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中国的气候》第三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借助气候类型分布图、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说出我国复杂多样的气候类型及其主要气候特征。技能与方法:1.通过资料,归纳我东部季风区雨带的推移规律。2.通过材料分析,了解季风气候显著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中国的气候类型,认识到我国是一个地域面积广大,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动植物种类十分丰富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深受旱涝灾害影响的国家。教学重点1.我国复杂多样的气候类型及其主要气候特征。2.我东部季风区雨带的推移规律3.季风气候显著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教学难点1.描述我国气候的气候特征2.归纳我东部季风区雨带的推移规律学情分析通过以前地理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地理学习方法,初步养成了一定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学习习惯,并且有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储备,但是本节内容对于初二年级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学习困难,特别是气候特征的准确描述,雨带的推移规律、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等方面的分析,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严密的逻辑思维。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创设问题情境、自主探究、实践应用、总结质疑等活动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6
教学内容分析1.课标要求: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2.教学内容:(1)中国的气候类型及其主要特征①季风区与非季风区②我国主要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的描述③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2)季风气候显著带来的影响①东部季风区雨带的推移规律②夏季风盛行对我国社会经济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季风区与非季风区】【思考】【思考】6
【中国的气候类型及其主要特征】【思考】6
【东部雨带的推移规律】【夏季风盛行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1.有利影响2.不利影响【思考】6
作业6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郑和下西洋的历史事件导入季风的概念,让学生通过分析夏季、冬季季风的风向、来源地和性质来了解季风对气候带来的影响。在微课授课过程中,为了避免枯燥乏味,或者抽象提问,每抛出一个问题都需要提供大量的图片和资料素材,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一些常识去思考,然后获取答案。比如在归纳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这个环节,微课加入了五种气候类型的代表性动植物,结合图片和动植物的习性让学生了解到不同的气候条件下提供的动植物生活环境是不同的。其次,微课过程中,老师主要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讲述的内容比较少,更多的需要学生自主探究,层层递进。当然,由于时间的限制,很多知识背景没有办法充分讲清楚,比如,这节课就忽略了对郑和下西洋历史事件的详细介绍,锋面雨带的形成等知识,可能会对学生的认知造成一定的难度。6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