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资料简介

高一年级语文阶段练习 第1页(共8页) 高一年级语文阶段练习 第2页(共8页) 通州区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阶段练习 本试卷共8页,共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 上作答无效。考试结 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本大题共6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 — 6题。 材料一 【A】 火神就是传说中的三皇之一,又是四季神之一的“祝融 LBJ “祝融"是上古传说中楚人的祖先,可以说是和湖北渊源最为深厚的“火神"了。考古发 聲出来的竹印木牌 声书里面,有许多记录着楚人祖先名字的竹书,而“祝融”便位列其中。 LC1 先秦史书《国语》中也有这样一段话,讲的便是楚人为重、黎的后人。这里的“黎"就是高 辛氏的火正,“祝 融"可以说是他的“官名《礼记•月令》中也曽提到:“孟夏之月……其神 祝融。"东汉的经学家郑玄在注中这样 解释:"祝融,颛顼氏之子,曰黎,为火官。" 寻踪觅迹,《山海经》中的描述可备一说——“兽身人面,乘两龙。"晋代郭璞也描绘祝融 的日常是“云 驾龙翳"。 那么,火神与瘟疫有什么关系? 先秦时期,楚地的神灵信仰实在太丰富了,所以几乎每个神灵多多少少都被人们认为具 有“解病'‘的功 能。祝融自然也不例外,比较特殊的是,他既是火神,又代表了祖先。 古人理解火神对瘟疫的枣整,类似于我们现代人理解的高温消毒。所以,除了楚文化中 的火神祝融,中华 文化中还有其他火神,也成为对瘟疫震慑的权威。比如,战国中晚期开始 形成的礼书《周礼》的夏官中的司 麓——“掌行火之政令,四时变国火,以救时疾。'‘ 所谓“变国火"指的就是变更取火的木材,而目的是为了防救时气造成的疾病,在古人眼 中,这类'‘病状 相似"" 须回避,将息饭食之间,不得传吃,但一人受病,全家不安,有此相 染"的病,皆是四时不正之气所导 致的,而生火可以改善。 于是,后世文本中“司煌"也成为了火神的一员。 再比如,清代《事物异名录》提到"游光"的厉鬼,但凡知道它的名字的人,就不会感染到 瘟疫。 火神祭祀对瘟疫的芒刎意象也体现在民俗活动之中。在许多地方的传统中,正月十六 日,便是走百病、祀 火神的日子。而有些地区“春秋报赛"祭祀中,常常以戏剧的方式祭祀火 神,“或禳病还愿以祭,或天旱祷雨以 祭 [D1 (取材于网络) 1. 整体把握全文内容,将“在荆楚文化中,火神是很重要的存在”这句话还原到文中A、B、C、 D哪一处衔接最恰当?(3分) A. LAJ B. LBJ C. LC] D. LDJ 2. 下列对材料一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疋礪的一项是(3分) A. 发掘:挖出埋藏在地下的东西。语义和用法同“挖掘”。 B. 威慑:用武力使对方感到恐惧。语义和用法同“震慑气 C. 导致:指使产生,促成;引起。语义和用法同“致使”。 D. 压制:竭力限制或用强力制伏。语义和用法同“抑制 材料二 在古人概念中,巨大的“响"对瘟疫的驱逐总有特效。而作为以自然界中常伴着寒鸣出 现的"雷”命名的神 卒,“雷神”天然的具有威慑鬼神疾病的功能。 在楚文化中,“雷神"还是有些特殊的,不但人物不确定、身份也常常在打游击。 关于雷神,有下面几种说法:1.祝融也司雷职,是故虽为"火神"亦可作"雷神雷神就 是祝融;2.“雷神" 是一位叫做“丰隆"的。 在楚辞《九歌》之中,《云中君》一篇便是楚人专门祭祀雷神的乐舞。它仅次于祭祀主神 的《东皇太一》 篇后,可见雷神在先秦时期楚人信仰体系中,一定是非常重要了。 楚辞中的这位"雷神"是一位叫做“丰隆"(又叫“屏翳")的神祇,他既是雷神也是云师。 《离骚》中便有: “鸾皇为余先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远游》中也写道:"左雨师使径侍兮,右 雷公以为卫。'‘ 其实云神与雷神不分家,真的是诸多神话母题中很普遍的现象。像是另一位神话人物 螺祖,在《山海经》 中写作"雷祖",出于“朝云之国",出行时腾云驾雾,便与"六云"之师的形象 缠绕在一起。 除了可以"吓"走瘟疫之外,在古人心中,降雨润物的“雷神"还可以带来生机。与前面明 火确实有升温驱 疫的作用相比,“雷神"一出现,就颇具戏剧性啦,仿佛轰隆隆可道一声“疾病 退散”。 (取材于网络) 语文试卷 2020年5月高一年级语文阶段练习 第3页(共8页) 高一年级语文阶段练习 第4页(共8页) 3. 根据材料一、材料二,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 祝融既是火神,也是雷神,还是四季神之一,又代表了人们的祖先0 B. 先秦时期,楚地的神灵信仰很多,神灵们都被认为有“解病”功能。 C. 在楚文化中,“雷神”有些特殊,不但人物不确定、身份也不固定。 D. 古人认为,火和雷都可通过升温驱除因四时不正之气导致的疾病。 材料三 魏晋以前,如果提到瘟神,大概会被告知是颛顼帝的三个儿子之一的瘟鬼。 隋唐时期,受道家文化的昌盛的影响,形成了五瘟神的体系,也就是传说中的春瘟张元 伯、夏瘟刘元达、 秋瘟赵公明、冬瘟钟仁贵、总管中瘟史文业。 而五位“恶神"在经过道教的故事化以后,也变成了护佑人间的“福神",成功的进化成为 "五福大帝"。