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第一单元检测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图中界线所划分的区域属于( )A.自然区域B.行政区域C.经济区域D.军事区域2.图示区域中,区域界线划分的主要依据及其属性是( )A.河流、明确的B.湖泊、模糊的C.交通线、模糊的D.山脉、明确的下图为世界两区域图。读图,完成3~4题。3.对图示甲、乙两区域自然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区域因流水作用,地形以盆地和丘陵为主B.甲区域河流无结冰期,乙区域河流有结冰期C.两区域夏半年主要受偏南风影响D.两区域均以常绿阔叶林为主4.下列有关甲、乙两区域社会经济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区域人口老龄化严重,为人口净迁入区 ②乙区域产业结构合理,为人口的净迁出区 ③甲区域乳畜业发达,商品率高 ④甲区域城市化速度快于乙区域 ⑤两区域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发达 ⑥两区域水运交通便利,航运发达A.①②③B.②④⑤10
C.①③⑥D.②③⑥读我国两幅农业景观图,完成5~6题。5.可以作为甲、乙两图所反映的农业景观界线的是( )A.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B.1月份0℃等温线C.太行山脉D.大兴安岭6.影响甲、乙两地农业景观差异最主要的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土壤D.市场读某年我国甲、乙两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土地面积、人口及耕地分布对比图,完成7~8题。7.关于甲、乙两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代表北方地区,乙代表南方地区B.甲地区水资源总量比重大的主要原因是降水多、蒸发少C.乙地区人口比甲地区少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低D.乙地区耕地比重大与平原面积广阔有关8.有关甲、乙两地区的对比分析,正确的是( )A.甲地区以旱地为主B.乙地区的石油、煤炭资源均不如甲地区丰富C.甲地区能源供应充足,可以满足工农业生产的需要D.乙地区需进行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来缓解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缺水状况10
下图为我国农业综合开发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9~11题。9.造成我国各地农业生产发展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水源、土壤B.劳动力、技术C.气候、地形D.市场、交通10.与①区相比,③区粮食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A.机械化水平高B.土壤肥力高C.水热资源丰富D.人均耕地面积大11.下列地区中,既体现因地制宜,又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农业生产活动是( )A.②区进行盐碱地改良,大力发展节水农业B.③区充分利用光照优势,发展大棚农业C.④区加速开发热带森林,扩大种植园面积D.⑥区增加牲畜数量,扩大畜牧业规模(2021山东淄博一模)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以特定地理属性为基础,地域性特征明显,具有特定的品种、品质、人文地理及生产方式,突出生产地气候、土壤等自然环境和文化等特色,以区别于其他地域农产品,受国家保护。下图示意中国部分地理标志农产品在我国东北、西北、长江中下游、西南四个农业区的分布情况。据此完成12~13题。10
12.图中序号①②③④代表的农业区分别是( )A.西南区、长江中下游区、东北区、西北区B.长江中下游区、西南区、西北区、东北区C.东北区、长江中下游区、西北区、西南区D.西北区、西南区、东北区、长江中下游区13.④农业区的粮油棉麻、蔬菜、瓜果、茶叶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多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资源丰富B.地理环境多样C.农业科技发达D.对外交通便利读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图,完成14~16题。14.下列不属于Ⅰ区的地形区是( )A.黄土高原B.东北平原C.内蒙古高原D.云贵高原15.下列关于Ⅱ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10
