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第六单元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历史高中同步学案优化设计GAOZHONGTONGBUXUEANYOUHAUSHEJI
内容索引课前篇自主预习课堂篇探究学习
课标定位素养解读(1)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及特点(2)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1)通过了解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重大事件,认识北洋军阀统治的黑暗和中国社会的进步,培养辩证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通过概括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认识新文化运动的伟大历史意义及其局限性
课前篇自主预习
一、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启思导学1】阅读教材第113页“由袁世凯签字的‘中日民四条约’”图。袁世凯签订这一条约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危害?提示目的:换取日本对其称帝的支持。危害:使日本侵略势力在满蒙、山东得到巩固和扩展,在华中、华南也有所增加,民族危机加深。
1.袁世凯专制独裁政治上①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第二任临时大总统②1913年11月,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③1914年5月公布的《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④1914年底发布的《修正大总统选举法》,又规定总统任期十年,可连选连任外交上①日本向袁世凯提出“二十一条”要求②1915年5月,袁世凯被迫签订不平等的“中日民四条约”
2.袁世凯复辟帝制(1)1915年10月,参政院召开“国民代表大会”,表示一律“赞成”君主立宪。(2)12月,袁世凯接受“劝进”当上了皇帝,以1916年为洪宪元年。
3.护国战争(1)背景:面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革命党人起而反抗。(2)过程①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组织中华革命党,武力讨伐袁世凯。②1915年底,唐继尧、蔡锷、李烈钧在云南宣布独立,发动护国战争。③随后,贵州、广西、广东、浙江、湖南、陕西、四川等省相继宣告独立。(3)结果: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恢复中华民国纪年。
二、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1.背景(1)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中难以产生一个能统御整个北洋派的人,内部派系纷争。(2)帝国主义的支持。(3)各军阀凭借手中掌握的军队,争权夺利。
2.军阀割据(1)概况派系代表人物控制区域扶植军阀的帝国主义国家直系冯国璋直隶及长江中下游的苏、赣、鄂等省英美皖系段祺瑞皖、浙、闽、鲁、陕各省日本奉系张作霖东北三省日本(2)影响:各军阀争权夺利,先后爆发直皖、直奉混战,导致北京政权实际上由不同的军阀所控制。
概念阐释直皖战争与直奉战争(1)直皖战争发生于1920年7月,是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和以吴佩孚、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为争夺北京政府统治权在京津地区进行的战争。最终直系和奉系军阀合作击败皖系军阀,共同取得北京政权,段祺瑞下台。(2)直奉战争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直系军阀和奉系军阀在中国北方进行的两次战争。第一次直系获胜。第二次奉系获胜,直系惨败,从此直系势力一蹶不振。北洋政府落入奉系军阀手中。
3.府院之争(1)背景:段祺瑞出任掌握实权的国务总理,重新召开被袁世凯解散的国会。(2)过程①1917年5月,继任总统黎元洪免去段祺瑞总理职务,造成所谓的“府院之争”。②随后,张勋率兵入京,解散了国会,拥清废帝溥仪复辟。③张勋复辟失败后,冯国璋代行大总统职权,段祺瑞回到北京就任国务总理。
4.维护共和(1)原因:段祺瑞公然破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拒绝恢复国会。(2)过程:1917年8月,非常会议在广州召开,决定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3)结果:西南军阀千方百计排挤孙中山,1918年,孙中山愤而辞去大元帅之职。
【启思导学2】阅读教材第115页“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在欧洲的华工”图。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中国华工作出了什么贡献?提示弥补了协约国因征兵而造成的劳动力缺乏问题,为协约国一方取得胜利作出了贡献。
5.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1)目的:争取国际地位,抑制日本在华势力的发展。(2)概况①1917年8月14日,中国向德、奥两国宣战,加入协约国方面。②中国收回德、奥在天津、汉口的租界,撤销两国领事裁判权。③十几万名中国劳工远渡重洋前往欧洲前线。中国劳工的巨大付出,为协约国一方取得胜利作出了贡献。
概念阐释北洋军阀统治甲午战后,袁世凯奉命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建陆军”,归北洋大臣指挥。新政时,袁世凯任北洋大臣,组建北洋军,北洋军逐渐发展为军阀集团。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以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为开端、以东北易帜为结束标志(1928年),大致分为两个时期:一、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1916年),呈相对统一状态;二、军阀割据时期(1916—1928年),呈分裂混战状态。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既是军阀混战的黑暗时期,也是中国民主政治、民族经济和思想解放发展最快的一段时期。
深化拓展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特点(1)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包括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中华民族与侵略者的矛盾、军阀之间的矛盾、人民大众与封建军阀的矛盾等。(2)军阀混战割据,政治上分崩离析,是这个时期最大的特点。
