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综合测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慎终追远 清明永驻
清明节大约起源于周代,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最初,清明只是一个提醒农民进行春耕春种的节气。《淮南子·天文训》记:“春分后十五日,北斗星柄指向乙位,则清明风至。”《岁时百问》云:“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谷雨紧相连,浸种春耕莫迟延”等农谚。这种标志物候变化、敦促春耕的节气,是怎样变成以祭奠祖先为中心的综合节日的呢?
首先,这与清明前两天的寒食节有关。相传,寒食节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晋文公、介子推这一段动人的故事。但当代学者普遍认为,寒食节与古人对于自然的认识相关。他们认为世界万物都和我们人一样是有生命的,也有生老病死,需要新陈代谢。火燃久了要熄掉,重取新火。寒食之后重生新火就是一种辞旧迎新的过渡仪式。熄灭旧火与重生新火所透露的是季节交替的信息,意味着新的一年春耕生产的开始。寒食节在清明前两日,寒食禁火冷食祭墓,清明取新火踏青出游。唐代之前,寒食与清明是两个前后相继但主题不同的节日,一为怀旧
悼亡,一为求新护生;一阴一阳,一息一生。二者有着内在的文化关联。
清明节也融合了上巳节的一些习俗。上巳节俗称三月三,它形成于春秋末期。时至唐代,上巳节成了一个全国性的节日,人们常在此日到水边嬉戏,去郊游踏青。后来,上巳节的踏青饮宴的特点被整合到了清明节的习俗之中。清明节发展最盛的时期是宋代。北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载:“寒食第三日,即清明节矣,凡新坟皆用此日拜扫,都城人出郊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囿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酬。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可见,宋人借祭祖扫墓的机会充分享受踏青之乐,寓嬉乐于哀痛之中。张择端绘制的风俗画长卷《清明上河图》更是形象地呈现出宋代清明节的盛况。到了元代,不仅上巳节退出了节日传统,寒食节也已基本消亡。春节之后的大好春季只剩下了清明节。
清明节祭祖扫墓、追念先人功德的活动,与中国深层的祖先崇拜、孝文化传统之间有着深刻的联系,而这种文化传统正是中国社会几千年来得以和谐稳定发展的支柱,也是清明节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民间根基。随着民族精神的复兴,对祖宗的家族性私祭发展到对中华民族共同祖先黄帝、炎帝的群体性公祭,以延续中华民族血脉相连、薪火相传的精神,这些都抒发了人们慎终追远、明德归厚的道德情怀。中华传统节日是民族生活的仪式,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承中华美德的重要载体。现在我们过清明节,就是一次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感悟和认同的过程,就是要通过扫墓祭祀等形式唤起后人对祖先的追思与敬慕,全面体现对祖先的感恩、对血脉责任的认同,确保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共同记忆,得以代代相传、万载永续。
(节选自李荣启《感悟清明节的
文化内涵》,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清明节最初只是一个标志物候变化、敦促春耕的节气,我们从“清明谷雨紧相连,浸种春耕莫迟延”等农谚中,可见清明节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联系。
B.寒食节的起源与习俗,与晋文公、介子推的故事有关,也与古人的自然观密切相连。当代学者认为世界万物都是有生命的,也有生老病死,需要新陈代谢。
C.寒食之后重生新火是一种辞旧迎新的过渡仪式,熄灭旧火与重生新火,意味着新的一年春耕生产的开始,象征着新季节、新循环等的开始。
D.上巳节形成于春秋末期,后来逐渐变为了带有一定社会性质的春游活动,到唐代时已成了一个全国性的节日。
解析:解答时要回到原文找到与原文相关的句子仔细比较。B项,原文是“他们认为世界万物都和我们人一样是有生命的,也有生老病死,需要新陈代谢”,“他们”指代的是古人而非当代学者。
答案:B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
.从北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及张择端绘制的《清明上河图》等可见,宋人借祭祖扫墓的机会充分享受踏青之乐,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宋朝民风民俗的盛况。
B.由于寒食和清明在时间上紧密相连,寒食节俗很早就与清明发生关联。寒食禁火、冷食、祭墓,清明取新火、踏青、出游。寒食节后来基本消亡。
C.寒食节在清明前两日,它们前后相继。其中,寒食的主题为怀旧悼亡,清明的主题为求新护生;一阴一阳,一息一生。寒食与清明有着内在的文化关联。
D.无论是民间的私祭还是国家的公祭,都是对先人、先祖呈上祭奠与追思,这种神圣的生命交流仪式,抒发了人们慎终追远、明德归厚的道德情怀。