①夏季受季风影响显著,普遍高温多雨 ②地表植被从东向西依次为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具有明显的干湿度变化特征 ③水系特征是流程短,水量小,多为内流河 ④农业多为绿洲农业、灌溉农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6.下列关于Ⅲ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势高、气温低是其主要自然特征B.全部位于非季风区C.区内尚无铁路,陆上交通依靠公路D.是黄河、长江、珠江等河流的发源地二、综合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下图为蒙古包(蒙古族牧民传统民居),古称“穹庐”,又称“毡帐”“帐幕”等,是游牧民族为适应游牧生活而创造的,特点是易于建造与搬迁。材料二 蒙古族千百年来逐水草而居。下图是呼伦贝尔大草原上某条河流景观图。(1)内蒙古自治区地形以 为主,地势平坦开阔,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陆地自然带主要是温带草原带、 。图中河道蜿蜒的地形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2)传统民居的样式常常反映了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蒙古包身呈圆柱形,包顶呈拱形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蒙古包选址原则是春洼、夏岗、秋平、冬阳。“秋平”指的是秋季水热条件较好的山腰、山麓、河流两岸的平地上利于蒙古包搭建,且水草丰富。“冬阳”指的是冬季选择阳坡,温暖避风。“春洼”:①春季降水较少、多风沙,地势低洼处可避风沙;②洼地可能有地表水(季节性积雪融水)和地下水源,水草比较丰富。请从自然地理环境的角度分析“夏岗”的原因。(4分)10
18.(12分)读我国三个经济地带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1)填出图中数码代表的省级行政区简称。(4分)① ,② ,③ ,④ 。 (2)区域有多种类型,一般分为均质区和功能区。图示三个经济地带属于 ,其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三个经济地带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这体现了区域的 特征;三个经济地带的内部都有其相对 ,但三个经济地带之间普遍存在着 ;三个经济地带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联系,体现了区域的 特征。(4分) 19.(14分)读图,完成下列各题。材料 黄河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略图。10
(1)说出黄河和长江两河流水文特征的主要差异。(4分)(2)说出黄河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这两个区域的地理环境的异同点。(6分)(3)比较两三角洲农业生产差异。(4分)地 区黄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粮食作物主要为小麦油料作物耕地类型水田10
20.(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新疆气象台2020年3月7日17时30分发布沙尘暴黄色预警:预计今天傍晚到明天白天,阿克苏地区东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北部有6级左右西北风、阵风8级,南疆塔里木盆地东部有6级左右偏东风,盆地大部将出现较强沙尘天气,其中和田地区东部、阿克苏地区东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南部等地的部分区域有沙尘暴。请加强防范。“怎么会有这么多沙尘?它们从哪里来?我们应该怎么办呢?”爱动脑筋的小林决定通过查找、分析资料探究这些问题。材料二 我国沙尘暴源头和移动路径示意图。(1)从小林查得的“我国沙尘暴源头和移动路径示意图”中可知,受沙尘天气影响的省级行政区有 等(填简称,至少四个)。图中还可判读出影响我国的沙尘暴有境外和境内两大源区。境外源区主要是蒙古和 (填国家名);境内源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和 (填省级行政区)。(6分) (2)经查找与分析资料,小林了解到形成沙尘天气的主要条件除了沙源之外还有 。从图中分析得出沙尘移动的方向是向 移。(2分) (3)研究中小林归纳出荒漠化的形成除自然原因外,还有人为原因。当前促使全球土地荒漠化加速发展的人为因素,除毁林外,还有 等。(2分) (4)在探究过程中,小林又发现一个现象:随着人们对沙漠的日益关注,沙漠探险正成为新的旅游热点。作为一个沙漠探险的游客,你认为应该注意的问题主要有哪些?(写两点)(2分)单元检测一1~2.1.B 2.D 第1题,图例表明,图中界线为县界,图中界线所划分的区域应属于行政区域。第2题,图中县界两侧河流向两边分流,应为分水岭,在地形上应为山脊或山脉,县界为行政区界线,行政区界线一般是明确的。3~4.3.C 4.C 第3题,甲区域是西欧平原,乙区域是我国长三角地区,两区域均以平原为主。西欧平原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植被类型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长三角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类型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甲、乙两区域的河流无结冰期。西欧平原常年受盛行西风(西南风)的影响,长三角地区夏季吹东南季风,故C项正确。第4题,甲区域(西欧平原)经济发达,人口老龄化严重,为人口净迁入区;乙区域(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为人口的净迁入区;甲区域的气候、市场等条件适合乳畜业的发展,乳畜业商品率高;甲区域的城市化速度慢于乙区域;乙区域的矿产资源不丰富;两区域都位于沿海地区,河网稠密,航运发达。C项正确。5~6.5.D 6.B 第5题,甲图反映的是种植业景观,乙图反映的是畜牧业景观,这两种农业生产界线大致为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兴安岭位于该线附近。第6题,10