这 样一来,瘟神带来瘟疫就带有了道德上的奖簪意味。 求神只是我国古代民间信仰的一个部分,'‘让人们在数不尽的自然灾害与兵燹祸乱中, 始终怀有一线生 的希望”,是除病禳疾的“安慰剂”。 不过,当瘟疫来的时候,求神并不是官方的治病渠道。宋代朝廷就十分重视瘟疫的防 治,不但将“疫灾" 提升为“四大自然灾害"之首,还在医学机构、医学方书的编舊、医学人员的 培养、疫病理论的解释、治疗方式 与药物的研发等方面都加以支持。 雷神也好、火神也好,都是带有美好寄寓的符号,与医院一同赋亍人们力量与新生。 (取材于网络) 4. 根据以上三则材料,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有谬的一项是(3分) A. 号(b6)书 竹寧 B.神«(qi) 木底 C.奖惩(cheng) 轰鸣 D.编撰(zuan) 赋予 5. 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下列理解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人们初次见到祝融的名字是在考古发掘的竹书上面。 B. 古人们分别用戏剧来祭祀火神,用乐舞来祭祀雷神。 C. 在我国古代,楚文化中的火神和雷神都不是唯一的。 D. 求神是古代的一种民间信仰,寄寓了人们美好愿望。 6. 综合以上三则材料,请你简要分析武汉版“小汤山”分别被命名为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的 原因。(5分) (一)阅读《谏太宗十思疏》,完成7-13题。(共24分) 臣闻求木气长者,必固为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 不深而望流之远, 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为不可,四况于明哲 乎!人君声神器之重,居域中卡大, 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 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 而欲流长者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声终者盖寡。岂 取之易而守之难 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 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 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 苟免而不怀仁,貌恭中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 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 忽乎! 君人孝,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质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惧满溢则思江海 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 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 此十思,弘兹九德,印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 考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 效其忠。文武争驰,在君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 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 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取材于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7.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不疋晒的一项是(3分) A.人君碧神器之重 当:主持 B.能專终者盖寡 克:能够 C.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作:作为 D.倒能而任之 简:选拔 8.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①臣闻求木彳长者 ②居域中彳大 B.①必固基根本 ②知其不可 C.①叩况于明哲乎 ②貌恭叩不心服 D.①君人者 ②则智看尽其谋 二、本大题共8小题,共29分。高一年级语文阶段练习 第5页(共8页) 高一年级语文阶段练习 第6页(共8页) 9. 下列各句的句式,与例句不粗回的一项是(3分) 例句: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A. 月出于东山之上 B.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D. 