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第一单元单元整合历史高中同步学案优化设计GAOZHONGTONGBUXUEANYOUHAUSHEJI
知识导图
主题整合一、中国古代奴隶社会的发展演化1.形成时期——夏朝:夏朝初步建立了奴隶制国家机器,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标志着我国进入阶级社会。2.发展时期——商朝:商朝疆域扩大,奴隶制国家机器进一步完善,社会经济繁荣,农业、畜牧业获得初步发展,青铜器制造业成就突出,形成了成熟的文字——甲骨文。
3.繁荣时期——西周:西周建立了完整的统治体系,分封制和井田制是西周政治、经济制度成熟的标志。农业、手工业都取得很高的成就,奴隶社会呈现出全面繁荣的局面。4.瓦解时期——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井田制瓦解,分封制崩溃,中国奴隶社会瓦解。
对应训练1(2021·广西桂林期中)在当今保存的青铜器皿中,商代青铜器经常刻以夸张变形的兽面或原始图腾作为纹饰;周代青铜器皿则大多遵从固有的规格,在装饰上具有显著的秩序感。这一变化反映出()A.政治理念中的理性色彩B.儒家思想对政治的影响C.专制制度的进一步完善D.审美观念中的神秘主义
答案A解析周代的青铜器皿纹饰更多地体现了秩序和规整,而青铜器在商周时期多为礼器,青铜器的纹饰风格变化反映了周代政治伦理相对于商代更加规范,即政治理念中带有理性色彩,故选A项;儒家思想在西周并未出现,排除B项;西周不是专制制度,排除C项;材料并未涉及神秘主义,排除D项。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特征领域具体表现经济方面铁制农具、牛耕的使用,生产力飞跃发展;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政治方面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各国变法;分封制逐渐崩溃,郡县制逐渐形成,形成中央集权的雏形;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由奴隶制贵族政治向封建的官僚政治演变文化方面礼乐制度崩溃,形成了百家争鸣局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领域具体表现民族关系“华夷”观念削弱,华夏族与周边少数民族在征伐和交流中逐渐交融,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军事方面大国在争霸战争中相互兼并,实现了区域性的统一,加快了统一的步伐
对应训练2(2021·广东深圳期中)在西周,维系社会统治的制度主要是“礼”,到了春秋战国,维系社会统治的制度逐渐转变成了“法”。这反映了()A.春秋战国的礼崩乐坏B.各国重视人才和变法C.法家思想得到重用D.社会的转型与变革
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社会动荡,战争日益剧烈,在这样的背景下,变法成为春秋战国时期的一股潮流,维系社会统治的制度逐步转变成了“法”,故选D项;春秋战国时期的礼崩乐坏只能反映出材料部分的内涵,排除A项;各国重视人才和变法、法家思想得到重用不能反映从“礼”到“法”的变化,排除B、C两项。
三、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制度1.商朝的内外服制度:内服是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外服是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族,商王控制着国家的实际权力。但是,内外服关系并不稳定,外服叛乱是常有的事情。2.西周的分封制:在分封制下由周王给宗族姻亲、功臣子弟、前朝遗民分封领地、人口和相当的治权,形成诸侯国。分封制以血缘为纽带,与宗法制互为表里,在一定时期内曾经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是长期实行容易形成分裂势力。
3.秦朝及以后的郡县制:秦朝推广的郡县制,由中央任命地方官员,中央直接统治地方,打破了西周以血缘为基础的分封制,形成了以地域为基础的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4.元朝的行省制度:地方机构成为中央中书省的派出机构,行省拥有政治、军事大权,但是地方机构行使权力直接受中央节制。
对应训练3(2021·江西宜春月考)“分封制—郡县制—郡县与分封并行制—行省制”,这种演变说明了()A.封建的中央集权制度日益加强B.中国古代君权与相权矛盾一直存在C.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逐渐瓦解D.古代中国的地方行政制度逐渐完善
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进步,但秦短暂而亡后,西汉出现郡县与分封并行制,西汉时期的七国之乱反映了其弊端,后来历代地方体制逐渐变革,最终被行省制度所代替。在这一过程中,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地方行政制度也日趋完善,故选D项;分封制在西周确立,封建中央集权制度在秦朝确立,不能反映封建的中央集权制度日益加强,排除A项;题干中的制度是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制度,体现的是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不是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排除B项;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展的趋势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日益加强,不是逐渐瓦解,排除C项。
四、中国古代统治思想的演变1.商朝的天命思想:中国的天命是生产力落后和敬畏大自然的产物,商朝时期,天命思想盛行,商人作重大决策时都要占卜天命,巫师成为政治生活中重要的力量。2.周朝的宗法思想:周朝以宗法血缘作为分配和继承政治权利的依据,宗法思想盛行,形成了严格的贵族等级序列,中国社会从对神的崇拜转化为对祖先的崇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战国的法家思想:法家思想主张富国强兵、依法治国、专制集权,适应了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纷争的社会现实,受到各个诸侯国统治者的推崇,但是,秦朝推崇法家思想,二世而亡,引发了人们对法家思想的反思。4.汉代的儒家思想:西汉董仲舒吸收了道家、法家等思想,形成了新的儒家思想体系,具有“外儒内法”的特点。汉武帝尊崇儒术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对中国乃至东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应训练4(2021·山西朔州月考)古代治国讲“帝道”(尧舜禹汤治理之道)、“王道”(德政)、“霸道”(法家)。融合此“三道”思想且被当朝统治者采用的是()A.孟子的民本思想B.荀子的政治思想C.董仲舒的新儒学D.二程、朱熹的理学
答案C解析董仲舒的新儒学把诸子百家中的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等的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成为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其目的是给统治者披上神圣的外衣,以维护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故选C项;孟子的民本思想主要是“民贵君轻”的思想,排除A项;荀子的政治思想主要是“礼法并用”,排除B项;二程、朱熹的理学是将儒佛道三家思想进行糅合,把儒学提升到了哲学的高度,排除D项。
本课结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