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宁阳一中2018级高一阶段性考试二
语 文 试 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考试科目填涂在答题卡、纸的指定位置。
2.单选题(含第1—4题、7—15题、20—24题,共18个单选题,计54分)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其它答案标号。答案不能写在试卷上。
3.试卷其它题目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按题号(第5、6、16、17、18、19、25题,计96分)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请先划掉原来的答案,再写上新的答案。
4.注意书写工整,卷面洁净,书写欠工整、卷面不整洁不清晰的酌情扣分。
5.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和答题纸,试卷自己保管。
第Ⅰ卷(共50分)
一、现代文阅读(29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良渚古城遗址是中国5000年文明史的见证。作为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的一个区域性早期国家的权力与信仰中心所在,它以规模宏大的古城、功能复杂的水利系统、分等级墓地等一系列相关遗址以及具有信仰与制度象征的玉器,实证了5000年前中国长江流域史前社会稻作农业发展的高度成就。
②1936年施昕更先生对良渚遗址的发掘,代表良渚文化研究的开端。1959年,良渚文化才被命名。良渚玉器虽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发现,但直到1973年江苏吴县草鞋山遗址发掘,玉琮、玉璧和良渚陶器一起出土,大家才意识到这些玉器可能是4000年前的。而对良渚文化的认知真正达到新高度,是从上世纪80年代晚期开始的。1986年我们第一次在反山发掘到良渚贵族大墓,精美的玉器将我们带回5000年前神王的世界;1987年瑶山的发掘,第一次发现了良渚人的祭坛及埋在祭坛上的贵族墓地;1992年莫角山遗址发掘,那片夯筑考究的沙土广场让我们相信这里就是王者们曾经居住过的宫殿;2006年葡萄畈村庄下的那片石头,开启了我们寻找王城的大门,2007年依次发现了西城墙、北城墙、东城墙。当11月最终发现南城墙时,这座被历史泥沙淹没了4000多年的王城,就真的在我们脚下。
③从2009年彭公岗公岭水坝发现起,我们的视野被引到距良渚古城十几公里外的苕溪上游,开始对古城外围治水工程调查研究,至2015年初步搞清水坝的分布、年代与堆筑情况。现已发现的11条水坝在古城上游西北部地区形成一个庞大的水利体系,具有防洪、运输和灌溉等综合功能。这是中国最早的大型水利系统,也是世界最早的拦洪大坝系统,直接保护了
当年王城外围100多平方公里的区域。在2015年老虎岭的发掘现场,我们选其中一条水坝,利用当地百姓取土破坏的剖面进行铲刮,其草裹泥堆筑的方式在今天依然可以见到。
④独特的玉器是良渚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双重代表,反映了一个以神权为纽带的文明模式。著名的神徽图案在整个太湖流域非常一致,有着类似标准化的制作工艺,这说明在距今5000年左右,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有着统一的信仰崇拜,而良渚玉器系统的产生,主要体现了巫师和神权的力量。
⑤良渚玉琮经历了从圆到方、鼻线加高的演变过程。玉琮后来被用到天圆地方―――“苍璧礼天、黄琮礼地”的概念中,实际是用了良渚玉器后期的概念,而良渚早期的圆形玉琮,主要还是一个神像载体的概念。在稍晚的龙山时代,陶寺遗址的玉器显然也受到良渚玉琮的影响。从殷墟妇好墓到金沙遗址,都有玉琮发现,都与良渚文化的玉琮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⑥5000年前是一个平台,世界各地陆续进入早期国家阶段。古埃及、苏美尔及古印度都在这个时间形成王国阶段,现在我们也找到了与之相对应的国家文化。从水坝修建的工程量、玉器雕琢的精细度与墓葬的等级分化,都可证明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程度不低于其他文明。