种植业主要处在湿润、半湿润区,畜牧业主要处在干旱、半干旱区,形成两者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降水的差异,因此影响两地农业景观差异最主要的因素是气候。7~8.7.D 8.D 第7题,从水资源总量就可以推断出,甲代表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比北方多,南方地区降水量大,蒸发量也大;乙代表北方地区,人口总数比南方少,主要原因是南方经济发达;北方地区平原面积广,耕地比重大。第8题,甲地区(南方地区)以水田为主;北方煤炭、石油资源比南方丰富;南方地区能源供应不足;南水北调是为了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的紧张状况。9~11.9.C 10.C 11.A 第9题,农业生产受气候和地形因素影响最大。第10题,与①区相比,③区纬度低,降水多,水热资源丰富。③区人均耕地面积、机械化水平、土壤肥力均不如①区。第11题,黄淮海平原多旱涝、盐碱灾害,故应进行盐碱地改良,采用科学的灌溉方式。长江中游地区冬季气温较高,不必发展大棚农业。华南地区应保护热带森林,发展特色林果业和旅游业。西部地区增加牲畜数量会造成草场超载,破坏生态环境。12~13.12.C 13.B 第12题,根据图中信息,最好判断的是西北区,西北区基本上没有水产养殖,图中水产养殖中③图例代表的数量最小,即可知③代表的是西北区;再看④代表地区蔬菜、茶叶和瓜果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最多,所以④应该是垂直地带性显著的西南区,茶树主要分布在秦岭以南地区。故选C项。第13题,根据上题结论,④为西南区。作物种类多的先决条件是自然环境差异性大,西南地区地形起伏大,垂直地带性显著,即地理环境多样是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多的主要原因,B项正确。14~16.14.C 15.B 16.A 第14题,东部季风区以平原、丘陵、山地为主,内蒙古高原主要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第15题,西北干旱半干旱区远离海洋,深居内陆,降水稀少;农业多为绿洲农业、灌溉农业;多为内流河;自东向西随降水量减少,植被自东向西依次为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第16题,青藏高寒区的主要自然特征是地势高、气温低;青藏高寒区东南部属于季风区;青藏高寒区建有青藏铁路;青藏高寒区是长江、黄河等河流的发源地。17.解析第(1)题,内蒙古自治区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平坦开阔,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陆地自然带主要是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图中河道蜿蜒的地形原因是地势平坦,河流流速缓慢,河流以侧蚀为主,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第(2)题,传统民居的样式常常反映了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蒙古包的包身呈圆柱形,对风的阻力小,不易被吹倒;包顶呈拱形,有利于排水,不易被积雪压塌。第(3)题,蒙古包选址原则是春洼、夏岗、秋平、冬阳。“夏岗”说明夏季蒙古包位于地势较高处,可以从气候凉爽、不易积水等方面分析原因。答案(1)高原 温带荒漠带 地势平坦,河流流速缓慢,凹岸侵蚀,凸岸堆积(6分)(2)包身呈圆柱形,对风的阻力小,不易被吹倒;包顶呈拱形,有利于排水(雨雪)(4分)(3)“夏岗”:①夏季雨水较多,高岗地区不易积水;②夏季比较炎热,岗地地势较高,凉爽通风,蚊蝇较少。(4分)18.解析第(1)题,读图容易得出图中数码代表的省级行政区,然后写出其简称。第(2)题,考查区域的划分类型,区域一般可以分为均质区和功能区,三个经济地带是根据其地理要素的相似性划分的,所以属于均质区。第(3)题,根据题中三个区域的关系进行判断即可。答案(1)辽 皖 甘(陇) 贵(黔)(4分)(2)均质区 三个经济地带是地理要素具有相似性或相对一致性的区域(4分)(3)整体性 一致性 差异性 开放性(4分)10
19.解析第(1)题,从径流量、含沙量、汛期、结冰期等方面分析。第(2)题,两地区地理环境的异同点可从地理位置、气候、地形、矿产资源等方面进行比较。第(3)题,黄河三角洲耕地类型为旱地,粮食作物主要为小麦,油料作物主要为花生;长江三角洲耕地类型为水田,粮食作物主要为水稻,油料作物主要为油菜。答案(1)黄河:径流量小,含沙量大,汛期短,有结冰期,部分河段有凌汛现象。长江:径流量大,含沙量小,汛期长,无结冰期。(4分)(2)相同点:两地都位于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地形都以平原为主,都属于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不同点:长江三角洲位于亚热带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作物的生长期较长,土壤以水稻土为主,比较肥沃,但矿产资源贫乏;黄河三角洲位于我国的暖温带,为温带季风气候,土壤盐碱化较严重,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资源。(6分)(3)(4分)地 区黄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粮食作物主要为水稻油料作物主要为花生主要为油菜耕地类型旱地20.答案(1)新、甘、青、宁、内蒙古、陕、晋、冀、京、津、鲁(至少填四个) 哈萨克斯坦 新疆(6分)(2)大风 东南(2分)(3)过度放牧(2分)(4)游客身体状况良好、生活必需品准备充足等。(2分)1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