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资料简介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 15 小题) 1.“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具有疏松 多孔结构。下列关于“碳海绵”性质的推测一定有错误的是( ) A. 碳海绵易溶解于水 B. 碳海绵是灰黑色固体 C. 碳海绵有吸附作用 D. 碳海绵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 2.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产物是否是二氧化碳 B. 用排水法收集一瓶二氧化碳 C. 将燃烧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 D. 先往试管内放入石灰石,再滴入稀硫酸 3.下图分别为金刚石、石墨和 C60 的结构示意图,结合示意图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所有的单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B. 构成金刚石、石墨的原子不同 C. 金刚石、石墨和 C60 物理性质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D. 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是物理变化 4.石墨纸是高碳磷片石墨经化学处理,高温膨胀轧制而成,如下图所示,其成分以石墨为主,薄如 纸片,比钢要坚硬 10 倍且轻巧,应用于笔记本电脑、平板显示器、数码摄像机、移动电话及针对 个人的助理设备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与同体积的钢相比,石墨纸的质量较小 B. 与钢相比,石墨纸的硬度较大 C. 石墨纸是一种环保材料 D. 石墨纸是绝缘体,不易导电 5.世界上最轻的材料——碳海绵,其密度只有空气的 1/7。它的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 者都是碳单质)。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 B. 具有吸附性C. 在一定条件下可还原氧化铜 D. 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 CO2 6.戴在腕上的不一定是表,有可能是重庆造石墨烯手机。石墨烯是从石墨中分离出来的一层或几层 碳原子构成的石墨片,下列有关石墨烯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 B. 在常温下化学性质很活泼 C. 具有优良的导电性 D. 是一种碳单质 7.学校禁止吸烟,是因为燃着的香烟产生的烟气有害学生健康。其中含有一种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 结合的有毒气体,它是 ( ) A. CO2 B. CO C. N2 D. SO2 8.碳的耗用量称为“碳足迹”。一般情况下,排放的二氧化碳越多,碳足迹就越大,碳足迹的计算包 括一切用于电力、建设、运输等方面的能源以及我们所使用的消耗品。以下做法可以减小“碳足迹” 的是 ( ) A. 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 B. 大量使用煤、石油等燃料 C. 将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处理 D. 以私家车出行代替公共交通工具 9.“低碳生活”是指减少能源消耗、节约资源,从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一种时尚方式。下列不符合 “低碳生活”这一主题的做法是 ( ) A. 增加私家车用量,提高生活质量 B. 用布袋代替一次性塑料袋购物 C. 大力发展风能,减少火力发电 D. 使用节能灯泡,提倡节约用电 10.关于 C、CO、CO2 三种物质,有下列说法: ①三种物质都含有碳元素,都具有还原性 ②CO、CO2 都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③CO2 可用于光合作用,CO 可用于人工降雨 ④CO2 能产生温室效应,CO 易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⑤CO2 可用来灭火,CO 可用作燃料 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④⑤ D. ①③⑤ 11.氨气(NH3)是没有颜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下列是实验室 收集气体的几种装置。为防止污染环境。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 )A. A B. B C. C D. D 12.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经检验装置气密性合格后进行 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鸡蛋壳发生了分解反应 B. Ⅰ中鸡蛋壳逐渐溶解,产生大量气泡 C. Ⅱ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 Ⅲ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但第Ⅲ步是多余的 13.常温下,氨气为无色有刺激性恶臭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易溶于水。实验室可用氯化铵 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加热制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到氨气 B. 氨气可用排水法收集 C. 多余的氨气可排放到大气中 D. 实验室制氨气的发生装置与双氧水制氧气相同 14.化学家创造出一种物质“干水”,其每个颗粒含水 95%,外层是 SiO2,干水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 比普通清水高三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干水和干冰是同一种物质 B. 干水中的水分子不再运动 C. 用干水吸收 CO2 有助于减缓温室效应 D. 干水吸收 CO2 的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 15.某同学用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已知氮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 度),操作为:①从 b 端通入氮气 ②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 ③从 a 端通入二氧化碳 ④将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 干燥纸花放入广口瓶中 其中实验操作顺序最合理的是( )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 ④①③①② D. ④③①②③ 二、填空题(共 3 小题) 16.老师从实验桌上拿出两瓶常用的但标签已经模糊不清的试剂,分别是固体和液体,他取少量试 剂在试管中混合,立即产生一种无色气体。我们对此气体展开了一系列探究: (1)写出图中仪器 a、b 的名称: a      ,b      。 (2)如何检验装置 B 是否不漏气?      。 ( 3 ) 猜 想 : 我 认 为 产 生 的 气 体 能 使 带 火 星 的 木 条 复 燃 , 我 能 写 出 此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我知道它的反应类型是      。 (4)我想制取该气体,发生装置将选取图中的   (填序号,以下同),收集装置选取     。 (5)如果用如图中的 F 装置收集该气体,我认为气体应从  端(填“①”或“②”)导入。 (6)我猜想无色气体还可能是另外一种气体,产生它的化学方程式是      。收集装置可 选取上图中的   〔填序号〕。 (7)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 的方法制取甲烷,则实验室制取并收集甲烷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 17.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只有一字之差。(1)有人认为,二者就像孪生兄弟,这是因为_____(填序号)。 A. 它们由同种分子构成 B. 它们由相同的元素组成 C. 它们都有毒 D. 它们都溶于水 (2)也有人认为,二者化学性质相差甚远,请给出一条支持他的理由:_____________。 (3)其实,二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此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已知 A、B 为两种黑色粉末,D 为红色单质,A、B、C、D 四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 (1)C 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被还原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 三、实验与探究(共 3 小题) 19.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有关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实验: (1)甲同学将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试管倒插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见装置 A),并轻轻振荡试管。 ①描述产生的现象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挤压装置 B 中滴管的胶头,使其中的澄清石灰水溶液滴入烧瓶,并轻轻振荡,系在导 气管一端的气球慢慢胀大,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0.某兴趣小组根据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探究。请你参与并回答: (1)a 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填序号),该装置中还缺少_____(填“棉 花”或“药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如用 F 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____ (填“b”或“c”)通入。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一般选择发生装置 B 和收集装置_____(填字母);写出检验二氧 化碳气体是否收集满的一种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某实验小组探究火锅烟气中 CO2、CO 分别对人体血液供氧能力的影响。设计装置如下图所示 (试管中均为稀释的新鲜鸡血): 实验记录: (1)向试管①中通入气体时,气体从导管口(填装置图中的序号)____处通入。 (2)试管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3)气体 A 为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 (4)从安全和环保的角度来看,本实验需要改进的地方是_________。 (5)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结论,火锅烟气中对人体血液供氧量有影响的是(填具体物质)________。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碳海绵的成分是碳,碳不溶于水;碳海绵的成分是碳,碳是灰黑色固体;碳海绵具有疏 松多孔的结构,有吸附性;碳海绵是成分是碳,碳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 2.【答案】A 【解析】检验二氧化碳用澄清的石灰水,A 正确;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B 不正 确;验满时,必须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C 不正确;制取二氧化碳不能用稀硫酸,D 不正确。 3.【答案】C 【解析】C60 是由分子构成的,选项 A 说法错误;金刚石和石墨都由碳原子构成的,选项 B 说法错 误;从图中可以看出,三种物质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选项 C 说法正确;石墨和金刚石是两 种不同的物质,故二者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选项 D 说法错误。 4.【答案】D 【解析】由题意可知,与同体积的钢相比,石墨纸的质量较小,A 说法正确;与钢相比,石墨纸的 硬度较大,B 说法正确;石墨纸主要由石墨制取,是一种环保材料,C 说法正确;石墨具有优良的 导电性,D 说法不正确。 5.【答案】A 【解析】由于“碳海绵”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碳在常温下性质稳定,A 说法不正确;“碳 海绵”具备高弹性和疏松多孔的结构,所以具有很强的吸附性,B 说法正确;碳单质具有还原性, 可以还原氧化铜,C 说法正确;碳单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D 说法正确。 6.【答案】B 【解析】碳单质具有可燃性,石墨烯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A 说法正确;碳单质在常温下化 学性质不活泼,B 说法不正确;石墨烯是从石墨中分离出来的一层或几层碳原子构成的石墨片,石 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则石墨烯具有优良的导电性,C 说法正确;石墨烯是从石墨中分离出来的一 层或几层碳原子构成的石墨片,属于碳单质,D 说法正确。 7.【答案】B 【解析】能够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为一氧化碳。 8.【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二氧化碳对环境与生活的影响。A 项中,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就可以减 少树木的砍伐,从而可以减少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B 项中,大量使用煤、石油等燃料,会加大 二氧化碳的含量。C 项中,将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处理,也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D 项中,以私家 车出行代替公共交通工具,会加大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9.【答案】A【解析】增加私家车用量,消耗了大量的燃料产生了大量的汽车尾气,其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很 高,不符合“低碳生活”这一主题。 10.【答案】C 【解析】C、CO 具有还原性,二氧化碳没有还原性,故错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都是无色无味 的气;二氧化碳可用于光合作用也可用于人工降雨,一氧化碳不能用于人工降雨;CO2 会使温度升 高造成温室效应,CO 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不能很好与氧气结合而中毒;CO2 不燃烧、 不支持燃烧,可用来灭火,CO 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 11.