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资料简介

第5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第15课 北伐战争一、知识与能力简述中共三大、国民党一大、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主要过程等基本史实;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二、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收集和讲述北伐战争的小故事,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展示自我的意识;通过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和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革命时期英雄们摧毁旧社会的壮烈之举、敢为人先的社会担当、紧系时代潮流的人生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情感;通过了解北伐战争胜利和国民革命失败的史实,使学生对中国革命的艰巨性和曲折性有一个基本的理解,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和为理想而奋斗的坚强意志。重点:北伐胜利进军。难点:国共两党合作的原因;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国民革命的失败。【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歌曲]“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师:这首《国民革命歌》曾在20世纪20年代传唱大江南北。为什么人民会发出“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呼声呢?什么是国民革命?什么历史事件成为国民革命洪流中的最强音?今天让我们穿越历史的时空,来一次国民革命之旅。【内容探究】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并结合上一课的内容,归纳出国共合作的原因。生:原因:①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失败的教训,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②中共三大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③孙中山在经过多次反对北洋军阀斗争的失败后,深深感到必须改组国民党,为它注入新鲜血液。师:中共三大确定的国共合作的方针是什么?生: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找出下表国民党一大召开的相关信息并补充完整。生:时间、地点1924年、广州参会人员孙中山主持,李大钊、毛泽东等共产党员参加了大会的领导和组织工作内容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意义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师:新三民主义将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中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进行了明确,因此新三民主义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中共三大提出国共合作,国民党一大实现了国共合作。[多媒体展示:《黄埔军校旧址大门》图片]师:为了培养军事和政治人才,孙中山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请同学们结合教材,提炼有关黄埔军校的信息。创立条件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创办起来的时间、地点1924年5月、广州领导机构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后周恩来担任政治部主任  [多媒体展示:黄埔军校对联] 上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革命者来。师:请学生们谈谈看完对联后的感受。生:(畅所欲言)师总结:大家说得很好。黄埔军校正是秉持“培养不怕牺牲、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革命者”的宗旨,为后来的北伐战争输送了大量军事和政治人才。二、北伐胜利进军师:阅读教材,列表回答北伐胜利进军的相关信息。生:北伐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北伐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总司令蒋介石主战场湖南、湖北重要战役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北伐路线①广东——湖南、湖北——江西——南京②福建——浙江——上海  师:为什么叶挺领导的独立团为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美誉?这支独立团在北伐战争中取得了哪些战役的胜利?生:叶挺所率领的独立团,所向披靡,屡破强敌。主要有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吴佩孚主力被基本消灭。[多媒体展示:《北伐战争形势图》]师:北伐军只用了半年的时间,就取得了惊人的成绩,先后歼灭了吴佩孚、孙传芳两部主力,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为什么北伐军在短期内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师总结:北伐军胜利进军的原因:一是北伐军作战方针的正确;二是国共两党齐心协力;三是北伐军官兵的浴血奋战;四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群众的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援。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想一想,北伐战争与工农运动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生:相互促进蓬勃发展。农民协会会员大量增加,农民运动发展急速;城市工会组织和工人运动得到重大发展。北伐战争的进行有力地推动了工农运动的发展,工农运动的发展又在 更大程度上促进了北伐的胜利进军。由此来看,工农群众的支持应是北伐胜利进军的一个原因。[过渡]然而,正当北伐军胜利进军时,统一战线却破裂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师:在北伐战争取得巨大胜利的时候,蒋介石为什么会发动政变?生:高涨的工农革命运动触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蒋介石代表的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害怕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力量在国民革命中壮大;蒋介石是一个野心家、阴谋家;帝国主义、大地主、大财阀对蒋介石的支持等。师:请学生阅读教材,说说国民革命失败的标志。生:标志: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并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7月,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师补充:1927年7月,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他们公然叫嚣“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汪精卫完全抛弃了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公开“反共”。国共合作完全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师: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之后,在“分共清党”、镇压工农运动的同时,继续北伐。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继续北伐的目的是什么?最终结果是什么?生:统一中国。最终结果是1928年底,张学良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师:国民革命是否成功?生:北伐战争虽然取得了巨大胜利,基本上打垮了北洋军阀,但是随着国民党右派蒋介石、汪精卫等叛变革命,中国又出现了“反共反人民”的南京国民政府。旧军阀被打垮了,又出现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新军阀。新军阀对内镇压,对外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是大地主和大资产阶级的代表。因此,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国民革命最终失败了。【课堂小结】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跌宕起伏,写下了辉煌壮烈的篇章。而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国共合作的破裂也开启了中国历史新的一页。中国共产党吸取教训,拿起武器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十年内战的枪声最终打响。 