(摘编自刘斌《良渚:5000年文明并不遥远》)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从考古发现看,良渚文化是史前稻作农业高度发展的有力证明,体现了早期国家特征。
B.对良渚遗址的发掘和研究,经历了一个先慢后快的过程,近30年来进展明显加快。
C.良渚古城水利系统由11条水坝组成,在中国乃至世界水利史上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D.良渚玉器中神徽图案的一致,表明良渚文化同处一个神权文明,有统一的信仰祟拜。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①段交代了良渚古城遗址对于我们今天研究5000年前中国长江流域史前社会文明的历史价值和重要意义,总领全文。
B.第②③段概述了良渚遗址及古城外围治水工程的发掘过程,从1936年开始,到2015年发掘工作基本结束,条理清晰。
C.第④⑤段从良渚玉器切入,揭示了良渚文化属于一个以神权为纽带的文明模式,并以玉琮为例说明其对其他区域文化的影响。
D.第⑥段同文章开头相呼应,收束全文,将良渚文明与其他文明进行比较,肯定了它在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1987年瑶山发掘第一次发现了良渚人的祭坛和埋在祭坛上的贵族墓地,此项发现让我们第一次认识到良渚社会的等级分化。
B.良渚古城的水利工程在当时保护了王城外围100多平方公里的区域,功能强大,其草裹泥的堆筑方式直到今天仍被采用。
C.良渚早期的圆形玉琮是一个神像的载体,后来因与其他区域文化相互融合而发生演变,形状变方,鼻线加高,承载的概念也发生相应变化。
D.与古埃及、苏美尔和古印度相比,我国此前一直未能找到在5000年前形成王国的实证,而良渚文化的研究成果填补了这一空白。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本题共3小题,14分)
军 号
申志远
一支衣衫褴褛的队伍行进在草地上,远远的,一个人走在前头,他的影子在天际线下,是一个小黑点,后面,很远很远的地方,是打着军旗行进的红军。
从茨坪出发,过湘江,一直走到这一眼看不到边的草地,陆青一直都走在这支队伍的前头,他是号手,军号一响,红军战士就要向前冲锋。陆青19岁,曾经是茨坪的一个喇叭匠,婚丧嫁娶、红白喜事都少不了他,老表们都叫他“喇叭青”。那年,镇上闹红军,他跟了私塾的教书先生一起投了红军。
政委问他:“娃子,你会干啥?”“我会吹喇叭。”“吹喇叭?那去当号兵吧!”
政委一句话,喇叭换成军号,从此,陆青成了号兵。
军号是德国的,铜的,铮亮铮亮的,能照见号兵的脸。一吹,声音特别嘹亮,十里八里都能听见。军号的主人叫阿贵,每天号不离手。阿贵是广东人,读过学堂,从南昌暴动开始,一路吹到井冈山。号谱虽然复杂,但对喇叭匠陆青来说不是难事,很快就学会了。
阿贵把军号用一个牛皮套套着,拴了一大块红绸子,时刻带在身边。号兵陆青跟屁虫似的追着阿贵,想着有一天自己成为这军号的主人。
有一天,阿贵说:“喇叭青,我要是牺牲了,你得继续吹,吹到革命胜利……”
陆青回答:“我想要军号,可不想你死,我们要一起吹着军号去见毛委员!”
湘江之役,白匪用了飞机大炮,红军的浮桥被打断,战士的鲜血染红了湘江……号兵阿贵在湘江渡口吹响了冲锋号,一颗炸弹在江边爆炸,号声戛然而止,阿贵的脑袋被弹片削掉了,一团血雾喷过来,鲜血浸透了红绸。血喷了陆青一脸,他拾起军号,用尽平生的气力吹响,他的脸和军号、军旗都融在湘江猩红的血色中,①号声呜咽,号声嘹亮……红军在付出巨大的牺牲后,成功突围。
以后,这军号跟了陆青,跟着主力红军,一路走来。
松潘草原的天气,一会儿一变,刚刚是万里晴空,一下子就暴雨如注。陆青行进在草地上,任雨水浇过头顶,他把军号塞进背包,打开背上破旧的油纸雨伞,冒雨前行。雨雾中的陆青感到特别疲惫,他走不动了。雷鸣电闪中,他仿佛看到了阿贵在和他说军号的事……
暴雨过后,草原上弥漫着雨雾,天边还出现了一道彩虹,陆青又饿又乏,放眼回望,军旗变成一个小点。
前方,是一块绿色的草坪,过了草坪就是一大片灌木丛,陆青喝光水壶中最后一口水,扔掉了被雨打烂的油纸伞,擦了擦军号,整理了一下背包,踏上了绿色的草坪。
一脚下去,陆青感觉自己飞了起来,而后整个身子迅速地沉下去,仿佛大地里仲出一只手在拽他,他挣扎着,越挣扎陷得越深。陆青试图扔掉身上的背包,可是根本摘不下来,就这样,他一点一点被绿色的泥浆包围。时间似乎静止了,他听到了自己的心跳声……
陆青半个身子没在沼泽里,他脑子是清醒的,用尽最后的力量,他吹响了军号,②号声嘹亮,号声鸣咽……
吹号加速了陆青的下沉,很快,淤泥没了他的脖子,陆青想,战友们呢,能听到号声吗?