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10.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乎确的一项是(3分) A.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 (历代)所有的帝王,都承受了上天给予的重大使命 B.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 引起民怨不在于事情的大小,可怕的是人民(的力量) C. 总此十思,弘兹九德 全面做到这十件应该深思的事,光大九种美德的修养 D. 文武争驰,在君无事 文臣武将争先恐后前来效力,国君就可以无所事事了 11. 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6分) ① 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 ② 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 12. 《谏太宗十思疏》中“谏”的意思是①;“十思”的意思是②;“疏”即“③”,是古 代臣下向君主议事 进言的一种文体。(3分) 13.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疋顼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一开始,作者先设置两组哲理性很强的比喻,而后引出了自己要表达的真实目的。 B. 第一段,作者以三个“不”字的排比句从正面说明问题,进一步强调自己的政治意图。 C. 作者告诫太宗,对人民使用高压钳制,用威势来统治,会造成他们与统治者貌合神离。 D. 作者以“十思”全面阐述“积德义”的具体内容,意在提醒唐太宗从多侧面省察自己。 (二)根据要求,完成第14题。(共5分) 14. 阅读下列《论语•颜渊》选段,回答问题。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 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请概述以 上选段的内容,并简要概括这个选段反映了孔子怎样的思想。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5-17题。(共11分) 望江南超然台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释:①寒食,指寒食节,在清明前二H,相传为纪念介子推而设。从这一天起,禁火三天;寒食过后,重 新点火,称为"新火 15. 下列对词句的理解和分析,不疋硕的一项是(3分) A. “风细柳斜斜”一句写春柳在风中的姿态,也点明了当时的季节特征:春将尽而未尽。 B. “半壕春水一城花”,在句中较为工整地设对,以春水、春花将眼前的图景铺排开来。 C. “咨嗟,,一词在本词中可解释为“赞叹,,意,赞叹眼前的美景触动了诗人思归之欲望。 D. “故国”指故乡,与《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故国神游"的“故国”一词含义不同。 16. 下列诗句中,表现寒食习俗的一项是(3分) A. 郊原晓绿初经雨,巷陌春阴乍禁烟。 B. 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 C. 黄花助兴方携酒,红叶添愁正满阶。 D.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17. 简析“烟雨暗千家”一句中“暗”字的妙处。(5分) 18. 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12分) ①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 ,咏而归。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② ,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③ , ;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阿房宫赋》) ④ ,人亦念其家。 ,用之如泥沙? (《阿房宫赋》) ⑤ 思厥先祖父, , ,以有尺寸之地。 (《六国论》) ⑥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 ,惜其用武而 不终也。(《六国论》)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9-22题。 锣鼓点里的文化 ① 京剧伴奏离不开锣鼓,喜欢听的人是享受,不喜欢的人却只当它是噪音。我在电视上 看学生京剧大赛, 见有位评委问参赛学生:京剧的锣鼓场面是有表现语言的,你能听出来吗? 这问题倒像是问我了。细想,文化 到了博大精深的地步,文字和语言确实都显乏力,雷鸣电 闪,燕语莺声,演员的圆场跑在锣鼓的节拍上,步步 踏的都是一种心情,的确是无言胜有言的 意境了。 ② 有人说,在北京这样的城市,什么都是文化。这话却也不错。