第16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一、知识与能力知道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八七会议等基本史实;了解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的经过和井冈山会师的重要意义;理解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中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开辟了井冈山道路,认识这是中国革命唯一正确的道路;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认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地位和作用。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视频、阅读文字材料等方式获取有效信息,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分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意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井冈山道路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找到的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这是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同时学会面对挫折和失败,要不屈不挠,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体会井冈山精神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重点: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难点: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材料]神州大地风雨腥,南昌起义破长空。周恩来贺龙举红旗,陈毅朱德来转移。湘赣边来了毛泽东,秋收时节起义兴。中国革命何处去?开辟农村根据地。 师:秋收起义之后毛泽东为什么要把中国革命的重心转移到农村?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如何形成了燎原之势?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16课:“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了解这段历史。【内容探究】一、南昌起义[多媒体展示:《南昌起义》(绘画)图片]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说说南昌起义爆发的背景。生:在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政策,激起了中国共产党和革命群众的极大愤慨和强烈反抗。师:阅读教材之后,说说南昌起义爆发的概况及影响。生:概况: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领导革命军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占领南昌城。影响: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师总结:南昌起义,又称八一南昌起义或者八一起义。它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带有全局意义的一次武装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创建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定为每年的8月1号,就是为了纪念伟大的南昌起义!二、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师:在大革命失败以后,在关系党和革命事业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了紧急会议。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简述“八七会议”的相关知识点。时间、地点1927年8月7日、汉口内容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论断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  [多媒体展示:毛泽东的词《西江月·秋收起义》]师:如何理解这首词呢?生:革命正处在异常艰苦的关头,但工农革命军态度坚决,对革命充满必胜的信心。[多媒体展示:秋收起义示意图]师:秋收起义何时开始?从哪里出发?攻打的目标是哪里?是否取得成功?生:1927年9月。由湘赣边界出发。目标是攻打中心城市长沙。起义受挫。师:起义受挫后,毛泽东是否就此放弃?生:没有,将计划改为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 师:具体向哪个山区进军呢?其实这时还没有准确的计划。(请同学继续看起义示意图)秋收起义后,起义部队被迫退守文家市,毛泽东在此主持召开前敌委员会。会上,他主张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在农村实行土地革命,开展游击战争,这一历史事件被称为“文家市决策”。此后部队开始向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地区转移。在转移的过程中经过三湾,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从此确定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部队是何时抵达井冈山的?在这里又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生:1927年10月。在井冈山地区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合作探究】请同学们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毛泽东向农村进军,为什么首选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呢?探索出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材料一 井冈山地区位于罗霄山脉中段的湘赣边界,包括江西的宁冈、永新、莲花、遂川和湖南的茶陵等县,周围五百余里,幅员广大。另外此处地势险要,森林茂密,只有几条狭窄的小路通往山内,进可攻,退可守。材料二 大革命时建立过党的组织、工会、农会和农民武装,党和革命的影响仍然存在,还保存着袁文才、王佐两支农民自卫军。材料三 山里的茨坪、大小五井等地都有水田和村庄,周围各县农业经济可供部队筹措给养。生:(1)原因:市里敌人力量强大,敌强我弱在大城市起义不可能取得成功;井冈山位于湘赣边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附近农产品丰富,离大城市较远,敌人力量薄弱;群众基础好,便于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2)革命道路:结合国情,走自己的路,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井冈山成为革命的摇篮。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前面所学南昌起义部队撤出南昌后,朱德、陈毅率领的部分队伍转战湘南,坚持斗争。面对敌人强大的攻势,为保存革命力量,决定向井冈山转移。请一名同学说一说井冈山会师的情况。生: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军队和湘南的工农武装,与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会师。两军会师后,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不久改称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师:这次会师有怎样的作用呢?生:会师后的红军在井冈山开展武装斗争,井冈山根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 师: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序幕。三、工农武装割据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说一说毛泽东为巩固和扩大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采取了哪些措施。生: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多媒体补充资料]“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必由之路。师:阅读教材,简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地点和主要内容。生:时间:1929年12月。地点:福建上杭县古田。主要内容: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多媒体展示:《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示意图》]师总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到1930年,全国各地创建了大小十几块革命根据地。其中,以红四军为主在赣南、闽西建立的中央革命根据地面积最大。师:请阅读教材第78页“材料研读”的内容,回答问题:你认为怎样才能创造“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生:一是需要革命阵地,即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二是需要人民群众支持,即在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三是需要进行武装斗争,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军队进行游击战争。【合作探究】“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有何意义?