一瞬间,他的眼晴模糊了,他清晰地看到了阿贵,张开双臂从红色的湘江走来,他睁不开眼睛了,但是他觉得自己的脚踏在一块石头上,他用左臂,高高地举起军号,他要让战友们看到军号……
红军队伍走到这里,正是晚霞满天的时候。一望无垠的草地上,只见陆青的手在高高地擎起,军号紧握在他的手里,像个路标,红绸子在风中飘舞……
政委和红军战士们向着军号敬了军礼,绕过这片死沼,向远方,向红霞灿烂的地方走去……
(选自2018年第4期《北方文学》,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前半部分交代了陆青成长为一名真正号兵的经历,使人物形象更加饱满、故事情节更加合理,同时使行文跌宕起伏,更具可读性。
B.阿贵与陆青两人尽管有着不同的出身经历,但是对军号的珍视和对号兵责任的恪守却惊人相似,两人也都有着同样高贵的精神追求。
C.陆青在距离大部队很远的前方引路,这种个人英雄主义的做法造成自己最终深陷沼泽而无人救援的后果,作者在对其褒扬中也暗含批判。
D.小说结尾处“向远方,向红霞灿烂的地方走去”,富有象征意义,预示着革命队伍走向光明和胜利,言简意丰,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5.文中两次写到“号声”,试分析二者的内涵有何异同。(5分)
6.小说以“军号”为题,有哪些作用?试结合全文,分条作答。(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2小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8题。
材料一:
2016年12月,我国首个全民阅读规划——《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发布,首次明确全民阅读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随后,2017年3月1日,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正式施行,2018年1月1日,公共图书馆法正式施行,都对开展全民阅读提出明确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全民阅读纳入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全民阅读对于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文化支撑的重要作用更加凸显。
“文化立法的进程,直接推动了全民阅读的发展。”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国民阅读研究与促进中心主任徐升国表示,公共图书馆法要求公共图书馆把全民阅读作为重要功能,意味着图书馆要从藏书、管书为主,转向提供阅读服务为主;而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则要求地方政府把全民阅读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中,这也为一些社会组织参与全民阅读建设提供了机会。
(摘编自李范、孙嘉靖《书香中国更可期》)
材料二:
4月18日,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的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公布,我国城
镇成年居民2017年的图书阅读率为67.5%,农村成年居民的图书阅读率为49.3%;2017年我国城镇居民的纸质图书阅读量为5.83本,农村居民纸质图书阅读量为3.35本。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介绍,2017年我国城镇居民的阅读率和阅读量均有所上升,但农村的调查结果不乐观,两项调查结果均表现为不升反降。
国民阅读率调查项目负责人徐升国也表示,阅读基础设施建好后,要进一步激活农家书屋的使用效率,提升其价值。仅就目前而言,农村居民的阅读问题确实存在短板,全社会要尽量向农村和农民子弟倾斜。
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还显示,我国成年国民对当地举办全民阅读活动的呼声较高,2017年有65.2%的农村成年居民认为有关部门应当举办读书活动或读书节。也就是说,全国三分之二的农村成年居民想通过阅读了解大山之外的世界,希望能与中国古人和东西方名家、大家成为面对面交流的朋友,渴望在字里行间丈量世界。
魏玉山和徐升国一致认为,培养农村居民的阅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有条件的农村要找喜欢阅读的村民来管理农家书屋,带领大家定期开展有规模有计划的读书活动,引领村民走进字里行间。
(摘编自刘彬《农村需要阅读推广人》)
材料三:
自“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写入党的十八大报告后,中国出版界便积极行动起来。经过周密的顶层设计和精心准备,由权威的图书评测专业机构——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和央视科教频道强强联合,组织开展年度“中国好书”推荐活动,为大众读者精心打造一份中国图书的权威榜单、一幅中国人的阅读地图。