解析:“其中,寒食的主题为怀旧悼亡,清明的主题为求新护生;一阴一阳,一息一生”理解有误,原文是说“唐代之前,寒食与清明是两个前后相继但主题不同的节日”。
答案:C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在我国众多的节日中,清明节具有双重身份:节气兼节日。它从最初只是一个节气,后来逐渐与寒食节、上巳节融为一体,成为我国重大的综合节日。
B.中国深层的祖先崇拜、孝文化传统深刻地影响着清明节祭祖扫墓、追念先人功德的活动,这种文化传统正是中国社会几千年来得以和谐稳定发展的支柱。
C.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一直受到炎黄子孙的普遍推崇和热情响应,故清明节具有丰富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和广泛深刻的影响力。
D.清明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承载着神州华夏数千年的厚重历史文化,寄托着古往今来中国人的慎终追远的情怀,值得我们炎黄子孙代代相传、万载永续。
解析:“一直受到炎黄子孙的普遍推崇和热情响应,故清明节具有丰富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和广泛深刻的影响力”颠倒了因果关系。
答案:C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历史,常常于无声处照亮未来。两千多年前,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拉开了中国同中亚各国友好交往的序幕,也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自此“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今天,沿着茶马古道、沙漠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等故道,“一带一路”倡议正在编织出沿线国家深化交往的全新图景。历史与现实昭示人们,开放是民族成长的催化剂,文明更因交流互鉴而绽放异彩。丝绸之路是各国人民的共同财富,“一带一路”追求的是百花齐放的大利,不是一枝独秀的小利。“一带一路”建设倡导的和平发展、共同发展理念,吸引了世界的关注和参与。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至今三年来,已有70
多个国家、国际组织积极响应,30多个国家与中方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2015年,中国同“一带一路”参与国双边贸易额突破1万亿美元,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49个国家的直接投资额近150亿美元。“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基础设施建设,为相关国家和人民带来丰厚福利。“欢迎大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列车,搭快车也好,搭便车也好,我们都欢迎”。中国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目前,中国发起成立的“亚投行”正式运营,丝路基金、中国—欧亚经济合作基金等陆续组建;中泰铁路、土耳其东西高铁、匈塞铁路等一批重大项目正加快推进。仅以2016年上半年为例,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签承包工程合同额达514.5亿美元,同比增长37%。凡此种种,映照着中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真诚落实,更彰显出相关合作的巨大潜力。
(摘自《人民日报·奏响“一带一路”的
时代和声》,2016年7月27日)
材料二:斯诺普科夫认为,“一带一路”战略不仅给白俄罗斯带来了发展机会,也带来了中国的发展理念和人文精神。斯诺普科夫表示,中白工业园是目前中白两国最重要的合作项目,它集合了很多创新型的企业,对白俄罗斯经济的现代化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他说,中白工业园的政策不仅是面对中国的企业而且是面对全世界所有国家的企业。中白工业园的优惠政策是前十年免税,后十年的税减半。(摘自央视新闻《斯诺普科夫:“一带一路”
拉近欧亚大陆》,2015年7月26日)
材料三:《2017“一带一路”
能源资源投资政治风险评估报告》综合了包括经济基础、社会风险、政治风险、中国因素、能源因素和环境风险在内的六大维度上的37个具体指标,全面量化评估了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的能源资源投资政治风险的程度。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能源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旭在发布会上表示,与2016年的评估相比,2017年,高风险和较高风险的国家均有增多,低风险和较低风险国家则有所减少。从区域来看,较高风险的投资地区仍在南亚、西亚和北非,投资风险较明显提升的区域是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但是,从整体看,中东欧的投资风险仍然较低。根据《报告》,这些变化主要归因至三个方面:一是欧元的大幅贬值对中东欧等国的汇率变化产生较大影响,二是欧美对俄罗斯采取的经济制裁产生各种后果,三是国际油价下跌打击了资源国家的经济。(摘自中国证券网《人民大学评估报告:“一带