三、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启思导学3】民国初年,北洋政府曾颁布了一系列以发展“实业为先务”的政策、法令和条例。这说明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快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提示中华民国建立,扫除了政治上的一些束缚和障碍。
1.经济新气象原因①中华民国建立,扫除了政治上的一些束缚和障碍②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鼓励民间兴办实业③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战④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此起彼伏特点发展速度和规模超过以往半个世纪所取得的成绩表现以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开办的面粉厂、纱厂等为代表的一批民族企业迅速壮大起来影响中国产业工人的人数急剧增加,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
2.生活新气象(1)南京临时政府宣布改用阳历,颁布剪发辫、易服饰和废止缠足的法律。(2)颁布法令,革除“大人”“老爷”等清朝官场的称呼。(3)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应接受文明开化的新习俗、新风尚。
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启思导学4】阅读教材第117页“史料阅读”。如何正确认识新文化运动倡导者对传统儒学的态度?陈独秀提出了什么主张?提示态度:陈独秀等人从袁世凯、张勋两次复辟帝制都提倡传统儒学的事实中断定:孔教与帝制有不可离散之因缘,在旧伦理、旧教育、旧思想、旧文学充斥的国度里是难以建立共和政体的。故中国问题之根本解决必须从思想入手,进行思想启蒙,唤醒被儒家伦理禁锢的民众。主张: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愚昧。
1.背景(1)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痛苦反思。(2)人们认识到中国状况不能改变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2.标志:1915年9月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3.阵地(1)1917年初,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随即聘请陈独秀为文科学长,并延揽许多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来北大任教。(2)北京大学和迁往北京的《新青年》杂志,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4.内容(1)要拥护“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2)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3)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①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②经过新文化运动的倡导,白话文逐渐普及开来。
图示巧记新文化运动前期三项内容之间的关系
5.影响(1)比辛亥革命所涉及的内容更广泛、更深入。(2)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推动思想文化革新,有着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3)在《新青年》推动下,拥护新文化运动的刊物纷纷出版,妇女解放、婚姻自由、家庭革命等口号提出,推动社会风气和社会面貌为之一新。(4)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文学革命,白话文逐渐普及开来。
深化拓展新文化运动“新”在何处?(1)新基础:中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为其奠定了经济基础。(2)新内容:前期以宣传民主和科学为突破口,后期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要内容,提出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3)新成果: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
课堂篇探究学习
情境体验主题一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的发展材料一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发,着实让荣氏兄弟欢欣鼓舞了一阵子,政府也大力倡导实业。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还纷纷向中国订购面粉,中国进口棉纱锐减。荣氏看准了面粉、棉纱工业大发展的苗头,不失时机地大力扩充。1915年“二十一条”后国内抵制日货更是推动了荣氏企业产品迅速占领市场。
材料二1919年全国注册工厂数(单位:家)江苏(含上海)直隶(含天津)浙江广东山东福建奉天湖北陕西黑龙江广西甘肃其他各省1554542333120191933110——据陈真等《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整理情境解读材料一主要从“辛亥革命”“政府倡导实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无暇东顾”“抵制日货”等角度说明了荣氏兄弟企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材料二以表格的方式说明了我国近代工业的发展特点——地域分布不平衡。
互动探究(1)根据材料一,归纳荣氏企业在此期间获得大发展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提示(1)辛亥革命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一些束缚和障碍;南京临时政府倡导实业;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欧美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2)分布不合理,绝大部分集中在沿海地区和沿江流域。
素养史论1.时空观念——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1)从产生与发展看:先天不足(资本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后天畸形(发展不平衡)。(2)从诞生环境看: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受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3)从分布看: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内地很少。(4)从结构看: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纺织、食品等轻工业领域,重工业基础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5)从地位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6)从发展历程看: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制,具有曲折发展的特点。