至2018年,年度“中国好书”推荐活动已成功举办了5届,共有300余名各学科知名专家学者参与了评审工作。每年优秀图书要历经近10道专业评审程序,才能从40余万种图书中产生这个好书榜单,上榜率仅为0.00007%。可以说,这是一个“国家榜单”,更是一幅“心灵榜单”。
“中国好书”在我国全民阅读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出版业发展的重要契机和动力,出版社纷纷围绕“中国好书”制定精品出版战略方向、方针和策略,建立精品出版工程机制和目标;“中国好书”也成为大众阅读的风向标,正在满足大众读者日益增长的高质量的阅读需求。
(摘编自杨平《为好书寻找读者,为读者寻找好书》)
材料四:
近年来我国国民阅读率情况统计
(摘编自大《中国报告网》)
7.下列关于“全民阅读”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全民阅读被纳入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之后,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方面都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B.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施行,为一些社会组织参与全民阅读建设提供了法律支持,为全民阅读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C.近年来全民阅读统计数据显示,农村居民阅读率和阅读量不升反降,其原因是农村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远低于城镇。
D.年度“中国好书”推荐活动的开展,既为出版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动力,也为推进全民阅读活动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广大农村地区,较低的阅读率和较高的阅读意愿看似矛盾,实则反映了农村阅读短板的存在和农民阅读习惯培养的不易。
B.参与的专家学者多、评审程序严、上榜率低,无疑提升了“中国好书”推荐书目的含金量,使其成为全民阅读的上佳选择。
C.上述的几则材料中,多处引用了权威部门统计提供的精确数字和权威人士的观点,增强了材料的真实性、可信度和说服力。
D.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迅速提高,2014年已超越纸质书阅读率,未来几年将超越综合阅读率。
二、课内文言基础知识(共9分,每题3分)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故遣将守关者 君安与项伯有故
B.举匏樽以相属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
C.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 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D.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予出官二年
10.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沛公欲王关中 沛公军霸上 范增数目项王
B.泣孤舟之嫠妇 项伯杀人,臣活之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C.素善留侯张良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D.吾得兄事之 侣鱼虾而友麋鹿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11.下列各组句子,按句式特点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⑴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⑵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⑶亚父者,范增也
⑷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⑸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⑹吾属今为之虏矣!
⑺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⑻得复见将军于此 ⑼蚓无爪牙之利
⑽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⑾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⑿大王来何操?
