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资料简介

2020-2021 学年人教版历史高考专题综合训练题及答案 专题 1 考点 5-7 考点 5《古代中国选官与监察体系的演变》 1.商鞅指出:现在治理国家,依靠多官众吏,官吏下又设辅佐和监察人员,这本来是为了 禁止官员们谋私利。如果辅佐和监察人员也想谋私利,那怎么去禁止呢?这说明商鞅( ) A.重点加强对在职官吏的监督 B.认识到监察的模式尚有缺陷 C.建立起完善的官吏监督机制 D.认为官吏贪渎严重危及政权 2.在中国古代,秦以后的许多王朝在立国之初,其官员主要来自功臣,即所谓的“功臣政 治”,其儿子也往往能占据高位,称作“功臣子政治”。这一现象( ) A.说明科举制度形同虚设 B.导致贵族政治得以恢复 C.影响国家治理模式转型 D.保障功臣后代世袭特权 3.汉武帝设刺史,负责监察地方政治,后来刺史的职权范围扩大,逐渐享有行政权和兵权。 东汉时期刺史逐渐成为实际的地方行政长官。刺史权力变化导致( ) A.监察权力加强 B.中央集权削弱 C.君主专制强化 D.国家统治稳定 4.两汉和魏晋时期,士子必须获得地方官员及世族豪门的推荐,才能参加考试。而唐代规 定,士子自带一种叫作“牒”的身份证明即可直接报名参加考试,地方政府不能限制。这一 变化反映了唐代( )A.选官不受身份限制 B.宗法关系仍受重视 C.人才选拔渐趋开放 D.官僚政治逐步形成 5.北周《周书》曰:“今之选举者,当不限资荫,唯在得人。”此后,“周氏以降,选无清 浊”。这表明当时( ) A.察举制的选才作用日益凸显 B.门阀士族政治逐渐走向鼎盛 C.九品中正制选举不全凭门第 D.科举制选拔人才更注重才干 6.唐朝时,御史台下辖台院、殿院、察院,三院御史共事监察而又有所分工,各有侧重。 御史纠弹又必须经过尚书省的审查,这样就构成了一个严密的监察体系。这最能体现唐朝 ( ) A.中央权力机构实行分权制衡的机制 B.御史台和尚书省均是国家权力中心 C.互相制约的监察体系利于加强皇权 D.严密的监察体系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7.《宋史·职官志》载:宋代通判由皇帝直接委派,被视为“州郡最要之任”,“凡兵民、钱 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宋孙逢吉《职官分纪》 载,“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刺举以闻”。这表明宋代( ) A.重视对监察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B.通判成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C.地方的权力扩大威胁中央集权 D.避免了藩镇割据局面的重现 8.明朝洪武年间,都察院下设 13 道监察御史,职纠内外官员。监察御史秩正七品,官阶虽 低,威权甚重,外出巡按,号称“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裁,小事立断”“历代均不能望其 项背”。这一官职的设置( )A.以大驭小体现古代政治特色 B.开启中国古代地方监察体制 C.是制约相权膨胀的理性措施 D.是专制制度不断强化的产物 9.明朝诉讼回避制度对御史出巡有严格规定,明太祖时“其分巡地面果系原籍,及按临之 人设有仇嫌,并宜回避,毋得沽恩报仇,朦胧举问”,明英宗时“所至之处,须用防闲。未 行事之先,不得接见闲杂人”。这些做法( ) A.消除了吏治的腐败 B.客观上有利于社会公平公正 C.维护社会秩序稳定 D.推进了国家监察制度发展 参考答案 1.B【解析】本题考查商鞅对监察制度的认识。材料强调的是预防腐败,加强对官员的监督, 并非加强对在职官吏的监督,故 A 项错误;据材料中反映情况可知,当时缺乏对监察官员 的监督,故 B 项正确;据材料中“如果辅佐和监察人员也想谋私利,那怎么去禁止呢”可知, 当时并未建立完善的官吏监督机制,故 C 项错误;材料中着重强调对官吏的监督,不是说明 官吏贪渎严重危及政权,故 D 项错误。 2.C【解析】奉题考查秦代以后的“功臣子政治”现象。秦至隋科举制尚未诞生,科举制是 隋及以后历朝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故 A 项错误;秦以后官僚政治是发展的主流.故 B 项 错误;“功臣政治”“功臣子政治”不利于朝廷后续的选贤任能和社会变革,故 C 项正确; 在官僚政治下,不能确保功臣后代世代享有特权,故 D 项错误。 