生:毛泽东的这一思想是在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起义和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的,因此,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对中国革命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指导意义。这一理论来源于革命斗争实际并从理论指导上阐明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及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和全国革命的胜利。这一理论的创立,推动了当时根据地的建设和军队的发展。师:阅读教材,简述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地点和主要内容。生:时间:1931年冬;地点:江西瑞金;主要内容: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定都瑞金,毛泽东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师强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是中国共产党建立全国性工农政权的一次尝试,标志着中国大地上存在着两个性质根本不同的政权。【课堂小结】中国共产党为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创建了人民军队和革命根据地,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为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一、知识与能力了解红军长征的路线及长征过程中发生的重大事件,了解遵义会议的召开及其伟大意义;探究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和取得胜利的原因。二、过程与方法以长征路线为线索,加深对长征艰苦过程的了解;利用文学、影视作品的感染力,让学生感知历史,形成历史概念,认识时代特征;通过分析遵义会议的作用及影响,形成对历史事实的正确理解与判断。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先烈们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勇于献身、追求崇高理想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加深对长征精神的认识和理解。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崇高感情。重点:遵义会议;长征的经过和长征精神。难点:感悟长征精神。【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材料:《七律·长征》]师:毛主席在什么情况下荡气回肠地写下这首诗呢?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来了解这段历史。【内容探究】一、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师:红军和根据地的发展,使国民党统治集团大为震惊。从1930年底开始,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连续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军事“围剿”,结果都被红军粉碎。1933年秋,蒋介石又发动了第五次“围剿”。 [多媒体展示材料]材料一 兵力:64个师,7个旅,6个团,空军11个队,飞机150架,总计百万兵力。材料二 举办庐山“军官训练团”,从美英等国购买军火,增加部队的新装备;聘请一批德国军事专家当顾问,筹备作战计划,研究改用新的战略战术;在苏区周围修筑了几千个碉堡和建立经济封锁线;等等。——王桧林主编、郭大钧副主编《中国现代史》师:第五次“围剿”有什么特点?生:蒋介石准备充分,兵力强大,战法新颖。[过渡]面对蒋介石的新战略,当时的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采取了什么样的对策呢?他的王牌就是让一年前由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担任总指挥。材料三 李德认为,对付蒋介石的新战法,红军过去反“围剿”的方式已不适用。他狂妄地说“游击战争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是打正规战的时候”,坚决反对积极防御、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反对以游击战和带游击性的运动战作为主要作战形式,主张打以堡垒对堡垒、阵地对阵地的正规战、阵地战,因而使红军陷入了极端被动的地位。师:面对蒋介石的第五次“围剿”,李德采取了怎样的作战方针?结果如何?生:李德主张打以堡垒对堡垒、阵地对阵地的正规战、阵地战。使红军陷入了极端被动的地位。师:1934年9月,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已持续一年左右。这时,敌人步步紧逼,红军节节退守,战火已逐渐烧向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地区。面对危急形势,毛泽东再次建议,红军主力应向湖南中部前进。但是,这一建议又遭到博古等“左”倾教条主义者的拒绝。红军的处境更加困难了,已经到了弹尽粮绝的边缘。于是红军主力不得不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长征开始了。师:长征初期,红军情况如何?生: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8万多人突围西进,冲破了敌人的四道封锁线,但人员损失惨重。在这样的情况下,博古等人执意要去湘西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但敌人已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了重兵,企图一举消灭红军。在此危急时刻,毛泽东果断建议红军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这一建议得到了中央多数同志的支持,于是红军强渡乌江,攻克贵州北部重镇遵义。师:红军占领遵义后,中共中央在此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成为影响中国革命的一次重要会议。请同学们列表展示有关遵义会议的信息。 生:时间、地点1935年1月、贵州遵义内容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意义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师强调: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处理党内事务的开始,总结了中国革命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认识到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正确性,从而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二、过雪山草地[多媒体展示:《红军翻过的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红军走过的水草地》《泸定桥》的图片]师:哪位同学能说一说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的困难。生:恶劣的自热环境,如终年积雪的雪山,一望无际的草地,缺衣少食;还有敌人的围追堵截。师:遵义会议后,红军克服重重困难,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冲破敌人的包围,进入甘肃。三、红军胜利会师陕甘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说一说长征过程中的重要会师有几次,分别是什么。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又是什么?生:两次。分别是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和陕北红军在吴起镇的会师;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的会师。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师会宁。  [多媒体展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师:同学们从图中可以看出,红军的长征经过了赣、闽、粤、湘、桂、黔、滇、川、青、甘、陕等省,越过了五岭山脉、湘江、乌江、金沙江、大渡河及雪山、草地等。这是人类历史上一次真正的前所未有的征途。 师:同学们,关于长征胜利的意义,你觉得有哪些?生:(讨论后回答)师总结: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过渡]漫漫长征路,红军的灵魂化作了不息的歌声,红军的精神酿出了永久的诗章,让我们打开诗歌的窗户,领略红军长征的神韵。[多媒体展示材料]七律·长征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师:这首诗中涉及长征途中的哪些事件?体现了红军身上怎样的精神?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巧渡金沙江等。积极乐观、英勇无畏等精神。[过渡]昔日的长征,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今天的“长征”,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活动探究】在新的“长征”路上,我们该如何传承和发扬长征精神?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克服困难,永攀知识高峰。【课堂小结】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特有的魅力使它就像一部最完美的神话,突破时代和国界,在世界上广为传扬。长征不但是战争史上的奇迹,而且还是20世纪中华民族灵魂最壮美的写照。长征精神,过去是、现在是、今后仍将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我们代代高呼:长征精神万岁!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