A. ⑴⑼⑿//⑵⑸⑹//⑶⑽//⑷⑺//⑻⑾ B.⑴⑷⑼//⑵⑹//⑶⑽//⑺⑿//⑸⑻⑾
C.⑴⑺⑿//⑵⑹//⑶⑽//⑷⑼//⑸⑻⑾ D.⑴⑸⑺//⑵⑹⑿//⑶⑽//⑷⑼//⑻⑾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韦伦,节度使光乘之子。少以荫累授蓝田县尉。以吏事勤恪,杨国忠署为铸钱内作使判官。国忠恃权宠,又邀名称,多征诸州县农人令铸钱。农夫既非本色工匠,被抑令就役,多遭篓罚,人不聊生。伦白国忠曰:“铸钱须得本色人,今抑百姓农人为之,尤费力无功,人且兴谤。请厚悬市估价,募工晓者为之。”由是役使减少,而益铸钱之数。天宝末,宫内土木之功无虚日,内作人吏因缘为奸,伦乃躬亲阅视,省费减倍。
会安禄山反,车驾幸蜀,拜伦监察御史。时内官禁军相次到蜀,所在侵暴,号为难理;伦清俭率身以化之,蜀川咸赖其理。襄州康楚元、张嘉延聚众为叛,凶党万余人,自称东楚义王。襄州刺吏王政弃城遁走。嘉延又南袭破江陵,汉、沔馈运阻绝,朝廷旰食。伦乃调发兵甲驻邓州界,凶党有来降者,必厚加接待。数日后,楚元众颇怠,伦进军击之。生擒楚元以献,余众悉走散,收钱物近二百万贯,并不失坠。
乾元三年,以伦为襄州刺史、十州节度使。时李辅国秉权用事,节将除拜,皆出其门。伦既为朝廷公用,又不私谒辅国。伦受命未行,改秦州刺史。时吐蕃、党项岁岁入寇,边将奔命不暇。伦至秦州,屡与虏战。
德宗即位,选堪使绝域者,征伦拜太常少卿兼御史中丞,持节充通和吐蕃使。伦至蕃中,初宣谕皇恩,次述国威德远振,蕃人大悦。使还,迁太常卿、兼御史大夫。再入吐蕃,奉使称旨,西蕃敬服。朝廷得失,数上疏言之。为宰相卢杞所恶,改太子少保。泾师之乱,驾幸奉天。及卢杞等贬官伦于朝堂呜咽而言曰宰相不能弼谐启沃使天下一至于此仍为尚书天下何由致理闻者敬惮之。
伦居家孝友,抚弟侄以慈爱称。贞元十四年十二月卒,时年八十三。
(选自《旧唐书·韦伦传》,有删改)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国忠恃权宠,又邀名称 邀:谋取
B.汉、沔馈运阻绝 馈:运送
C.时李辅国秉权用事 秉:执掌
D.再入吐蕃,奉使称旨 称:赞赏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由是役使减少,而益铸钱之数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B.伦乃调发兵甲驻邓州界 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
C.伦既为朝廷公用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D.抚弟侄以慈爱称 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14.下列对文中加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及卢杞等贬官/伦于朝堂呜咽而言曰/宰相不能弼谐启沃/使天下一至/于此仍为尚书/天下何由致理/闻者敬惮之
B.及卢杞等贬官/伦于朝堂呜咽而言曰/宰相不能弼谐启沃/使天下一至于此/仍为尚书/天下何由致理/闻者敬惮之
C.及卢杞等贬官/伦于朝堂呜咽/而言曰宰相/不能弼谐启沃/使天下一至/于此仍为尚书/天下何由致理/闻者敬惮之
D.及卢杞等贬官/伦于朝堂呜咽/而言曰宰相不能弼谐启沃/使天下一至于此/仍为尚书/天下何由致理/闻者敬惮之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韦伦正直敢言。杨国忠大量征用民工铸钱,搞得民不聊生,韦伦对杨国忠表达反对之意,并提出合理建议。
B.韦伦平叛有功。襄州叛乱时刺史王政弃城逃走,嘉延南袭,朝廷被困,韦伦调兵遣将,优待投诚敌人,最终抓获匪首。
C.韦伦不阿谀权贵。李辅国掌权时,韦伦没有私下去拜见,李辅国就设法阻扰朝廷任命,最后韦伦被改任秦州刺史。
D.韦伦出使吐蕃有功。韦伦初次出使,晓示皇恩,宣扬国威,吐蕃人大喜;再次出使,符合皇帝旨意,吐蕃人敬服。
第Ⅱ卷(共100分)
四、(25分)_科_网Z_X_X_K]
(一)1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伦清俭率身以化之,蜀川咸赖其理。(4分)
(2)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3分)
(3)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7〜18题。
杏花
王安石
石梁度空旷,茅屋临清炯①。
俯窥娇饶杏,未觉身胜影。
嫣如景阳妃②,含笑堕宫井。
怊怅有微波,残妆坏难整。
【注】①炯:jiǒng,明亮。②景阳妃:南朝陈后主的宠妃张丽华、孔贵嫔。隋军攻破台城,陈后主与张、孔二人藏身于景阳宫井中。
1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4分)
A.首联写石桥跨过空旷的水面,茅屋在清澈闪亮的溪水畔。诗中的“空旷”“清炯”以暗喻的手法写水面,形象鲜明,诗意丰满。
B.颔联写俯看娇美艳丽的杏花,并没有觉得它本身比水中的倒影更美。此联表明诗人更爱水中之影,营造出一种空灵玄妙的韵味。
C.尾联写水面的涟漪,将这位绝代佳人的容颜装饰弄得残破不堪,令人惆怅。“残妆坏难整”将杏花写得形象生动且富有动态美。