【快解】 注意材料中的时间是“秦以后”,现象是“功臣政治”与“功臣子政治”可知这一现象一是 与科举制度无关,二是不利于人才的选拔与任用;然后结合所学相关知识即可作答。 3.B【解析】本题考查两汉时期刺史权力变化产生的影响。由材料可知,刺史本是汉武帝时 期设置的监察官员,后来刺史职权扩大,东汉时期成为实际的地方行政长官,这不能使监察 权力加强,故 A 项错误;刺史由监察官员转化成新一级地方行政长官,说明地方权力增大, 中央集权削弱,故 B 项正确;材料中刺史权力的变化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与君主专制无关,故 C 项错误;材料中刺史权力的变化与国家统治是否稳定没有直接关系,故 D 项错误。 4.C【解析】本题考查唐代科举制放宽报考条件的背景。据材料“自带一种叫作‘牒’的身 份证明”不能说明唐代选官不受身份限制,如工商杂色之流是没有资格的,A 项错误;唐代 实行科举制,把人才选拔的权力从地方收归中央,门第之风随之衰落,宗法关系在选官中不 再被强调,B 项错误;材料反映了政府放松了对士子门第和身份的限制,人才选拔渐趋开放, C 项正确;秦朝时官僚政治已形成,材料反映官僚政治逐步成熟,D 项错误。 【关键点拨】 紧扣材料中唐代士子可以“自带身份证明”“直接报名参加考试”可知唐代科举制度对参考 人员的身份限制逐渐松弛,说明人才选拔的范围进一步扩大。 5. C【解析】本题考查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的选才标准。此时选才实行九品中正制, 察举制出现在之前的两汉时期,故 A 项错误;选才“唯在得人”,没有体现出门阀士族政治 对人才选拔的垄断,故 B 项错误;选才“唯在得人”说明九品中正制重视才能,选举不全凭 门第,故 C 项正确;此时选才实行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出现在之后的隋唐时期,故 D 项错 误。 6.C【解析】本题考查唐代监察机构与行政机构之间的权力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唐朝中央 权力机构不是分权制衡的机制,A 项不符合史实,故 A 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国家的权力 中心是君主,故 B 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监察是指对官员的监察,目的是加强皇权,故 C 项正确;题目中并未体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 D 项错误。 7.A【解析】本题考查关于宋代通判职权的扩大与强化的认识。根据“与守臣通签书施行” “得刺举以闻”等信息可知,宋代赋予通判较大的权力,重视建设和完善监察体系,故 A 项正确;通判负责监督,并非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故 B 项错误;在地方设通判进行监督,加 强了中央集权,故 C 项错误;藩镇割据是由于地方拥有较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权力, 材料仅从行政上削弱地方权力,无法达到避免藩镇割据局面的作用,故 D 项错误。 8.D【解析】本题考查明朝监察御史职权设定的本质。根据材料“监察御史秩正七品,官 阶虽低,威权甚重”可知是以小驭大,而不是以大驭小,故 A 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在 明朝之前就早已有地方监察体制,例如西汉时的刺史、宋代的通判,所以说“开启”不正确, 故 B 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都察院设于洪武十五年,是在明太祖废宰相后设置的,主要是 监察官员,不是制约相权,故 C 项错误;明太祖废宰相后,六部直属皇帝,皇权加强,而监 察御史是为皇权服务的,这一官职是皇权加强的体现,是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强化的产物, 故 D 项正确。 【快解】 紧扣材料中“秩正七品”“官阶虽低,威权甚重”这些信息可知,明代监察御史的权限很大, 可以纠察内外官员,而职位较低,便于皇帝控制。这说明这一官职的设置有利于君主专制的 加强。9.B【解析】本题考查明朝实行诉讼回避制度产生的影响。