一路”首重能源合作》,2017年1月15日)
4.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
A.材料一先是回顾历史,然后联系现实,引出对“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介绍,指出中国以此与越来越多的国家建立了经济合作关系。
B.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白俄罗斯认为“一带一路”给他们带来了发展机会,他们对于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是非常支持的。
C.材料三对《2017“一带一路”能源资源投资政治风险评估报告》进行了分析,该报告对2016和2017年投资风险进行了比较。
D.三则材料关注的都是“一带一路”
战略,而且都认为该战略必将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中国应该加大与其他各国的经济合作力度。
解析:“而且都认为该战略必将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中国应该加大与其他各国的经济合作力度”理解有误,第三则材料说明的是各国家地区存在的投资风险。
答案:D
5.下列对上述材料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三则材料来源不一,时间不同,但都聚焦“一带一路”战略,说明最近几年我国政府对“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视。
B.材料一,记者运用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对“一带一路”进行了详细报道,为我们展现了国家战略。
C.材料二,中白工业园作为目前中白两国最重要的合作项目,惠及中白两国,促进了中白两国经济的现代化进程。
D.材料三,《2017“一带一路”能源资源投资政治风险评估报告》出自知名学府中国人民大学的研究团队,可见其是最权威的。
解析:B.材料一无打比方。C.原文是说“对白俄罗斯经济的现代化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非“促进了中白两国经济的现代化进程”。D.“可见其是最权威的”于文无据。
答案:A
6.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一带一路”的认识。(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解答时分别概括每一则材料的主要内容即可。材料一介绍的是“一带一路”战略的历史渊源,第二则材料说明的是“一带一路”对白俄罗斯经济的现代化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第三则材料说明的是“一带一路”投资具有一定的风险。三则材料分别从历史的、发展的、现实的角度对“一带一路”进行了说明。
答案:①从历史的角度看,“一带一路”战略具有历史渊源,曾经的茶马古道、丝绸之路给中国和沿途各国带来了商业的繁荣。②从发展的角度看,“一带一路”能促进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使沿线国家实现共赢。③从现实的角度看,“一带一路”机遇与风险并存,它的投资具有一定的风险,应科学规划。(意思对即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骑兵连长特隆诺夫
【苏联】伊萨克·巴别尔
中午,我们把我们骑兵连连长特隆诺夫弹痕累累的遗体移至索卡尔市,他今晨在与敌机战斗中饮弹身亡。所有弹着点都在脸部,两颊布满弹孔,舌头被打成两截。我们尽力把死者的脸擦洗干净,免得他样子过于吓人。我们替特隆诺夫拣了一个庄严的地方——市中心公园紧靠栅栏的花圃——
筑了个坟墓。我们全连骑着马前去送葬,团部和师政委也去了。团长普加乔夫大声痛悼并赞美。最后他把花撒在墓的四周,我们一个个走到特隆诺夫跟前,同他最后吻别。我用嘴唇碰了一下特隆诺夫的前额后,便去观光市容,观光笼罩在瓦蓝色尘埃和加利奇忧伤情调之中的索卡尔市哥特式风格的市容。
公园左边是个大广场,广场四周有好几座古老的犹太教会堂。穿着破破烂烂的长襟大褂的犹太人在这个广场上吵骂,扭打。一个加利奇人手牵一头毛蓬蓬的小母牛,身穿白麻布长袍,拐入一条烟雾熏人的斜巷。犹太女人在斜巷一间叫烟熏黑的陋屋的穷苦的厨房里忙碌。“柳托夫,”一个正在等着钉马掌的哥萨克叫我,“你魔鬼附体了,你干嘛今天早晨要害死特隆诺夫?”
然而他的话不是事实。不错,今天早晨我的确跟特隆诺夫争吵过,可是他,帕萨,死了,世上再也没有人来审判他了,我是所有人中间最后一个审判他的人。
今天的俘虏是天亮时我们在扎沃迭火车站抓获的,共十人。在我们抓获这十个波兰人时,他们都只穿着内衣,一堆军服撂在他们脚下,我们无法从军服上区分出军官和士兵。是他们自己脱下军服的,可这一回特隆诺夫非要弄个水落石出不可。
“军官出列!”他走到俘虏跟前,拔出手枪喝令道。这天早晨,特隆诺夫头部已经挂花,头上缠着破布。“军官,招认吧!”他重复说,用手枪柄推撞着波兰人。这时从这伙人中走出一个瘦骨嶙峋的老人,光裸的肩胛骨显得很大。“结束战争吧,”老头以不可理解的亢奋说道,“军官们逃跑了!”