鸽哨悠悠,早已是北京 的声音符号,深高一年级语文阶段练习 第7页(共8页) 高一年级语文阶段练习 第8页(共8页) 远,幽静,听到它就会让人感到安谧,难怪诸多北京题材的影片,都不约而同 地用鸽哨烘托着情绪。但同样是 鸽子,到了吴宇森手里却是杀戮的标志了,电影里只要有枪 战场面就有鸽子,腾飞的鸽子只让观众头皮发麻。 文化也许就是这样的,特定的景物加上心 理的暗示,最终酿成的,是充满指向性的情感。 ③ 在北京人的眼里,伴稀粥的咸菜丝切得粗细,刚上市的黄瓜是否顶花带刺,马老板今 天晚上是不是" 钥上"了,都是文化。如果能就着细细的浇了花椒油的水疙瘩丝,和一盘清香 的蒜泥拍黄瓜,喝下一碗热乎乎的 新棒子面粥,然后打着饱嗝去听一场马连良的《失空斩》, 这一天的生活,就是最满足的,是一种惬意,也是 一种温馨。不要以为这种惬意和温馨只是 惬意和温馨,北京人是惯于节事专号的。信手拈来的一句话,也许就 会让你琢磨许久。有一 天我从地铁站出来,一时恍然找不准方向,见路边有位大爷跷着二郎腿喝茶,就上前问 路。 大爷看看我,在指给我道路之后说:听您这口音,不应该找不着北啊。满脸是善意的奚落。 我暗笑,边走 边想,找不着北,一语双关,在北京话里有骄傲、忘形之意。算是大爷的拿尊理 审吗?回头看,大爷那徐徐摇 动的芭蕉扇里,分明是有厚重的东西在的。 ④ 这样的都市,京剧的锣鼓点里怎能没有丰富的语言。这样的都市,每一寸泥土都渗透 了文化的芬芳。 而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北京人最明白,不是填写在证书上的学历,是举手投 足间的雅致。 ⑤ 读名人轶事。钱钟书先生去世之后,心仪杨绛的费孝通来看望杨绛先生。老太太送 费先生下楼,淡淡 地说:楼梯不好走,你今后就不要卒学四扌了。这样的礼貌,遂成千古佳 话。但要知道,在北京,不是只有文 人才这样的。引车卖浆者,也有如此文雅和如此傲骨。 我的外祖父,昔日燕京大学的一名普通采购员,说一口 流利英语,在日本人占领北京时却拒 绝做任何事情,致贫病交加而死。因此我读古文时,不食周粟的故事真是 刻骨铭心的了。 ⑥ 文化就是这样的,说到底不仅仅是小药寧月,更是剑胆琴心。吴宇森喜爱鸽子,也是 寓情于物吧,还 是中国人的情怀。我却更喜欢咀嚼梅特林克的一段话:在星期日不去酒店喝 个醉,却只安静地待在他的苹果树 下读书的农民;厌弃跑马场的纷扰喧嚣却去看一场高尚的 戏或者只度过一个宁静的午后的小市民;不去街上唱 粗俗的歌或哼些无聊的曲子,却走向田 间或者到城墙上看日落的工人。他们全都把一块无名的、无意识的,可 是绝不是不重要的柴 薪投进人类的大火之中。 ⑦ 这才是文化。这才是蕴藏在京剧那丰富的锣鼓点之中的普通而伟大的语言。这样的 语言,在今天充斥 屏幕的庸俗影视剧里大概找不到了,却在人间顽强地生存。 (取材于张策同名散文,有删改) 19. “一语双关”是指一句话或一个词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含义。下列成语在文中一语双 关的一项是(3分) A.举重若轻 B.旁敲侧击 C.知难而上 D.风花雪月 20.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乎應的一项是(3分) A. 第③段中的“钏上”可理解为“全力表现”,表明马连良的表演集中全力,十分到位。 B. 在作者看来,大爷那把徐徐摇动的芭蕉扇里面厚重的东西就是大爷深厚的文化底蕴。 C. 第⑥段中,作者引用的梅特林克一段话的含义可以理解为普通人所具有的文化情怀。 D. 文章结尾处,作者慨叹如今的影视剧平庸鄙陋,很少有能够表现雅致的文化情怀的了。 21. 读本文题目“锣鼓点里的文化”,结合全文,按要求作答。(6分) ① 依据文意,解释“文化”一词的含义。(3分) ② 以此为题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分) 22. 作者说“鸽哨悠悠,早已是北京的声音符号,深远,幽静请你结合北京文化的特点,说 出你心目中的北京 符号,并简要说明你对它的理解。(6分)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3. 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 ① 你怎样理解《谏太宗十思疏》中的“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这句话?请结合现实 举例说明。要 求:言之有物,观点明确。 ② 你所在的社区要组织一个以“分餐”与“合餐”为主题的讨论会,特邀你担任主持 人。请你为自 己设计一个开场白。要求语言精练,鼓动性强。 ③ 请为疫情期间战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写一段抒情文字,表达你的敬意。要求:感 情真挚,使用修 辞手法。 24. 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不少于700字。 ① 美国篮球巨星科比曾说:"在你想要放弃的时候,想想是什么让你当初坚持走到了 现在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② 请以“春天花会开”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立意积极向上,叙事符合逻辑;时间、地点、人物、叙事人称自定;有细节,有 描写。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