D.此诗构思新颖,以“空旷”“清炯”写出水面如镜,为下文写杏花倒影之妩媚做了衬托和铺垫,并描绘了水面由静到动的过程。
E.此诗虽咏临水之杏花,然不着一花、水字,有意避开正面描摹,而以空灵之笔写出杏花的风姿神韵,给人一种含蓄深邃的美感。
18.这首诗颈联是如何描绘杏花的?请简要赏析。(3分)
(三)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
(1)《赤壁赋》中,写清风与明月“__________,用之不竭”,可尽情享用,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2)《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渺沧海之一粟”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
(3)《赤壁赋》中“客”的箫声悲凉异常,“________________,渺沧海之一粟”两句极写箫声足以让天地万物为之动容。
(4)《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演奏琵琶,“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声虽“暂歇”,却产生了更好效果。
(5)《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铁骑突出刀枪鸣”两句把琵琶女的情感暗流推向高潮。
(6)《琵琶行》中,“间关莺语花底滑,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旋律的变化写出了先“滑”后“涩”的两种音乐意境。
(7)《游褒禅山记》中,王安石认为只要“尽吾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所以说:“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
(8)“质本洁来还洁去,_______________ 。”此句出自《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污淖,污秽的烂泥。这是《红楼梦》中林黛玉葬花之词,乃是借写花的高洁而自表洁身自好、孤芳自赏的心志。
五、(每小题3分,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6月9日晚,黄海之滨的青岛国际会议中心宴会厅外观景平台,“有朋自远方来”。以城市为背景,以天空为幕布,一场 的灯光焰火艺术盛宴在浮山湾海面上演。
水幕舞台半透明巨幅环幕上的投影与不远处的城市楼宇夜景秀 ,犹如梦幻仙境。上合组织成员国和观察员国的名字以中、俄、英三种语言一一展现,各国的标志性建筑依次呈现。《天涯明月》《齐风鲁韵》《国泰民安》《筑梦未来》《命运共同体》,展现了一幅花开盛世的美丽图景。
的焰火竞相绽放,照亮城市的夜空。
灯光焰火艺术表演以四季为主题:翠绿的“春”描绘生机蓬勃的景象;火红的“夏”突出繁花绚烂的色彩;金黄的“秋”传达丰收的喜悦;雪白的“冬”给夏日海滨带来别样清凉。精美的灯光焰火艺术表演令现场外国友人 ,连声叫好。
演出总导演张艺谋介绍说,演出突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其中这个大主题。
这是一场科技和艺术完美结合的视觉盛宴,展现出中国气派、呈现出世界水准、展示出相关国家对上合组织未來的自信,更表达了人类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美好愿望。
伴随着《国泰民安》的优美旋律,( )。在“上海精神”照耀下,构建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的新航程愈加光明。
20.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美不胜收 融为一体 五光十色 叹为观止
B.美轮美奂 融为一体 五彩缤纷 赞叹不已
C.美不胜收 水乳交融 五彩缤纷 叹为观止
D.美轮美奂 水乳交融 五光十色 赞叹不已
2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在夜空中定格璀璨的焰火,环幕上的和平鸽展翅飞翔
B.璀璨的焰火在夜空中定格,和平鸽展翅飞翔在环幕上
C.璀璨的焰火在夜空中定格,环幕上的和平鸽展翅飞翔
D.在夜空中定格璀璨的焰火,和平鸽展翅飞翔在环幕上
2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突出演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其中这个大主题。
B.突出演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将精髓的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其中这个大主题。
C.演出突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大主题,将精髓的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其中。