这个波兰人说罢,把一双发青的手向骑兵连长伸去。
“五个手指头,”他挥动着干瘪的大手,抽泣着说,“我就靠这五个手指头养活一大家子人呀!”
老头哭得喘不过气来,热泪像线一样挂下来,跪倒在特隆诺夫面前,可特隆诺夫却用马刀把他推开,嘟哝了一句,一边逼向前去。老头仰天倒下,红似珊瑚的鲜血冒着气泡从他喉咙里像河水般涌出。
我被安德柳什卡叫过来给剩下来的俘虏造册。第九名俘虏是个青年,穿针织绒毛背心和轻骑兵的长衬裤。他撩开汗湿的头发,说出了他部队的番号。这时安德柳什卡一把抓住他的长衬裤,问道:“衬裤是哪儿来的?”
“母亲缝的,”俘虏回答说,身子晃了一下。安德柳什卡摸了摸轻骑兵的长衬裤,随后准备把他拉到已经登记好了的其他俘虏那里去。就在这一瞬间,我看到特隆诺夫从土墩后面爬了过来。鲜血从骑兵连长头上像雨水从麦垛上那样滴落下来,缠在头上的脏布条散开了。他肚子贴地爬着,从二十步外的地方一枪把那青年的脑壳打得粉碎。波兰人的脑浆溅到我手上,特隆诺夫走到我跟前。“抹掉一人!”他指着名单说。“我不抹,”我回答说,“领导一再下达的命令看来不摆在你眼里!”“抹掉一人!”“我不抹!”我用尽全身力气大声吼道,“本来十个人,成了八个,上边是不会放过你的,帕萨……”
“我们这么拼死拼活,上边会放过的,”特隆诺夫回答说,浑身的衣服已撕成碎片,声音嘶哑得厉害,一副杀气腾腾的样子,可后来他停住脚步,抬起沾满血污的脑袋望着天空,痛心地责备说“你吼吧,吼吧,”他说,“招得那边也吼起来了……”
骑兵连长指给我们看空中的四个黑点,四架轰炸机在光灿灿的天鹅似的云朵后边飞过来,那是法温特莱罗少校飞行大队的巨型装甲轰炸机。“上马!”各排排长见到敌机便快马将连队带往树林,可是特隆诺夫没有随自己的连队进树林。他留在车站的一幢房子旁,两个穿深红色马裤、光着脚丫的机枪手围住了他。“弟兄们,得把螺旋桨打下来,”特隆诺夫对他们说道,脸上血流如注,“我这就给普加乔夫打报告……”
特隆诺夫在一片斜撕下来的纸上用庄稼汉粗大的字体写道:我今天将拼死一战,我有义务用两挺机枪尽力打下敌机,为此将连队指挥权交予谢苗·戈洛夫排长……
他把报告封好,坐到地上,使劲脱下自己脚上的靴子。“拿去穿吧,”他说道,把靴子和报告交给机枪手,“穿吧,靴子是新的。”特隆诺夫说罢,便朝小山包上车站小卖部旁边的机枪阵地走去。在这场力量悬殊的战斗结束后,特隆诺夫,我们骑兵连战死沙场的连长,其遗体被移至哥特式风格的索卡尔市,葬于庄严之地——市中心的公园花圃内。(戴骢译 有删改)
7.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作品一开始就细致地描绘骑兵连连长特隆诺夫遗体的惨状,既透露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又含蓄地表达了“我”对早晨与特隆诺夫争吵一事的内疚之情。
B.文中对索卡尔市市容的场景描写,展示了人们平静的生活状态,与下文虐杀俘虏的悲惨场景构成鲜明的对比。
C
.本文摒弃了心理描写,抓住了人物活动,强化了言谈对白,如对特隆诺夫把报告和靴子交给机枪手的场景的刻画,就很好地表现了特隆诺夫的形象。
D.小说中十个波兰俘虏“只穿着内衣,自己脱下军服撂在脚下”原是为了迷惑特隆诺夫。
解析:A.“又含蓄地表达了‘我’对早晨与特隆诺夫争吵一事的内疚之情”理解有误,文中并没有表达内疚之情。B.“展示了人们平静的生活状态”理解有误。D.“原是为了迷惑特隆诺夫”理解不当,原文中没有这一方面的交代或暗示。
答案:C
8.作品是怎样叙述骑兵连长特隆诺夫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叙述方式。本文的叙述方式有两大特点:一是倒叙,二是采用第一人称。倒叙的好处是制造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以第一人称叙述使事件显得真实可信,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以上术语可积累。