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不可能从根 本上消除腐败,故 A 项错误;据材料“其分巡地面果系原籍,及按临之人设有仇嫌,并宜 回避,毋得沽恩报仇,朦胧举问”“所至之处,须用防闲。未行事之先,不得接见闲杂人” 可以得出,明朝实行较为完善的诉讼回避制度,这些做法客现上有利于社会公平公正,故 B 项正确;材料反映的内容与维护社会秩序无关,故 C 项错误;材料中的这些做法并没有上升 到制度层面,故 D 项错误。 考点 6《古代中国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 1.汉武帝时,任用品秩低下的少府尚书处理天下章奏,参与“中朝”事务。隋唐时期,尚 书台发展成为尚书省,成为外朝最重要的行政机关。这种转变反映出( ) A.尚书从位卑权重走向位高权轻 B.中央决策机构实现外朝化 C.皇帝的集权方式出现新的倾向 D.皇帝的好恶决定机构职能 2.据《资治通鉴》记载,唐初“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 判事。中书侍郎、中书令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这一机制( ) A.极大地加强了中央集权 B.导致皇权的旁落 C.防止官员贪污腐败 D.利于减少决策失误 3.唐开元以后,原本由尚书都省会议裁决的政务逐渐转移到政事堂裁决,甚至出现了姚崇 以中书令的身份牒报汴州刺史倪若水进行灭蝗之事。这反映了( )A.三省六部制度已遭破坏 B.中枢权力运行机制发生变化 C.唐朝君主专制得到加强 D.唐玄宗重视三省的分权制衡 4.据统计,唐代宰相共计 369 名,出自 98 个家族;宋代宰相共有 133 名,出自 126 个家 族。这说明宋代( ) A.宗族性家族制度的形成 B.理学对伦理的强化 C.分散相权方式发生变化 D.政治开放性的加强 5.明初,朱元璋在废中书省的同时,有意提高六部地位,使六部成为皇帝直接领导下的行 政管理部门,六部尚书参与全国性的大政大狱研究,不再像过去那样凡事都必须向丞相汇报 请示。这一举措( ) A.有效保障了皇帝决策的正确性 B.扩大了六部权力范围 C.有助于提高中枢机构行政效率 D.缓和了君相之间的矛盾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唐初,以中书省长官中书令、门下省长官门下侍中、尚书省长官尚书令共议朝政,均 为宰相。李世民即位首任尚书令,为避讳,就以仆射为尚书省长官。唐代皇帝认为宰相品位 尊崇,不应轻易授人,常以他官居宰相职,并假借他官之称。例如魏徵以秘书监参与朝政, 其后或称“参知政事”,也是宰相之职。唐太宗曾下优抚语,特准李靖在家养病,只需两三 日一至中书门下平章事。太宗还以李勋为太子詹事(东宫百官之长)特加“同中书门下三品” 之衔,使其与侍中中书令共同参与宰相职事。从此就有了“平章事”与“同三品”的衔号。 无论品位多高,不加此衔,就不能行使宰相职权,只有三公三师及中书令例外。以后,又以 “同平章事’为宰相衔号。因仆射按例不加“同平章事”,故不能行使宰相的权力,被排挤 出宰相之列。安史之乱后,宰相名号又发生了变化。因中书令和门下侍中升为正二品,所以 就废除了“同中书门下三品”的宰相名衔。唐后期宰相的名号基本上就是“同平章事”。 ——摘编自刘晖春《中华文明史话:宰相史话》(1) 根据材概括唐代宰相制度变革呈现的主要特点。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要分析宰相制度变革对唐代政治的影响 。 参考答案 1.C【解析】本题考查从汉王唐尚书职位在中枢机构中地位的变化。位高权轻说法不正确, 故 A 项错误;据材料。“隋唐时期,尚书台发展成为尚书省,成为外朝最重要的学政机关” 可知,隋唐时期,尚书省成为外朝最重要的行政机关而非决策机关,故 B 项错误:尚书职位 由内廷职务转为外朝行政机关,说明皇帝集权方式出现新的倾向,故 C 项正确;材料与“皇 帝的好恶”无关,故 D 项错误。 【关键点拨】 紧扣材料汉代少府尚书职位的特点是“品秩低下”,便于皇帝控制;同时至唐代,尚书由内 朝走向外朝,皇帝控制的范围也随之扩大至外朝,说明皇帝集权的方式由控制内朝发展到控 制外朝。 2.D【解析】本题考查唐朝初期中枢机构决策机制。根据史实和材料中的机构设置我们不 难得知,三省六部制设置的初衷和效果所加强的都是专制皇权而非中央集权,故 A 项错误; 根据史实不难得知,三省六部制的设置使完整的相权被分割,从而有利于专制皇权的加强, 故 B 项错误;三省六部制仅是中央官制而非监察机构,因而并不能防止官员贪污腐败,故 C 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三省官员各司其职,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决策的科学性,减少决策失 误,故 D 项正确。 