D.演出突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大主题,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其中。
2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改革不能只凭一腔热情,在改革前要对方案认真总结,严格论证,小心试验,并取得各方共识,方可推行。
B.江南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印有“墨梅”图案,寓意有“梅花香自苦寒来”之意,表达对寒窗苦读的学子的赞誉。
C.这辆先进的综合性网络服务车担负着重大舆情现场研判、重大警务活动现场直播以及社区宣传服务、微博直播等。
D.百年来,中华书局一直以传承文明为己任,本着守正出新的原则,整理出版了大批古籍,也推出了许多高水平的学术新著。
24.对下列文学文化常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乞骸骨,乞求自己的尸骨能回到故乡安葬,指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回老家
安度晚年。这是古代官员请求退休的委婉说法。
B.古代常用阴阳来表示地理方位,阴是指山之南、水之北,阳是指山之北、水之南。
C.《张衡传》中“遂通五经,贯六艺”中的“六艺”指《诗》《书》《礼》《乐》
《易》和《春秋》六部经书。
D.世界三大著名短篇小说家是指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
其中契诃夫的代表作是小说《羊脂球》。
六、(60分)
25.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人类自树叶、兽皮裹身后,御寒的衣服逐渐成为一个符号,承载了人间真情,反映了人对美的理解,展现了人的精神世界,见证了时代的变迁。
(2)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生活中离不开车。车,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车来车往,见证着时代的发展,承载着世间的真情;车来车往,折射出观念的变迁,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宁阳一中2018级高一阶段性考试二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C (“由11条水坝组成”不准确,原文是“发现的11条水坝”。)
2.B (“发掘工作基本结束”于文无据。)
3.D (A“此项发现让我们第一次认识到良渚社会的等级分化”错误,“1986年在反山发掘到良渚贵族大墓”也可证明;B“草裹泥的堆筑方式直到今天仍被采用”错误;C“后来因与其他区域文化相互融合而发生演变”错误。)
4.C(“个人英雄主义”“暗含批判”理解偏颇。)
5.(5分)⑴相同点:都描写了号声的响亮、凄切,烘托了悲壮的气氛。(1分)⑵不同点:①前者写出了陆青对战斗的惨烈及阿贵牺牲的悲愤之情,同时饱含了鼓舞战友奋勇向前、
全力突围的奋发昂扬之意。(2分)②后者写出了陆青身陷绝境之际竭尽全力提醒战友避开沼泽的急切,同时表达了陆青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精疲力尽、不能再继续战斗的不甘和遗憾。(2分)
6.(6分)⑴ “军号”是军魂的象征,是主人公的生命所在、精神所系,承载着陆青的顽强精神、英雄气慨和高尚情怀,有助于人物形象的刻画;⑵“军号”具有线索作用,小说处处围绕“军号”展开故事情节,有助于情节结构的紧凑、集中;⑶“军号”意味着革命精神的传承和前进方向的指引,从阿贵到陆青,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有助于文章主题的揭示。(每条2分。)
7. C(“其原因是农村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远低于城镇”于文无据。)
8. D(“未来几年将超越综合阅读率”错。)
9.D (出,京官外任)
10.D (A.名词作动词;B.动词使动 C.形容词作动词;D.“兄”“夜”名词作状语,“侣”“友”名词意动。)
11.C 【⑴⑺⑿,宾语前置句;⑵⑹,被动句;⑶⑽,判断句;⑷⑼,定语后置句;⑸⑻⑾ ,状语后置句。】
12.D(称:符合)
13.A(A.都是连词,表示转折,却,但是。B.前一句副词,就;后一句副词,才。C.前一句介词,被;后一句介词,替,给。D.前一句介词,因为;后一句连词,表示后一行动是前一行动的目的。)
14.B(及卢杞等贬官,伦于朝堂呜咽而言曰:“宰相不能弼谐启沃,使天下一至于此。仍为尚书,天下何由致理?”闻者敬惮之)
15.C(“李辅国就设法阻扰朝廷任命”文中无此意)
【参考译文】
