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执教《海底世界》第2课时有感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80
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执教《海底世界》第2课时有感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会共同笼罩在一种无形的气氛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课堂心理气氛。课堂心理气氛是指学生群体在共同的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公共情绪状态,而课堂心理气氛在教学活动中就像是一道无声的命令,具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效果。如果在不良的心理气氛中,学生学习被动,反应迟缓,不愿积极发言;而在良好的心理气氛中,学生情绪饱满,学习主动。因此,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一经形成,就好像一个大“染缸”,全班学生“浸润”其中,对教学起到促进作用。
如何创建民主平等、团结合作、活泼愉快、积极主动的课堂心理气氛,使学生受到感化,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我在执教《海底世界》第2课时时,作了如下设计:
1、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形成愉悦的学习情绪。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本身有情、理、趣等要素,《海底世界》这篇课文介绍了海底世界的奇异景色和物产丰富。课文第2段从动物、植物和矿物三个方面介绍了海底物产丰富,这也是第2课时的教学内容。海底的动、植物学生都不是很熟悉,所以充满了好奇,尤其对海底动物最感兴趣,这种兴趣是直接兴趣,怎么把直接兴趣迁移到间接兴趣上,也就是对课文学习的兴趣上,我在发现学生看了录像后对海底的动物兴趣最为浓厚时,告诉学生这堂课先来认识海底的动物,满足学生求知需要,进而使学生主动愉悦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也直奔教学的重点。课文中用简洁的文字概括了四类动物的活动方法,学习活动中我还结合运用了有关海底世界的部分录像,引导学生进入“展示实景”的情境中,学生对所见的景物十分喜爱,想知道更多,主动积极地学习了课文。
2、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情感具有情境性,在语文教学中要创造和谐的课堂心理气氛,就必须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有声有色、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能让学生愉快学习、轻松思考,如果将课文本身具有的语言情境迁移到课堂上来,将教室假想成特定的环境,让学生变换角色,使他们能够身临其境,体验过程,感受语言的美妙,引发情感的共鸣。我在上课初问学生:“你们还想在去海底旅行吗?”得到肯定的答案,便播放了录像,并请学生在看到认识的动物、植物时打声招呼,很自然地让学生以海底世界的旅客这一角色进入学习中。又请学生在“旅行”中自由选择认识海底动物的活动方法,使学生愉快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为了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我让学生根据所学演一演海底动物是怎样向自己介绍活动方法的,学生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高兴地表演,这样加深了对课文语言的理解,进而转化成自己的语言,学生也感到轻松愉快。
3、不拘于教材,引导学生课外延伸。
《海底世界》是二十多年前的文章,现在已进入二十一世纪,所以这份教材有着教材滞后的不足,如果只让学生局限于课文内容,只会让学生思路闭塞,我便引导学生向课外知识延伸。学习第四自然段初我引导学生对“海里的动物,人们已经知道的大约有三万种。”产生疑问,又在教学同时引导学生到课外书中找寻更多有关海底世界的知识,把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兴趣引导课外。
转载http://www.xcsy.com.cn/blog/user1/wyh0430/archives/2006/1375.asp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