【答案】D 【解析】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密度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 集;因为氨气有刺激性气味,为防止污染空气不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用装置 D 收集氨气即环 保又便于确定收集。 12.【答案】A 【解析】鸡蛋壳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物有两种,不属于分解反应;把 鸡蛋壳加入稀盐酸中,鸡蛋壳会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鸡蛋壳逐渐溶解,产生大量气泡;二氧 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鸡蛋壳和盐酸生成了二氧化碳,所以 II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 III 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根据所学知识及实验,通过前两步 BC 即可确认鸡蛋壳中含有碳酸钙,所以第Ⅲ步是多余的。 13.【答案】A 【解析】根据氨气的性质,密度比空气小,易溶于水所以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不能用排水法 收集,由于有刺激性恶臭气味的气体,排到空气中会造成空气污染,由于实验室用氯化铵固体和 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加热制取氨气,所以发生装置与双氧水制氧气不相同,因此只有 A 正确。 14.【答案】C 【解析】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由题目信息看出干水是混合物,故两者不是同一种物质;分子都 是不停地运动的;干水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比普通清水高三倍,故用干水吸收二氧化碳有助于减 缓温室效应;由二氧化碳的性质可知,二氧化碳溶于水且部分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故干水吸收二 氧化碳的过程不只发生物理变化。 15.【答案】D 【解析】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可以使用石蕊进行检验,首先将石蕊染成紫色的干纸 花放入瓶内,通入二氧化碳,观察不变色,证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色,从 b 端通入氮气,将二 氧化碳排出,然后再将水滴下,不变色,说明水不能使石蕊变红,从 a 端通入二氧化碳,纸花变色, 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 16.【答案】(1)试管 集气瓶(2)加水形成液封,先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然后两手紧握锥形瓶的外壁,观察导管口有气泡 冒出,证明不漏气 (3) 2H2O2 2H2O+O2↑ 分解反应 (4)B D 或 C (5)② (6)CaCO3+2HCl=CaCl2+H2O+CO2↑ D (合理即可) (7)AC 或 AE 【解析】结合实验装置图可以确定 a 是试管,b 是集气瓶;检验装置 B 气密性的方法是:加水形成 液封,先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然后两手紧握锥形瓶的外壁,观察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不 漏气;用固体与液体制取氧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与氧气,属于分解反 应,发生装置选用 B 装置,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是在常温下 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 排空气法收集;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因此需要加热, 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因此能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17.【答案】(1)B (2)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3)2CO+O2 2CO2(或 CO2+C 2CO) 【解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相似之处是组成元素相同;由于分子的构成不同,导致化学性质 相差甚远;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加热的条件下可生成一氧化碳。 18.【答案】(1)CO2(2)C+2CuO 2Cu+CO2↑ CuO 【解析】C 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 是二氧化碳,根据 A 与 B 反应生成 C 与 D 的现象,出现 黑色变红色,可知该反应为氧化铜变成铜,同时生成了二氧化碳,又因为 A、B 是粉末,只能是炭 粉与氧化铜之间的反应,该反应中氧化铜失去氧被还原。 19.【答案】(1)①试管内液面上升,同时试管内液体变成红色 ②CO2+H2O== H2CO3 (2)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使锥形瓶内的压强减小,外界气体进入气球,使气球膨胀 【解析】(1)将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试管倒插入紫色石蕊溶液中,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 酸,使紫色石蕊变红色,同时由于气体减少,试管内液面会上升;(2)澄清石灰水溶液滴入烧瓶 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使锥形瓶内的压强减小,外界气体进入气球,使气球膨胀。 20.【答案】(1)酒精灯 (2)A 棉花 2KmnO4 K2MnO4+MnO2+O2↑ c (3)D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解析】(1)结合实验装置图可以判断 a 是酒精灯;(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加热固体的 A 发生装置,A 装置中管口缺少一团棉花,高锰酸 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与氧气,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气体应从短导管通入, 水从长导管排出; (3)收集二氧化碳应用向上排空气收集,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 瓶口,如果木条熄灭证明已集满。 21.【答案】(1)a (2)作对照实验 (3)CO 通入气体 A ,鸡血颜色由鲜红色变为桃红色再通入 氧气,鸡血的颜色不变 (4)增加 CO 尾气处理装置 (5)CO2 和 CO 【解析】(1)要让气体经过装置排出,应该从长管进短管出;(2)试管②的作用是作对照实验; (3)向试管①中通入气体 A ,鸡血颜色由鲜红色变为桃红色再通入氧气,鸡血的颜色不变的现 象说明气体 A 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的与氧气结合,体现一氧化碳的毒性;(4)由于 CO 有毒,不 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所以要增加尾气处理装置;(5)由实验Ⅲ可知该气体通入时鸡血颜色由鲜 红色变为暗红色,再通入氧气鸡血颜色由暗红色变为鲜红色,说明 CO2 对人体供氧也有影响。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