2.历史解释——影响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1)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西方殖民者入侵,把西方的生活方式移植到了中国。通商口岸就是晚清社会近代化最早的发生地和近代文明的窗口,近代文明经通商口岸逐渐向中国内地辐射。(2)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社会生活与习俗的变化奠定了经济基础。(3)近代革命思潮的兴起与思想解放运动。近代中国先进人士的倡导,如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都号召“断发易服”,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与科学,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4)政府的重视、提倡促使社会生活发生重大变化。如民国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
素养达标史料实证——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2020·山东烟台高一第一学期期末)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取得了长足进步,被学者称为是民族资本主义的“黄金时期”与“现代工业的第二次发展浪潮”。这一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B.实业救国的兴起C.西方列强经济侵略的放松D.洋务派引进西方技术
明立意本题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切入点,从“史料实证”的角度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抓关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取得了长足进步”,故选C项排干扰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这与题干时间不一致,排除A项;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实业救国思潮已经兴起,排除B项;洋务运动出现在晚清时期,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的战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这与题干时间不一致,排除D项获答案C
情境体验主题二新文化运动材料一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然自今以往,共和国体,果能巩固无虞乎!立宪政治,果能施行无阻乎?以予观之,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摘编自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材料二新文化运动大事记(部分)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从此拉开序幕1916年《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1917年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办学方针;《新青年》编辑部迁到北京;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1918年鲁迅发表《狂人日记》,李大钊等创办《每周评论》,新潮社、学生救国会等社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1919年北京大学学生主办的《新潮》《国民》等刊物正式出版
情境解读材料一关键信息是“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中华民国建立是在1912年,根据“三年以来”可以判断“专制政治”是指北洋军阀统治,反映了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由材料二的信息可知,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作用是解放思想,参与的主体是青年学者、学生,活动阵地是北京大学,这些都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创造了条件。
互动探究(1)材料一中“专制政治”具体指什么?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文化运动对五四运动的影响。提示(1)北洋军阀(或袁世凯)统治。局限:没有改变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2)影响:新文化运动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五四运动准备了思想条件;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民众觉醒,为五四运动准备了社会条件;经过新文化运动洗礼的青年学生,成立社团,出版刊物,成为发动五四运动的骨干力量;北京大学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成为五四运动的摇篮。
素养史论1.时空观念——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四个阶段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地主阶级学“器物”(技术)从戊戌变法到20世纪初资产阶级学“制度”(包括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民主共和制)1915年至1919年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学“思想文化”(学习西方的民主、科学)五四运动后无产阶级学“马克思主义”(学习苏俄)
