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教学内容来源: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学主题:乘法的初步认识课时: 共2 课时,第1课时授课对象:二年级学生 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乘法的意义。2.学情分析“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学习内容,是学生刚刚接触的学习内容,对于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而言,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知识。因此,只有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才能逐步形成“乘法”的概念。3.教材分析学生已经学过加法、减法,这一节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由于学生没有乘法的概念,加之这个概念又难以建立,在这种情况下,教材一开始就专列了一节“乘法的初步认识”,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为以后学习乘法的其它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 教学目标1、 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认识乘号“×”,初步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知道乘法与加法的关系。2、 学生认识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3、 教师引导学生动手摆学具,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评价任务 任务一:通过第44页情境图,例1、例2、例3的教学,以及挂图、小棒的辅助教学。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认识乘号“×”,初步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知道乘法与加法的关系。任务二: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认识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任务三:通过学生动手摆学具,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要点
反思
环节一复习情境导入
1、出示课本第44页情境图。2、提问:(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2)游乐场里都有些什么?(3)有几个气球?(5个)
让学生仔细观察图,并且说一说从图上都获得了哪些信息。
3+3+25+5+5+9可以多出几道这样的算式,让学生判断是否能改写成乘法。
环节二新授
1、教学例1。(1)动手操作。(2)提问:每个小朋友摆出了什么图形?每个小朋友用了多少根小棒?你是怎样计算的?(3)投影出示例1挂图。每个小朋友用了多少跟小棒?你是怎样计算的?3+3+3+3+3+3=18问:这道算式里的加数都相同吗?(相同)相同的加数是几?(3)有几个?(6个3)2、教学例2。(1)出示例2挂图。(2)提问:每束有几个气球?(5个)一共有几个气球?(15个)如果用加法计算,加法算式怎样写?板书:5+5+5=15 5×3=15 3×5=15这两道乘法算式该怎样读?(读作:5乘3等于15,3乘5等于15)(3)教学乘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板书:5+5+5=15 5×3=15 3×5=15 因 因 积 数 数
每个学生动手用小棒摆出各种图形。让学生同桌讨论该怎样写乘法算式,并说明理由。①让学生认真观察图。②说说图上画着谁在做什么?③让学生动手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④指名两个学生到黑板上板演。⑤指名学生读出乘法算式。⑥要求同桌说说这样写乘法算式的理由。
教学设计中力图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不仅仅满足于让学生理解掌握乘法的意义,更注重让学生主动参与乘法知识的探索过程。教师给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一系列探究活动,发现并认识乘法,让他们经历一次知识的“再创造”过程。使其成为真正的学习者。
环节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练习九的第1题。2、练习九的第2题。3、练习九的第3题。
完成巩固练习。
环节四
四、全课小结
附:板书设计
乘法的初步认识 5+5+5=15 5×3=15 3×5=15 因 因 积 数 数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