答案:①第一人称“我”的视角来叙事,使事件显得真实可信,拉近与读者的距离;②倒叙的手法,先写连长的葬礼,再讲述“我”因为连长杀害俘虏而与之发生了冲突的故事,最后讲述连长特隆诺夫阵亡,制造了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③
首尾圆合,小说结尾特隆诺夫被埋在了市中心的公园花圃内,和小说的开头相呼应,情节连贯,结构紧凑,形成了一个完美的叙事圆环。
9.请你评价骑兵连长特隆诺夫这一人物形象并探讨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意图。(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借助理解人物形象来把握小说主题。骑兵连长特隆诺夫这一人物形象具有两面性,因此作品的主题就有了两方面的理解,一是对战争的批判,二是对美好人性有肯定。解答类似题目要在准确解读人物性格的基础上深入思考。选文为外国小说,作品以倒叙的手法叙述了骑兵连长特隆诺夫的故事,塑造了一个特殊的人物形象,对待战友他富有温情,对待俘虏他凶残虐待,既有人性之善,又有人性之恶。作品在揭露战争的残酷、批判战争的罪恶的同时也传达了一种价值取向,即葆有人性内心的美好。阅读中准确把握这一主题有一定难度。三道题目分别从综合理解文章的内容、行文叙述方式、把握人物形象与主旨的角度设题,题型考查全面,梯度性强,有利于全面评价学生的现代文阅读水平。
答案:评价:既要受到审判,也有其值得肯定的一面。没完没了地虐待俘虏,凶残地杀害俘虏,体现他人性中的恶;对待战友温情,又体现了他人性中的善;他还是一名优秀的军事指挥员,勇敢、顽强,反应迅捷,处事妥当,为了祖国的利益勇于献身,又体现了他人性中的美。意图:在于揭露战争的残酷,批判战争的罪恶;同时也传达了一种价值取向,要摒弃人性的黑暗面,让人性的美散发出光辉。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萧铣,后梁宣帝曾孙也。祖岩,开皇初叛隋降陈,陈亡,文帝诛之。铣少贫,佣书,事母孝。炀帝以外戚擢为罗川令。
大业十三年,岳州校尉董景珍,旅帅郑文秀,沔人张绣等谋反隋,且推景珍为主,景珍曰:“吾素微,虽假名号,众必不从。罗川令故梁裔也宽仁大度有武皇遗风且吾闻帝王之兴必有符命隋冠带悉号起梁萧氏中兴象也今推之以应天顺人不亦可乎”乃遣人告铣。铣即报景珍书曰:“我先君昔事隋,职贡无废,乃贪我土宇,灭我宗祊,我是以恫心疾首,思刷厥耻。今天诱乃衷,公等降心,将大复梁绪,徼福于先帝,吾敢不纠厉士众以从公哉!”即募兵数千,扬言迹盗,将以应景珍。
义宁二年,僭称皇帝,署百官,一用梁故事。追谥从父琮为孝靖帝,祖岩河间忠烈王,父璿文宪王。西至三峡,南交趾,北距汉水,皆附属,胜兵四十万。三年,高祖诏夔州总管赵郡王孝恭讨之。四年,诏孝恭与李靖率巴蜀兵顺流下,庐江王瑗由襄阳道,黔州刺史田世康出辰州道,会兵图铣。
初,铣放兵,止留宿卫数千人。孝恭布长围守之,数日,破其水城,取楼船数千。交州总管丘和、长史高士廉、司马杜之松诣靖降。铣度救不至,谓其下曰:“天不祚梁乎?待穷而下,必害百姓。今城未拔,先出降,可免乱。诸人何患无君?”乃麾而令,守陴者皆恸。
以太牢告于庙,率官属缌衰布帻诣军门,谢曰:“当死者铣尔,百姓非罪也,请无杀掠!”孝泰受之,护送京师。后数日,救兵至,且十余万。知铣降,乃送款。铣至,高祖让之,对曰:“隋失其鹿,英雄竞逐。铣无天命,故为陛下禽,犹田横南面,岂负汉哉?”帝怒其不屈,诏斩都市,年三十九。(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十二》,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罗川令/故梁裔也/宽仁大度/有武皇遗风/且吾闻/帝王之兴必有符/命隋冠带悉号起梁/萧氏中兴象也/今推之/以应天顺人/不亦可乎
