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教学设计平遥县第二实验小学郝小丽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9页例6及练习十三4~6题。教学目标: 1.能运用反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经历探索反比例应用的学习过程,体会反比例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根据反比例的意义解决有关反比例的实际问题。理解反比例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同学们,最近一段时间我们一直在学习关于比例的知识,你还能说说什么叫做比例吗?学生自由大声说一说,指名学生来说。2、那么,两种相关联的量之间所成的关系又叫正比例关系、反比例关系,你能说说这两种关系吗?同桌互相说一说,再全体交流,总结规律:乘积一定的两种量是正比例关系,比值一定的两种量成反比例关系。
3、请大家独立判断下面两组数据中,相关联的两种量成什么关系,并能说出理由。(略)二、学习新知:1、尝试解决:师:相信大家能够很好地利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请自己解决这个问题:(学校举行团体操比赛,每列25人,要24列。如果每列20人,要排多少列?)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2、集体交流:师:刚才大家都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解决了问题,谁想说说自己的方法呢?生1(平时数学素质比较差的一个男生):用25×24=600,再用600÷20=30师:大家有意见吗?那么你能解释一下你解决问题的具体步骤吗?生1:先算一共多少人,再用全部人数除以20人,算出要排多少列?师:说得非常好,没想到你今天说的这么清楚,有条理。师:那么,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有运用到哪些数量关系呢?生2(众):每列人数×列数=总人数,总人数÷每列人数=列数
师:大家说的很好,关系找的非常准确,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最关键的就是找准数量之间的关系,大家做到了。师:这类问题我们也可以利用比例关系来解决,我先请两位同学写出自己的方法。请-----两名学生在黑板上分别写出自己的解决过程。生3:解:设要排X列20X=25×24X=30生4:解:设要排X列20:X=25:24X=师:开来大家确实有话要说,但是一个要求:你需要说清楚分析的过程以及解决问题的依据。生5:应该是利用反比例关系来解决,第2个是错的生6:每列人数和列数是反比例关系......师:从大家的发言中我听出来了,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弄清比列关系。请大家跟我一起来分析:题中有哪几种量?哪两种量是变量?两种相关联的量的什么一定?定量是谁?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
师:大家把数量关系分析的非常清楚,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利用这种关系来解决问题呢?生:总人数不变,那么等号的左右两边应该都表示参加团体操表演的人数。师:请你再说的清楚一点。生:总人数不变,在等式的左边、右边都是表示总人数的式子;题里面每列25人,排24列,25×24是总人数,每列20人,排X列,25X也是总人数,就能写在等式里。师:那么第二种方法呢,问题在哪呢?生:相关联的量是反比例关系,而他写的是正比例关系。师:大家能够听明白吗?(同桌两个人互相讲一讲,有不明白的可以帮忙解释一下。)指名再讲一遍。师:通过刚才大家的交流,你发现解决这类问题最关键的是什么?(学生不发言)师:你是否认为判断比例的关系是关键呢?(学生表示认同)3、自主练习:如果要排15列,每排能站多少人呢?学生独立解决、交流、订正。4、分析提高:师:刚才解决的两个问题,有什么联系呢?
生:条件一样生:关系也一样师:你的意思就是说相关联的两种量都是反比例关系。不同点呢?生:一个是已知每排人数,一个是排数已知。师:看来大家理解的还是不错的。想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生:反比例生:解决问题师:对,是用比例解决问题三、布置作业:练习十三:4、5、6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