2.唯物史观——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进步性(1)开启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反对封建主义旧文化斗争的序幕,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2)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得到弘扬,形成了一股思想解放潮流,各种新思想不可遏制地涌流、传播。(3)中国的知识分子得到一次民主和科学的洗礼,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局限性: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素养达标1.史料实证——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态度(2020·福建福州八市县一中高二第一学期期末)1919年4月,蔡元培说:“北大不但未提倡‘铲伦常’,而且大倡父子有亲,兄弟相连,夫妇有别,朋友有信;言仁爱、言自由、言秩序、戒欺诈。”据此可知,蔡元培()A.主张大力弘扬封建礼教B.仍受旧思想的严重束缚C.并未全盘否认传统文化D.发现西方文化存在缺陷
明立意本题以蔡元培对北大教育理念的阐释为切入点,从“史料实证”的角度考查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抓关键材料中蔡元培所叙述的北大“大倡”的内容均为中国传统伦常道德,说明其并未全盘否认传统文化,故选C项排干扰封建礼教不完全等同于传统文化,据所学新文化运动的知识可知,蔡元培并未大力弘扬封建礼教,排除A项;蔡元培主张舍弃旧思想、宣扬民主科学的资产阶级新思想,排除B项;材料中蔡元培提及的内容均为中国传统文化,并未提及西方文化,排除D项获答案C
2.家国情怀——民族危机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新文化运动最初的目的是“恢复独立自主之人格”,从思想文化上启蒙民众觉醒,但这一“求个性自由、解放”主题的初衷在1919年后不得不让位于国家主义。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A.民族危机不断加深B.马克思主义的传播C.国民革命运动高涨D.新三民主义的影响
明立意本题以新文化运动目的的变化为切入点,从“家国情怀”的角度考查民族危机加深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抓关键从“启蒙民众觉醒”到“让位于国家主义”体现了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故选A项排干扰马克思主义与材料中的转变无关,排除B项;国民革命运动是1924—1927年,排除C项;新三民主义是在1924年国民党一大上提出的,排除D项获答案A
随堂演练1.在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活动中,以支持袁世凯为名,企图灭亡和独占中国的帝国主义国家是()A.英国B.日本C.俄国D.美国答案B解析在袁世凯筹划称帝的过程中,日本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企图灭亡和独占中国,B项正确。
2.1917年秋,孙中山就任大元帅,举起了护法大旗,把矛头直指()A.北洋军阀袁世凯B.皖系军阀段祺瑞C.滇系军阀唐继尧D.桂系军阀陆荣廷答案B解析1917年,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维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恢复国会,联合西南军阀共同进行了反对皖系军阀段祺瑞独裁统治的斗争,故选B项。
3.(2020·山东滨州高一第一学期期末)《中国年鉴》记载,1914年8月前注册的工业公司共146个,而自1914年8月至1920年新注册的公司就有272个,涉及行业更多。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经济的瓦解B.清政府放松了限制C.提倡国货运动的推动D.西方列强忙于欧战
答案D解析据材料“而自1914年8月至1920年新注册的公司就有272个,涉及行业更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从而使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春天”,故选D项;“自然经济的瓦解”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项;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排除B项;提倡国货运动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项。
4.1915年,陈独秀说,“自宇宙之根本大法言之,森罗万象,无日不在演进之途,万无保守现状之理”“现代生活,以经济为之命脉,而个人独立主义,乃为经济学生产之大则,其影响遂及于伦理学”。由此可知,陈独秀()A.关注经济变迁,推崇西方物质文明B.主张个性解放,扬弃传统儒家伦理C.提倡民主科学,反对君主专制统治D.强调积极进取,追求个性自由与解放
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无日不在演进之途,万无保守现状之理”“而个人独立主义,乃为经济学生产之大则,其影响遂及于伦理学”可知,陈独秀认为世界在发展,应该积极进取,个人自由是社会经济与生产应该遵循的原则,故选D项。
5.近代以来,跪拜、作揖等礼节被鞠躬、握手取代,这主要反映了()A.中华传统文化逐渐淡化B.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C.平等自由观念开始深入人心D.辛亥革命根除了封建思想答案C解析跪拜、作揖等礼节反映了封建制度下等级森严,鞠躬、握手反映了近代平等自由观念,故C项符合题意。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外人兴业时期(1895—1902年)……卧榻之侧他人酣睡之声既起,中国商人亦渐悟利权之不可放弃,有起而集股开厂者矣。(光绪)二十年(1894年)官督商办时期所提倡不起之工业奋斗精神,至是受外人之猛击而醒。——摘编自杨铨《一八六二年至一九二一年之中国工业》
材料二下面是1914—1922年中国商办纱厂的盈利情况。(注:表中数字为每包纱的平均盈利情况)年份191419151916191719181919192019211922纱价(元/每包)139.16126.57144.06212.59221.68279.72271.61210.49195.50盈利(元/每包)19.58-4.387.6136.9321.4370.5664.9710.21-20.63——摘编自《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1)材料一中的“卧榻之侧他人酣睡之声既起”指的是什么?分析其出现的直接原因。(2)概括材料二反映的主要现象,分析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参考答案(1)列强在中国享有经济特权。直接原因: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2)现象: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商办纱厂的盈利情况总体较好,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利润急剧下滑。结论:民族资本主义是一种先进的生产关系,但受国际形势的影响较大;帝国主义侵略是阻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没有民族独立,实业救国的道路就行不通。
本课结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