B.罗川令故梁裔也/宽仁大度/有武皇遗风/且吾闻帝王之兴/必有符命/隋冠带悉号起梁萧氏/中兴象也/今推之/以应天顺人/不亦可乎
C.罗川令/故梁裔也/宽仁大度/有武皇遗风/且吾闻帝王之兴/必有符命隋冠带悉号起梁/萧氏中兴象也/今推之/以应天顺人/不亦可乎
D.罗川令/故梁裔也/宽仁大度/有武皇遗风/且吾闻/帝王之兴必有符命/隋冠带悉号起梁萧氏/中兴象也/今推之/以应天顺人/不亦可乎
解析:本题为断句题。解答类似题目首先要回到语境结合上下文,弄懂整体句意,然后抓住句中关键词来考虑,比如本句中“故、也、有、必、今、以、不”这些就是断句的关键。
答案:C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外戚”,亦称“外家”“戚畹”
,指帝王的母族、妻族。历史上,有些帝王年幼登基,这时外戚容易干政擅权,严重的甚至有改朝篡位的。
B.“刺史”,又称刺使,古代官职名,始于秦,各朝职权大小有所差别,隋唐时期则基本相同,都是州郡一级的行政长官。
C.“太牢”,古代祭祀所用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称“牢”,牛、羊、豕三牲齐备为“太牢”,只用牛、羊则称“少牢”。
D.“缌衰”,缌,古代制作丧服的细麻布。缌衰为古代丧服,《周礼》记载:王为三公六卿锡衰,为诸侯缌衰,为大夫士疑衰。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古文化常识。“只用牛、羊则称‘少牢’”错,只用“豕”为少牢。
答案:C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萧铣是后梁宣帝曾孙,祖父被隋文帝诛杀,他少时贫困,靠替人抄书谋生,侍奉母亲很孝顺,炀帝以外戚之故提拔为罗川县令。
B.大业十三年,董景珍等人谋划反隋,最后推萧铣为主,萧铣立即招募数千兵士,扬言讨伐贼寇,准备响应景珍起兵。
C.萧铣义宁二年称帝,完全依照梁代旧例,设置文武百官,不少地方都已归附,拥有兵力四十万,唐朝高祖连年派兵前往征讨。
D.当初,萧铣外派兵卒,仅留守卫战士数千人,孝恭布列长围阵法困守他。数日之后,率楼船数千艘,攻破水城,萧铣部下交州总管等请求投降。
解析:本题考查综合理解文意的能力。“
率楼船数千艘,攻破水城”理解有误,应为“缴获楼船数千艘”。
答案:D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我先君昔事隋,职贡无废,乃贪我土宇,灭我宗祊,我是以恫心疾首,思刷厥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铣无天命,故为陛下禽,犹田横南面,岂负汉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解答类似题目,应先回到语境结合下文弄懂句意,然后再从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角度揣摩命题者的赋分点。比如第(1)句中“先君、乃、厥”, 第(2)句中 “南面、岂……哉,为……禽”就是翻译时应特别注意的关键。
答案:(1)我的先祖从前侍奉隋朝,上贡赋税从不废弃,而隋人竟然贪我土地房屋,灭我宗庙社稷,我因此痛心疾首,想洗雪他们的耻辱。( “先君”“乃”“厥”)
(2)萧铣没有天命护佑,所以被陛下擒获,犹如田横南面称王,难道对不起汉朝吗?(“为……禽”“南面”“岂……哉”)
参考译文:
萧铣是后梁宣帝的曾孙。祖父萧岩,开皇初年背叛隋投降到陈朝,陈朝灭亡后隋文帝诛杀了他。萧铣年少时孤贫,被雇为人抄书,侍奉母亲很孝顺。炀帝时因外戚之恩提拔为罗川县令。
