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资料简介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明朝的灭亡》教学设计评说  一、充分解读课本素材,提升历史图片探究  统编版教材相比于其他版本的教材,运用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图、历史地图、历史遗址遗迹图、历史绘画、历史图表和文字史料。这些内容与教材的文字内容相互印证、活化叙述内容,增强直观性的同时,更是增强了历史的信度和厚重感。同时还能让学生从课本中获取更多的历史信息,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置身于历史情境中,从而培养他们从图片和史料中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所以为了实现这些插图和文字史料的价值,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深入研究这些插图和史料的内涵和功能,从而在教学中通过设置教学活动等方式将插图和史料运用其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本节课中,我注重将课本上的图片素材和文字史料充分利用。首先,在本课开头的回顾部分,我利用了14课的《锦衣卫印》和《举子看榜图》引导学生回顾,明朝初期通过设置锦衣卫和八股取士等一系列措施巩固了明王朝的统治,但同时禁锢了人们的思想,统治日益腐败黑暗。这样的设计,引导学生巩固已学知识的同时,更是自然地过渡到了本课的第一子目“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其次,在第一子目“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部分的教学设计中,我运用了课本85页的《流民图》,展现了政治腐败和土地兼并等问题给明朝中后期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最后,在第二子目“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部分,我通过引用《李自成像》让学生充分领略到了“闯王”英勇善战的农民领袖形象。还通过运用86页的《明末农民起义形势图》让学生结合课本文字叙述内容更加直观的了解了明末农民起义的形势和过程,在教学中充分地发挥了历史地图的作用。除了图片素材之外,我还运用了课后活动部分的一段选自《陕西通志》的文字材料展现人民苦难,运用材料研读部分的两段史料设置问题,过渡到李自成起义,充分的锻炼了学生的史料研读能力和探究能力。  但是,为了充分的实现课本图片和史料的功能和价值,我认为还可以运用起84页的《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局部),通过介绍明宪宗在宫内设街市,模仿民间习俗放爆竹、闹花灯、看杂耍等图片细节,让学生感受皇帝沉迷享乐、疏于朝政。同时还可对《流民图》的细节进行更加深入的挖掘和解读,让学生观察形态各异的流民,在产生悲悯之心的同时感受人民的苦难。  二、合理运用影视资源,创新历史课堂教学  近年来,一些历史影视剧和历史纪录片的热播,  引发了广大民众对于历史的探究热情。其中,中学生对于影视剧和纪录片的喜爱则给我们的初中历史教学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契机。  在历史教学中合理的利用影视资源对于我们创新历史教学有着很大的帮助。我们可以利用影视资源导入新课,优化教学环节。可以将影视资源作为教学案例,甚至拓展至课外学习,对学生形成情感教育。在历史教学中引入影视资源,还有助于更新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形式的多元性和丰富性。通过重新构建历史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水平。  我在本课的第二子目“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部分利用了两幅影视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了明朝末年的政治腐败、赋税苛重和陕西的连年灾荒。两幅影视图片拉近了学生与久远历史事件的距离,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情境和氛围,为接下来李自成农民起义的爆发作了充分的铺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但无论是历史影视剧还是历史纪录片,它们在历史教学中都属于再造性图像史料。所以他们的史料价值是无法与反映历史原貌的照片、古画、拓片等原始性图像史料相提并论的。这就要求我们在使用影视资源时一定要辨伪存真,避免无选择的盲目运用,尤其要注意不能误导学生正确的历史观。所以,我们能在使用原始性图像史料实现相同教学效果的情况下,慎用再造性图像史料。  那么基于这样的原则,我们在第三子目“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部分,可以向学生展现《清实录》中关于满族起源的一幅版画,介绍其中的传说“三仙女中的三妹佛库伦浴后吞果受孕,生一男孩,曰布库里雍顺,相貌异常,生而能言,是爱新觉罗的始祖。”版画的展示很容易就吸引了学生,使学生对满洲兴起的这段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既而通过展现沈阳故宫的图片介绍女真族壮大、满洲建立的过程。女真族的逐渐壮大、满洲的建立则与同时期明朝的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形成鲜明的对比,那么,最终明朝灭亡,清军入关也就成为了必然,使得学生在这段治乱兴衰的历史中得到思想情感的教育。这样两幅图片的增设,也解决了本课第三子目的课件数量和前两个子目不均衡的问题。  三、深入探究农民起义,拓展学生历史认知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从秦朝末年的陈胜、吴广起  义到清朝的太平天国运动,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达数百次之多。历史学者秦晖曾经把秦以后农民起义的原因归纳为六个方面:官府滥用民力,横征暴敛;官府实行严厉的经济垄断;官府进行严厉的户口控制;官府吏治腐败,法外敲诈;官府和民间对组织资源的争夺;天灾与外患等非社会因素。总之,中国古代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在于四个字——官逼民反,这是专制朝廷和民间社会矛盾的反应。  本课的李自成农民起义则是官逼民反的典型。在本课教学中,我通过展示列表、史料图片、文字史料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到,由于明末统治阶级的政治腐败、党派纷争,使得民不聊生,阶级矛盾异常尖锐,最终导致李自成等农民起义的爆发。  但我们不能忽略的是,中国历来以农立国,在中国古代,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农民一切财富的来源。所以中国农民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也演化为中国农民自身安土重迁的文化。但从商鞅“废井田,开阡陌”开始,实行土地私有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土地兼并问题存在于历朝历代。土地兼并问题的恶化使得大量农民失去土地,进而形成流民大军,而流民则成为农民起义的主力。所以,我们在介绍历次农民起义时,要启发学生从政治、经济等多角度分析起义爆发的原因,尤其是不能忽略土地兼并带来的影响。  明朝初期,朱元璋为了打击元末明初的地方豪强,采取过一系列措施抑制土地兼并。但到了明朝中叶,土地兼并问题异常严重,皇帝、王公、功臣、外戚、宦官设置的庄田数量超过了以往的各个时期。所以我们在分析本课李自成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时,还应该从经济角度着重介绍土地兼并带来的影响。土地兼并日益严重的同时,国家的财政危机也日益加重,所以政府不断加重农民的苛捐杂税。在徭役方面,地方豪绅和地方官、衙役书吏相互勾结,将繁重的徭役转嫁于基层最贫困的农民身上。在这样的背景下,除了起义,广大贫苦农民也就别无他途了。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