。
2、地球外部圈层的组成和特征。
难点:1、两种地震波的传播特征极其在地球内部圈层研究中的运用。
2、地球各圈层的物质组成和主要特点。
四、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探究学习法法、对比法。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师:大家在平时吃鸡蛋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鸡蛋是分几层?
对,鸡蛋有蛋壳、蛋白、蛋黄三层。
师:那么地球内部有几个圈层?我们又该如何知道呢?对于地球
的内部圈层,我们不能向鸡蛋那样剥开来看,但我们知道,夏天挑西
瓜的时候,我们会用手来敲一敲,通过敲击发出的声音来判断,所以
人类可以用地球内部产生的振动来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主要是通过
地震波来研究。
2、新课讲授
师: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
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地震波有纵波(P)
和横波(S)之分。
(板书)
纵波:传播速度快 可通过固体、液体、气体
横波:传播速度慢 只能通过固体
师:在地球内部地震波发生着怎样的变化呢?我们一起来看图
1,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教师画图
从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图上,我们可看出地震波在一定
深度发生了突然的变化。我们把波速发生突然的变化的面叫做不连续
面。
我们一起来观察有两个明显变化的面:一个在地下 33 千米处,
纵波和横波速度都明显增加,这个不连续面叫莫霍界面;另一个在地
下 2900 千米处,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突然消失,这个面叫
做古登堡面。
以这两个不连续面把地球内部也分为三层:地壳、地幔、地核。
看它是不是和鸡蛋一样呢。蛋壳、蛋白、蛋黄分别相对应地球内
部。地壳:是指地表至莫霍界面之间的部分。是地球的坚硬外壳,由
岩石组成,这点是不是很像鸡蛋壳一样,较薄而且较硬。但地壳厚度
不一,大洋部分比较薄,大陆部分比较厚,我们知道陆地的山脉像喜
马拉雅山就非常高。
地幔:莫霍面到古登堡面之间的圈层。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
莫霍面到地下 1000KM 为上地幔,1000KM 到 2900KM 范围内为下地幔。
在上地幔上部有一个叫软流层的,温度较高,物质处于熔融状态,它
是岩浆的发源地。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的上地幔)合称岩
石圈。
地核:古登堡面至地心。主要由铁和镍组成。外地核呈熔融状态,
内地核压力较大被挤成固态金属球。
板书
地壳 厚度不一
(莫霍面) 地下 33KM
地幔 上地幔 软流层(岩浆) 下地幔
(古登堡面 ) 地下 2900KM
地核 外地核 熔融
内地核 固态金属球
地球的外部圈层
地球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一般用直接观测和测
量的方法进行研究。
1.大气圈
2.水圈
水圈由地球表面水体构成,连续但不规则。包括地表水、地下水、
大气水、生物水等。水圈的水在不断地循环运动之中。
水圈包括海洋、江河、湖泊、沼泽、冰川和地下水等,它是一个
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3.生物圈
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占有大气圈的底部、
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非常活跃,特殊和重要的圈层。课堂小结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掌握地球内部与外部圈层的划分,因此需要明
确内三圈与外三圈的物质组成及具体范围,要讲练结合更好地掌握要
点。
板书设计
一、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划分依据——地震波
1、地震波的类型
2、传播速度上的差异
3、传播介质
4、共同特点
二、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1、内部圈层结构的名称
地壳 地幔 地核
2、不连续面(界面)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三、地球外部圈层结构
1、名称和物质组成
(1) 大气圈
(2) 水圈
(3) 生物圈
2、各圈层之间的相互关系
作业:
导学案习题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对自然地理的宏观认识。注意设置的问题要简单明了,
注意培养学生的读图兴趣及图文结合的能力,在课堂形成中培养学生
正确的宇宙观。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