3.B【解析】本题考查唐代开元之后中枢机构权力运行机制的变化。政事堂的出现是唐代三 省六部制发展演变的结果,故 A 项错误;材料“由尚书都省会议裁决的政务逐渐转移到政 事堂裁决”体现了权力的转移,权力的转移说明中枢运行机制发生变化,故 B 项正确;政事 堂共同议事,使皇权成为中央决策的一部分,受到相权的约束牵制,故 C 项错误;材料中不 能反映三省的分权制衡,故 D 项错误。 4.D【解析】本题考查唐宋两朝宰相人数及其出身变化的原因。材料说明宋代宰相的家庭 来源扩大,这不能说明宗族性家族制度的形成,故 A 项错误;宰相的家庭来源扩大无法体 现理学的影响,故 B 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分散相权,故 C 项错误;“唐代宰相共计 369 名,出自 98 个家族;宋代宰相共有 133 名,出自 126 个家族”说明更多的家族参与到政治核心 中,故 D 项正确。 【快解】 注意材料中唐宋宰相出身的变化,唐代平均每个家族有 3~4 位,宋代平均每个家庭有一位, 这说明唐代宰相出身更加集中于某些家族,而宋代相对分散,表明宋代的政治具有较强的开 放性。 5.C【解析】本题考查明初提高六部地位的影响。材料强调的是削弱相权,权分六部,并不 能保证皇帝决策的正确性,故 A 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六部权力的扩大,故 B 项错误;据 材料中“不再像过去那样凡事都必须向丞相汇报请示”得出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故 C 项正 确;材料中未涉及君相之间矛盾的缓和,故 D 项错误。 【快解】 明初提高六部地位的前提是废除中书省,这样六部成为直接与皇帝对接的权力中枢,有利于 行政效率的提高。 6.(1)特点:宰相职务由多人担任,成为一个辅政的集体;宰相名称不断变化,或以三省长 官之称,或借以他官之称,后期以“同平章事”为号;宰相职权不断削弱,三省长官逐步被 排挤出参议朝政之外。核心词:分解、削弱。与之相关的其他表达,理由充分也可以给分, 注意史论结合) (2)影响:削弱宰相权力,使皇权得到加强;使相权被分解、制约,一方面,三省长官分工 明确,可以提高行政效率;另一方面,使宰相不能有效地辅助和制约君主,增加了决策失误 的风险。(其他表达,与题目要求相符、清晰正确也可以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唐代宰相制度变革的主要特点及其对唐代政治的影响。(1)根据材料“中 书省长官中书令、门下省长官门下侍中、尚书省长官尚书令共议朝政,均为宰相”得出宰相 职务由多人担任,成为一个辅政的集体;根据材料“常以他官居宰相职,并假借他官之称” “从此就有了‘平章事’与‘同三品’的衔号”“以后,又以‘同平章事’为宰相衔号”“安 史之乱后,宰相名号又发生了变化”“唐后期宰相的名号基本上就是‘同平章事”’得出宰相 名称不断变化,或以三省长官之称,或借以他官之称,后期以同平章事为号;根据材料“因 仆射按例不加‘同平章事’,故不能行使宰相的权力,被排挤出宰相之列”得出宰相职权不 断削弱,三省长官逐步被排挤出参议朝政之外。 (2)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相权与皇权的关系(削弱宰相权力,使皇权得到加强)、对行政效率 的影响(三省长官分工明确,可以提高行政效率)、对君主决策的影响(使宰相不能有效地 辅助和制约君主,增加了决策失误的风险)的角度直接作答。考点 7《古代中国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博弈》1.周文王与正妻的儿子康叔受封于殷商故都,继续采用殷商的法律,按照周的法度计量土 地。周成王的同母弟唐叔受封于夏的中心地带,沿用夏的政治制度进行管理。这说明西周初 年统治者( ) A.严格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B.对被征服地区采取安抚政策 C.加强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意图保护地方文化的独立性 2.终汉武帝之世,汉初封侯的 143 人中,只剩 5 侯;武帝因功封侯的 75 人中,失侯的 68 人;推恩封侯的 175 人中,失侯的 113 人。据此推知汉武帝( ) A.