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资料简介

《阅览室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个人信息姓名单位联系方式设计者教学基本信息课题《阅览室》学科数学学段第一学段年级一年级相关领域数与代数教材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在基本技能的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技能操作的程序和步骤,还要使学生理解程序和步骤的道理,对于计算教学,学生不仅要掌握如何进行计算而且要知道相应的算理”以此为起点,围绕着“在动手操作中思考数学”这一主题,赋予计算教学新的内涵,使计算教学充满了生活气息,通过动手操作提倡算用结合深刻理解算理。2.教学背景分析一、教材纵向梳理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100以内 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纵向梳理教材,我们发现,它是后续学习多位数四则运算的基础。与过去的计算相比,10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难度明显加大了,主要难在计算加法时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计算减法时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借1当十”再减。这节课是在前一节课学习了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基础上学习退位减法,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计算方法,理解算理就成为这节课的教学重点。通过对之前教材的分析,我们发现,教材注重借助小棒,计数器等数学模型的操作帮助学生探索计算方法,理解算理。这节课我们依然要需要借助小棒,计数器这些模型,在充分的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探索计算方法,理解算理,加深印象,提高计算的准确性。二、教材横向对比通过对三个版本的教材横向对比,我们发现,三个版本的教材都是以“借球”“比画片”“阅览室”与生活密切相关并且形式多样的情境,有图画、对话、表格、文字等,通过不同的情境,不同的呈现形式,帮助学生提高读懂信息的能力。不同的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人教版和苏教版只借助小棒模型,呈现了多种计算方法。而北师版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借助小棒,而且借助计数器,让学生在充分的动手操作中探索计算方法,理解算理。在此基础上,又脱离实物模型,利用竖式进行计算,这样在学生的头脑中自然地会把小棒,计数器,竖式三者进行了充分地联系,思考。这样学生不仅学到的知识更扎实,而且思维水平得到了提升,能力得到了提高。 我的思考三个版本的教材都是以现实的生活情境为载体,在操作活动中让学生探索计算方法,理解算理。在本节课中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计算方法,理解算理呢?我想应该让学生在充分的动手操作过程中,不仅借助实物模型会操作,并且能够把从实物模型操作中得到的经验,运用到数学模型中,明白算理,并能运用到竖式计算中,让每一位学生都有亲身经历探索算法的思考过程,这样学生的思维会得到有层次的提升,能力会得到系统的培养。三、学情分析第一次调研调研对象:一(6)41人调研内容:为了学生更有效的学习,在本节课学习之前做了前测:调研题目调研意图你能用你喜欢的方式把43-9的计算过程表示出来吗?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和思维方式调研结果:35人做对,6人做错。调研分析:在做错的6人中他们都是采用竖式计算的方法,有3人是出现了计算错误,其他3人是列了竖式之后完全不会方法,不知道怎么计算,分析不知道怎么计算的3位同学,他们是平时基础比较弱的学生。在做对的35人中,有11位同学是用了之前学过的方法,比如小棒,计数器, 数线,拆分数,用图形表示数的方法清晰地表示了计算过程。说明这些同学的知识迁移能力比较强,会运用学过的旧知识去解决新问题。有24位同学采用的是竖式的计算方法,他们虽然计算是正确的,但是他们究竟对于竖式计算的算理明白吗?随后我们又对这些同学进行了访谈。第二次调研调研目的:了解学生懂不懂竖式计算的算理调研对象:一(6)班24位学生调研结果:通过访谈,我们发现,在这24位同学中,有25%同学是通过家长教或者在课外班学过的,有75%同学根本不明白算理,他们是通过凑数或口算的方法计算,所以我们把是本节课的重点定位在借助数学模型,在动手操作中理解算理。