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八年级生物下册《遗传的物质基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这方面的知识是学生全面认识生物圈的基础。遗传使得物种稳定、世代相传,变异使得生物界绚丽多彩。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而实现的。本节不仅是生殖发育、生物的多样性、生物技术和健康地生活等内容的基础,也有助于加深对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圈中的人等内容的理解。本节课从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四个层次,阐述其在遗传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学习,为学生进一步探究遗传和变异的奥秘奠定知识基础。教材内容涉及课标中“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作用”“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三部分。
2、教学目标
依据教材和课标的地位,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说明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描述细胞核、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2)能力目标:通过活动,提高思维能力,使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加强。
(3)情感目标:通过对遗传学发展的了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细胞核是遗传控制中心;DNA分子的结构功能;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教学难点: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因为学生初次接触染色体、DNA和基因等名词,而且各微观的结构是学生既看不见又摸不着的,比较抽象,所以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是本节的难点。
二、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主要内容有:小故事“找儿子”相关图片,不同生物和相同生物染色体图片,DNA分子结构图片,克隆羊“多利”的诞生视频,伞藻嫁接实验动画,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关系动画等。
学生:寻找一张与父母的合影照片,调查自身与父母及祖父母、外祖父母在相貌上的相似与不同之处。调查人类存在的遗传病种类,收集关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报道、资料。
三、学情分析
已有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储备,初步掌握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并且知道了每个人都有和自己的父母有些相似之处后,对于自己的遗传物质有着非常强烈的求知欲,对各种新鲜事物好学、好问,性情上好玩、好动,但抽象思维能力欠缺,遇到较抽象理性的知识时,难以理解和接受。但由于这一节知识抽象,以学生现在的认知水平不容易深刻理解,所以学生学习过程中会感觉到比较困难。因此,需借助学生以往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将本节内容人性化、直观化,层层深入,利于学生的理解。
四、教学程序(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导入新课
用激情的语言承上启下导出本节课题“通过上节学习,我们知道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那么为什么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其奥秘是什么?本节课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其中的奥秘吧!”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探秘一:细胞核中有什么?
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科学家利用染色技术对正在分裂的细胞进行染色等多种方法处理,获得了这些图片,你能通过图片获得哪些知识?
学生观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引出染色体。
比较不同生物和不同种生物的染色体情况说明染色体在不同生物和同种生物间的存在规律。
通过认识先天性愚儿、先天性裂唇讲授染色体稳定性的意义。
探秘二:染色体由?组成
多媒体展示染色体结构组成图认识染色体的化学成分:蛋白质和DNA。教师强调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探秘三:DNA是?
引导学生观察DNA双螺旋结构,提问: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学生观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教师说明不同的片断能够表达不同的信息,这些信息控制着生物表现出各种特征,引出基因的概念,认识基因。
学生认识了细胞核、染色体、DNA和基因,教师教师动画演示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位置和数量关系,让学生尝试图示他们之间的关系。进行归纳知识。
教师和其他学生对他们进行提问,加深对四者的认识,问题:
(1)谁是遗传信息库?
(2)在细胞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什么?
(3)谁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4)谁具体控制生物特征?
最后让学生说明在人的一个体细胞中,它们四者间的数量关系:
一个体细胞中有一个细胞核,23对染色体,46个DNA分子,许多个基因。在同种生物体细胞内染色体和基因的数量是相对稳定的,保证了后代与亲代之间具有稳定的遗传信息。
学生观察思考
学生展开小组讨论,交流观点
学生认同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学生观察DNA分子模型、模式图
小组合作表演
自己尝试按一定次序排成一行,并说明排列的依据。
例如:
学生相互提问、解答
引出染色体这一名词,认识染色体
活动中,学生通过已知的生物知识,推测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既降低难度,又利于学生理解
能直观认识到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并发现其的多样性,以此突破难点
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合作能力
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加深理解
前后知识进行整体联系,利于整体知识框架的构建,生物科学思维的形成
(三)
知识小结
学生总结归纳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及图形转换能力
构建本节知识系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