在封侯问题上反复无常 B.以政治统一促进思想统一 C.从根本上解决封建割据问题 D.以此加强中央集权 3.曹操创立屯田制,利用士兵和农民垦种荒地,以取得军队供养和税粮。到了曹丕时期, “屯田区和郡县并置,典农本人的身份已不再是带有军事性质的农官,而是和郡守、县令 (长)一体看待的地方行政官员”。这种变化说明( ) A.屯田制度成功实现转型 B.地方行政权力不断扩张 C.中央集权得到有效维系 D.典农军事职能范围逐渐缩小 4.元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行省官员通常由左丞相、平章、右丞、左丞、参知 政事等六七人组成,所掌行政、财赋、军事、刑名等庶政,采用圆署会议和专官提调相结合 的方式处理。由此可见( ) A.元行省长官的权力独大 B.行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C.专制皇权在困局中渐衰 D.三权分立机制制约相权5.1376 年,明朝改行省之名为承宣布政使司,所谓“承宣布政”,强调地方行政不过是代 皇帝之言、行皇帝之令而已。这反映了明朝初期( ) A.地方行政的宗旨与前代无异 B.地方权力间相互制衡 C.布政使掌握着一省全部权力 D.行省制度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6.康熙四十一年(1702 年),清政府对赴台湾的移民实行禁止携眷的政策。官员蓝鼎元建 议:“欲赴台耕种者必带有眷口,方许给照载渡,编甲安插。台民有家属在内地,愿搬取渡 台完聚者,许县呈给照赴内地搬迁,文武汛口不得留难。”雍正九年(1731 年),清廷实行 凭照携眷入台政策。清廷对台政策的变化( ) A. 反映清廷全面解除了“海禁”政策 B.发挥台湾地区的海防前哨作用 C.有利于中央政权对台湾的管控 D.传播了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方式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初建立的历代帝王庙,除了供奉三皇五帝以来的历代开业帝王外,还增入辽太祖、 金太祖、明太祖等皇帝,康熙帝将宋朝以来“敬天法祖、勤政爱民”的统治家法作为治国政 纲,乾隆帝更是提出“中华统绪,绝不断线”的观点。康熙帝还专程前往曲阜瞻拜孔庙,重 用李光地等儒臣,乾隆帝时编订出版了汇通各族文字的书籍和辞典。针对“华夷之辨大于君 臣之伦”,雍正帝驳斥道:“自我朝入主中土,君临天下,并蒙古极边诸部落,俱归版图, 是中国之疆土开拓广远,乃中国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 ——摘编自常建华《国家认同:清史研究的新视角》等 材料二 自鸦片战争以来,“亡国灭种”的遭遇使得原有的国家认同不断被摧毁,这极大地引 发了人们的思考。梁启超认为,国家欲立于世界民族国家之林,适应现代世界竞争大势,就 必须获得广大民众认同,成为一个统一强大的民族国家。革命派提出,中国在“异种残之, 外邦逼之”情况下,建立起一个现代民族国家“殆不可以须臾缓”。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 山一再强调“今日中华民国成立,满、汉、蒙、回、藏五族合为一体”,各族“皆得享共和 之权利,亦当尽共和之义务”。辛亥革命后期,许多民族主义者将“中华民族”进行重新阐 释,赋予其“中华民国境内所有民族”的新内涵。 ——摘编自暨爱民《百年凝聚:近代中国民族国家的认同建构》(1) 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朝酋期统治者为实现国家认同采取的举措,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采 取这些举措的背景。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清朝前期相比,近代民族国家认同建构的突出 特点,并简析其历史意义。 参考答案 1.B【解析】本题考查西周初年受封诸侯在封地采取的统治政策。根据材料中“康叔受封于 殷商故都”“唐叔受封于夏的中心地带”可知,材料强调的是分封制而非宗法制,故 A 项错 误;由材料中“继续采用殷商的法律”“沿用夏的政治制度”可知,西周初年在军事征服的 基础上采取了安抚政策,故 B 项正确;分封制下地方诸侯有较大的权力,并未实现中央对地 方的直接控制,故 C 项错误;分封制的实行加强了周朝与诸侯国的交流.促进心理认同,促 进华夏民族的形成,故 D 项错误。 