韦伦,节度使韦光乘的儿子。年轻时因为庇荫历任蓝田县尉。因为他对官吏事务勤恳恭谨,杨国忠委任他为铸钱内作使判官。杨国忠依仗权势宠幸,又谋取名声,大量征用各州县农夫让他们铸钱。农夫既不是本行工匠,又被强迫服役,很多人遭受捶打处罚,民不聊生。韦伦告诉杨国忠说:“铸钱必须依靠本行业的人,现在强迫百姓农夫来铸造它,尤其浪费人力,没有功效,人们还会发起指责。希望优厚悬赏进行买卖估价,招募通晓铸钱的工匠做这件事。”因此服役的人减少,却增加了铸钱的数量。天宝末年,宫内大兴土木连日不断,宫内做事的人员官吏趁机为非作歹,韦伦就亲自视察,减省一倍费用。
正赶上安禄山造反,皇帝到达蜀地,授予韦伦监察御史。当时宦官禁军相继到达蜀地,到处残暴掠夺,被视为难以治理;韦伦清廉俭朴以身作则来感化他们,蜀川之地全依靠他的治理。襄州康楚元、张嘉延聚众叛乱,恶党一万多人,自称东楚义王。襄州刺史王政弃城逃走。张嘉延又向南袭击攻破江陵,汉、沔之地的运输被阻隔,朝廷粮食紧缺。韦伦就调发军队驻扎邓州地界,恶党有来投降的,一定优厚加以接待。几天后,康楚元部下十分疲惫,韦伦进军攻打他们。活捉康楚元来献给朝廷,剩余的部下都逃散了,获取钱物将近二百万贯,并且没有遗失。
乾元三年,朝廷把韦伦任命为襄州刺史、十州节度使。当时李辅国掌权行事,节将的任免,都出自他的门下。韦伦既被朝廷因公任用,又不私下拜见李辅国。韦伦接受任命还没有出发,就被改任秦州刺史。当时吐蕃、党项人年年入侵,驻守边境的将领疲于应对防守。韦伦到达秦州,多次和胡人交战。
德宗登皇位,选拔能够出使边远地区的人,征召韦伦授予太常少卿兼御史中丞,持节符出任通和吐蕃使臣。韦伦到达吐蕃,先晓示皇恩,接着陈述国家威德远振,吐蕃人很高兴。韦伦出使回来,升任太常卿、兼御史大夫。韦伦第二次进入吐蕃,奉使符合皇帝的旨意,西蕃敬佩服从。对朝廷的得失,韦伦多次上疏谈论。被宰相卢杞所憎恶,朝廷改任韦伦做太子少保。泾原的军队叛乱,皇帝到了奉天。等到卢杞等人被贬官,韦伦在朝堂上呜咽着说:“宰相不能辅佐协调竭诚开导君王,使天下竟然到了这个地步。还让他担任尚书,天下怎么能得到治理?”听到的人敬畏他。
韦伦在家里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抚养弟弟侄儿因为慈爱被称道。贞元十四年十二月去世,终年八十三岁。
16. (10分)
(1)韦伦清廉俭朴以身作则来感化他们,蜀川之地全依靠他的治理。(率身:以身作则;化:感化;咸:全,都;赖:依靠;各1分,共4分)
(2)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收获,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深入而且广泛。
(3)做大事不必注意细枝末节,行大礼不必讲究小的谦让。现在别人正是刀和砧板,我们是(砧板上的)鱼和肉,为什么告辞呢?
17.(4分)A.D(A首联中的“空旷”“清炯”运用借代的手法,以形象具体的特征代替抽象的概念。D.“空旷” “清炯”没有描绘水面由静到动的过程,尾联才描绘水面由静到动的过程。)(答对一项2分,答对两项4分)
18.(3分)这两句诗借用典故,(1分)以张、孔两位美人喻花,(1分)生动地写出杏花在水中的倒影如含笑凝睇的美女,楚楚动人。(1分)
19.(8分)
(1)取之无禁 (2)寄蜉蝣于天地
(3)舞幽壑之潜蛟 (4)别有幽愁暗恨生
(5)银瓶乍破水浆迸 (6)幽咽泉流冰下难
(7)其孰能讥之乎 (8)强于污淖陷渠沟
20.A (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美轮美奂,原本多形容建筑物雄伟壮观、富丽堂皇,现在也用来形容雕刻或建筑艺术的精美效果。融为一体,比喻几种事物关系密切,配合自然,如同一个整体。水乳交融,像水和乳汁那样融合在一起,比喻关系非常融洽或结合得很紧密。五光十色,形容色彩鲜艳,花样繁多。五彩缤纷,表示颜色繁多,色彩绚丽,十分好看的样子。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赞叹不已,指赞叹不止,不间断地赞叹。)
21.C
22.D
23.D (A“认真总结,严格论证,小心试验”,语序不当;B“寓意有‘梅花香自苦寒来’之意”成分赘余;C“担负着重大舆情现场研判、重大警务活动现场直播以及社区宣传服务、微博直播等”,缺少宾语中心语)
24. A(B“阴是指山之南、水之北,阳是指山之北、水之南”应为“阳是指山之南、水之北,阴是指山之北、水之南”。C“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D“小说《羊脂球》”应是“莫泊桑的代表作” 。
25.作文参照2018年6月高考作文阅卷标准
【评分细则】
(1)正常作文
43分为基准分(即平均分),36分为及格分。
一类卷,60~53分,符合题意,观点明确,中心突出,能阐明所选语句的内涵,说理充分(记叙文则要求描写生动,故事曲折),结构严谨,材料充实,语言流畅,写出真情实感;一类卷应不少于15%(约220人次)。
二类卷,52~43分,符合题意(或部分偏离题意),观点明确,能阐明所选语句的内涵,部分材料与观点不一致;
三类卷,42~31分,题意明显偏差,中心松散,不能阐明所选语句的内涵,内容空洞,较多材料与观点不一致;
四类卷,30~0分,完全偏离题意,结构混乱,语言不通顺,字迹潦草难辨。
扣分:缺题目扣2分,错别字每个扣1分,扣完3分为止。
(2)抄袭文章。抄袭的文字400字左右的,0~10分。
(3)不足字数。不足800字,少50字扣1分,少100字扣2分;600~400字给25分,400~200字给15分,200字以下0~15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