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2019-2020年三年级数学上册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教案沪教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操作、讨论探求正方形和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2)会运用面积公式求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2.能力目标:1)通过参与正方形、长方形面积公式形成的全过程,理解并掌握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发展其抽象概括能力。2)通过操作,培养学生分析、比较、迁移、类推的能力。3.情感目标:学会倾听学会讨论学会交流教学重点:由数方格的方法提升到长×宽的方法上计算长方形的面积教学准备:1.教具:实物投影仪1平方厘米的小方块2.学具:方格透明纸正方形小方块3.认知的准备: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初步认识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出示书上图形:这两个图形哪个面积比较大,你有办法知道吗?(1)用1厘米的方格透明纸放在上面比较出大小。(学生尝试)(2)可以将它们分解成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然后看谁的小正方形多。(媒体演示)(用厘米方格纸来判断面积的大小,既为了复习之前学习内容,也是为引出面积单位:平方厘米作准备。)
二、认识平方厘米1.指着媒体中的透明方格纸师:透明方格纸中每一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就是1平方厘米,写作:1cm22.拿出课桌上的的正方形,观察有多大?怎么记住这1cm2的大小呢?(指着方格)这样的1格的面积是1cm2,那么3格呢?5格呢?3.师:那么刚才的两个图形,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厘米呢?15cm216cm2你是怎么得出来的?4.猜面积看看老师拿的纸片的面积大概是多少?(这一教学层次主要是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平方厘米这一面积单位,猜面积的练习设计就是让学生对刚了解的面积单位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三、小组探究师:刚才大家还是从方格透明纸入手来比较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但如果图形太大,透明纸无法覆盖怎么办呢?所以我们必须要研究能计算正方形和长方形面积的方法。1.师:每个小组都有一个信封,信封里装着一些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请大家用这些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或用尺量一量,然后完成表格,看看有何发现?(教师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说明)2.小组分工,合作重点是下面的“我们的发现”:3.汇报交流(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得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或宽×长)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板书)
(学生掌握一个知识并不难,重要的是让孩子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和技能,这样他们才有真正的收获。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给予孩子充分的时间去尝试、讨论、交流、发现、理解、建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时而喜笑颜开,时而愁眉不展,时而争论不休,时而频频点头,充分地呈现出探求新知的全过程。)4.练习长方形的面积有多大?3厘米4厘米8厘米6厘米5厘米5厘米电脑演示——验证计算方法三、巩固1.大家都已知道了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我们的数学书的封面是长方形,大家一起来算算它的面积有多大?同桌合作完成,交流(计算有问题时可借助计算器或采取估算方法)2.自由选择一物品,测量计算面积。(练习设计有层次,先是求图形的面积,再运用到生活中去,测量长度再求面积,让孩子体会到数学的生活性,感觉数学和生活的息息相关,同时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培养了他们的各种能力。)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大家想一想,假如我们要计算学校篮球场的面积,你们觉得用这个面积单位合适吗?所以我们将在下节课来认识较大的面积单位。附送:
2019-2020年三年级数学上册正方形的周长教案人教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知道周长的含义。2.能力目标:正确计算正方形的周长。3.情感目标:渗透数学来自于生活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求正方形周长的简便方法。教学难点理解简便方法的算理。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活动投影片、钉子板、尺子。教学步骤一、复习铺垫。1.口算下面各题。 520+70 430×2 1600÷8 430-60 880÷4 3100×3 380+40 500×6 4200÷7 800-50 400÷5 xx×42.复习。 (1)6×4表示什么? A表示6的4倍是多少;B表示4个6相加,用另一种算式表示是6+6+6+6。 (2)乘法和加法之间有一种什么关系? (3)正方形有什么特征?(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3、例4,建立周长的概念。 投影出示例3、例4这两幅图。 问题:围成像图中这样的三角形和正方形,分别要用多少厘米长的线,该怎么求?(1)学生按要求自己解决。要求:请同学们在各自的钉子板上用线围成图中那样的三角形和正方形,用尺子量出它们每条边的长度,然后算一算围成这两个图形分别用多长的线。提示:以厘米为单位,如果每条边的长不是整厘米数,看和哪个整厘米数接近,就算大约是多少厘米。学生动手测量、计算之后,要求学生按操作的过程组织语言,用“先、再、最后”等表示次序的词汇报测量结果。教师深入学困生中,帮助他们准确测量。(2)学生汇报对两个图形的测量结果。引导学生明确:这个三角形每条边的长度分别是3厘米、4厘米、5厘米,三条边一共长12厘米,围成这个三角形要用12厘米长的线。
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度都是2厘米,四条边一共长8厘米,围成这个正方形一共要用8厘米长的线。(3)说明:围成一个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板书课题)2.学习例5。教师口述题目:用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使每边长2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下图:(2)让学生自己计算;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将两种算法板书在黑板上。 第一种: 第二种: 2+2+2+2=8(厘米) 2×4=8(厘米) 教师通过学生口述第二种算法时,板书:边长×4(3)重点讲解“边长×4”的道理。教师利用投影把计算公式与几何图形有机地联系起来。作法是投影出示正方形的图形,用不同的颜色表示各边长,然后把四个边长在一条线上拉直合并起来,就得到正方形的周长。启发学生明白其理:依据正方形的特点,想一想为什么用边长×4?因为正方形的四个边长相等,有四个同样大小的边长,所以,用公式表示,就是“边长×4”。(4)比较两种算法,说说哪一种最简便?引导学生明确:因为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数字小时用加法算还容易些,数字大了,用加法计算就非常麻烦,所以,用“边长×4”这种方法计算比较简便。(5)用这种简便算法,求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投影出示: (6)投影出示: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7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学生在练习本上做,一名学生板演,教师巡视,集体校对,纠正错例。 3,小结:正方形的周长怎样求最简便?为什么?三、课堂小结。 学习这节课有什么收获,最有意义的是什么?四、随堂练习。 1.量一量同桌同学为你准备的七巧板块,算出其中一个正方形和一个三角形板块的周长。以整厘米为准。 2.用两个同样大小的长方形拼成一个正方形,(学生间拼成的大小不一)交给同桌,讨论:怎样测量,就可以算出这个拼成的正方形的周长,说说为什么。 3.学校操场前面要建一个正方形的升旗台,边长是20分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分米?五、课后作业。 1.一块正方形的手帕,边长是25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2.一个正方形的桌面,边长是80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3.一个正方形花圃,周长是60厘米,边长多少米?
小学教育资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第7页共7页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