【快解】 紧扣材料中康叔“继续采用殷商的法律”、唐叔“沿用夏的政治制度进行管理”这两条关键 信息可知其目的是便于被征服地区的人们更好地接受新的统治。 2.D【解析】本题考查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A 项“反复无常”说法错误,故 A 项错 误;材料强调的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并未涉及思想统一的措施,故 B 项错误;“根本上 解决封建割据问题”的表述过于绝对,故 C 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汉武帝为削弱诸侯王 的势力,颁布了推恩令,规定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为列 侯,列侯归郡守统辖,通过推恩令,王国的地盘划大为小,分散了王国的势力,后汉武帝又 采用酎金夺爵等方式废掉了一些侯国,从而加强中央集权,故 D 项正确。 3.C【解析】本题考查曹魏时期推行屯田制的政治意义。材料无法体现屯田制度的转型, 故 A 项错误;根据材料“和郡守、县令(长)一体看待的地方行政官员”可知,屯田制与 郡县制并置后,屯田区和郡县一样成为地方行政单位,这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故 B 项错误,C 项正确;根据材料“典农本人的身份已不再是带有军事性质的农官”可知, 典农不再具有军事身份,而非军事职能范围缩小,故 D 项错误。 4.B【解析】本题考查元代行省制时中央集权产生的影响。元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 制,行省长官的权力分散,故 A 项错误;元朝通过群官负责和圆暑会议制分散行省长官的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故 B 项正确;行省制不仅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也有利于君主专制 的加强,故 C 项错误;行省长官权力分散,最终集权于皇帝,并非三权分立,故 D 项错误 【快解】 注意材料中参加圆署会议的人数是六七人,而且是群官负责,这样就分散了行省地方长官的 权力,便于中央集权的加强,据此可快速选出 B 项。 5.A【解析】本题考查明初地方的承宣布政使司的职能的特点。中国历代中央政府都采取 措施加强中央集权,据材料“所谓‘承宣布政’,强调地方行政不过是代皇帝之言、行皇帝 之令而已”可以得出,地方行政的宗旨与前代无异,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故 A 项正确; 材料只说了承宣布政使司,无法得出地方权力之间相互制衡,故 B 项错误;承宣布政使司只 掌握地方行政权,故 C 项错误;材料信息说明明朝已经废除行省制度,故 D 项错误。 6.C【解析】本题考查清政府携眷入台政策变化的原因。清朝一直实行“海禁”政策,故 A 项错误;根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廷对台政策变化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对台湾地区 的管理,故 B 项错误,C 项正确;传播了中原地区先进生产方式是客观上的作用,并非材料 主旨,故 D 项错误。 7.(1)举措:确立王朝统治的正统性和合法性;构建尊孔崇儒的文化认同;建立各族一家的 民族认同。 背景:巩固统治、加强集权的需要;政治统一、民族融合的发展;受儒家正统思想文化的影 响。 (2)特点:与救亡图存紧密相连;反专制、求民主成为核心价值追求;通过政治革命打破王 朝政治、建设现代民族国家。 意义:促进了思想解放和民族、民主意识觉醒;推动了民族民主革命进程;有利于增强民族 凝聚力,振奋民族精神,维护国家统一。 【解析】(1)第一小问举措,材料一“建立历代帝王庙”体现确立王朝统治的正统性和合法 性;“瞻拜孔庙,重用李光地等儒臣”得出构建尊孔崇儒的文化认同;“雍正帝驳斥……” 体现建立各族一家的民族认同。第二小问背景,可以从政治、民族、思想文化等方面回答。 (2)第一小问特点,从材料二“方可立于世界民族国家之林”得出与救亡图存紧密相连;从 材料二中辛亥革命前后孙中山的言论可得通过政治革命打破王朝政治、建设现代民族国家; 根据所学可得反专制、求民主成为核心价值追求。第二小同意义,从政治、民族意识和思想 文化发展等方面回答。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