我的思考:做对的绝大多数学生学生仍处于模仿和感性阶段,没有达到理解和掌握的程度,不知道被减数个位不够减该怎么办,因此解决“退一当十”的算理就成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我们想到的解决这一难点的策略是:通过沟通实物模型、小棒以及计数器之间的联系,特别是将直观学具操作转化为头脑中抽象的思维过程,学生才能真正掌握算法,理解算理,让每一个学生亲身经历探索算法的思考过程,让学生不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1.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利用数学模型的支撑,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2.能正确进行退位减法的计算,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达。3.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重点:借助数学模型的操作,帮助学生理解不同学习材料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充分理解算理。4.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可附教学流程图)教学流程图:根据发现提出问题根据发现提出问题利用实物模型初步建构数学方法利用实物模型初步建构数学方法利用数学模型理解算理利用数学模型理解算理回顾反思回顾反思利用经验、独立思考、直观表征利用经验、独立思考、直观表征分享交流,建构模型间的联系,理解算理分享交流,建构模型间的联系,理解算理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你们去跳蚤市场卖过东西吗?跳蚤市场有很多东西,胡老师周末也去跳蚤市场卖东西了,老师带你们看看当天的场景,(出示PPT)你们看胡老师卖什么了?(出示表格)我们刚才知道了这么多数学信息,你们能试着提一个减法问题吗?老师这里有一个一2班小朋友列的算式,你们猜猜这个算式解决的是我们刚才提的哪个问题?你是怎么想的?【设计意图】:创设义卖情景,激发孩子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表格寻找数学信息,提问数学问题的能力。二、探求新知1.利用身边的生活模型初步感知算理 还剩多少本儿童画报呢?为了让大家感受一下现场的气氛,今天胡老师有给你们准备儿童画报,老师把10本儿童画报打成一捆,那现在是多少本呢?你们哪个小组愿意来前面感受一下卖书的过程。同学们你们看清楚了吗?他是怎么卖的?小结:看来我们从3捆中拆来一捆这样就能卖出7本了。【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模型,初步感受“30-7”是从3个十里面,拿出7本书,要先把其中1个十(也就是1捆书)打开,再从10本书中拿出7本。其中2捆书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很容易知道还剩23本书。通过这样一个情景再现的形式,使学生初步建构数学方法。2.借助数学模型初步感知算理,放手让学生操作数学模型探索计算方法老师这里只有3捆书,不方便你们操作,请用小棒和计数器也像刚才这个小组一样,感受一下卖书的过程。活动要求:1.用你手中的学具和你的同桌一边摆一边说你是怎么操作的。2.小组交流完立刻坐好。3.借助数学模型初步感受算理小棒:追问:1.为什么要从3捆小棒中拿出一捆?2.为什么要把一捆小棒拆开?计数器:十位十位个位个位十位十位个位个位十位十位个位个位十位十位个位个位十位十位十位十位个位个位个位个位 追问:1.为什么要从十位的3颗珠子里退回1颗珠子?2.退回的1颗珠子变成什么了?3.实际是从几颗珠子里减掉的7颗珠子?4.建构“退位点”与两种数学模型的联系深化理解303077--22我们刚才用小棒和计数器都演示了老师周末卖书的过程,那你能用竖式表示一下吗?33【设计意图】学生经历充分的动手操作,很容易轻松的过渡到用算式抽象表达算理。5.沟通模型间的联系,深化算理我们刚才用小棒,计数器还有竖式都解决了30-7,等于多少?那么竖式上十位上3上面的圆点是什么意思呀?你能在小棒和计数器中找到吗?303077--3322十位十位个位个位【设计意图】建立竖式与摆小棒、拨计数器之间的联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沟通摆小棒、拨计数器和竖式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退一当十”的道理。三、巩固提升老师这里还有一个算式,你们看看这个算式能解决刚才咱们提出的哪个问题呢?你能试着用竖式解决一下这个问题吗?如果你遇到困难了,你可以利用左边的计数器画一画。 展示追问:1.为什么要退位?2.退位后怎么算出来的?3.列竖式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四、总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退位减法还剩下多少本儿童画报?30-7=23(本)303077--3322十位十位个位个位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