大业十三年,岳州校尉董景珍,旅帅郑文秀,沔州人张绣等共谋起兵反隋,打算推举景珍为首领,景珍说:“我素来寒微,即使假借名号(称帝),大家一定不会服从。罗川县令,是过去梁朝皇帝后代,宽仁大度,有梁武帝遗风。况且我听说帝王兴起,必有上天预示的符兆。隋朝的各种冠带全被叫做‘起梁’,这是萧氏中兴的征兆。现在推他为主,以顺应天命民心,不好吗?”便派人告知萧铣。萧铣随即回信对景珍说:“我的先祖从前侍奉隋朝,上贡赋税从不废弃,而隋人竟然贪我土地房屋,灭我宗庙社稷,我因此痛心疾首,想洗雪他们的耻辱。如今上天诱动了你们的内心,你们降心从事,将重续梁朝统治,向先帝求取福佑,我怎敢不纠集勉励勇武之士听从您的召唤呢!”立即募兵数千,扬言寻迹缉捕贼寇,实则准备响应景珍起兵。
义宁二年(618),僭越本分自称皇帝,署置文武百官,全都依照梁代旧例。追谥叔父萧琮为孝靖帝,祖父萧岩为河间忠烈王,父亲萧璿为文宪王。西至三峡,南到交趾,北距汉水,全都归属萧铣,(拥有)精兵四十万。武德三年(620),高祖下诏夔州总管赵郡王李孝恭征讨萧铣。武德四年(621),下诏李孝恭与李靖率领巴蜀兵顺流而下,庐江王李瑗从襄阳道(率兵过来),黔州刺史田世康从辰州道出兵,合兵以谋划攻打萧铣。
起初,萧铣外派兵卒,仅留守战士数千人,孝恭布列长围阵法困守他,数日之后,攻破水城,缴获楼船数千艘。交州总管丘和、长史高士廉、司马杜之松前往李靖处归降。萧铣自料救兵不会前来,对其属下说:“上天不保佑梁朝啊!如果等到穷途末路被攻下,必害百姓遭殃。如今趁城未攻下,先行出降,可免乱兵祸害。各位何愁没有君主呢?”于是举起旗子,下令(投降),守城士卒全都痛哭。萧铣用牛羊豖三牲告祭于太庙,率领百官自身穿孝服戴着普通百姓的头巾前往军门,谢罪说:“应死者仅萧铣一人,百姓无罪,请不要杀戮抢夺!”孝恭受降,护送(萧铣)至京师。过后几天,救兵赶到,将近十余万人。知萧铣已降,便都归降朝廷。萧铣(被押送)到了京师。高祖斥责其罪,萧铣回答说:“隋朝失去统治地位,天下英雄们争相追逐。萧铣无天命护佑,所以被陛下擒获,犹如田横南面称王,难道对不起汉朝吗?”高祖因为他言辞不屈而大怒,下诏斩于都市,时年三十九岁。
(二)古代诗歌鉴赏(9分)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14~15题。
梅花九首(其一)
高启
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①苔。
自去何郎②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注】 ①漠漠:形容植物密布。②何郎:南朝诗人何逊,他写有不少关于梅花的诗。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琼姿只合在瑶台”起笔不凡,为梅花定位,既见梅花之形,又显梅花之灵;梅花玉树临风,有美玉之质,有仙人之姿,本应住在瑶台仙宫。
B.“谁向江南处处栽”点出了梅花的生长地——江南。作者酷爱梅花,所以梅的生长地在诗人心中也是美的,只是天仙般的梅花为何到了人间!
C.“雪满山中高士卧”写大雪满山,高士酣卧。此句以远离人迹烦嚣的高士喻梅,以满山的大雪衬托梅,神形兼备,手法高妙。
D.“月明林下美人来”写明月清风,林泉幽谷,美人款款,超逸闲雅,清丽动人,只是把梅花比喻成美人,落入俗套,实为败笔。
解析:D.“只是把梅花比喻成美人,落入俗套,实为败笔”分析不当。
答案:D
15.本诗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诗歌为托物言志诗,从题目——“梅花九首”就可判断出。梅花的品性非常突出,可想到“高贵雅洁、超凡脱俗”类似的词语。最后一联“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诗人的感情表达得非常明确,抒发怀才不遇、寂寞愁苦的情感。因此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并不难。答题时最好先整体概括,然后逐联分析。
答案:全诗托物言志,以梅自喻,表现了诗人高贵雅洁、超凡脱俗、怀才不遇、寂寞愁苦的情感。①首联写梅花本应住在天宫之中,却落到人间江南,来表现自己出身高贵却被贱待。②颔联以 “高士”“美人”为喻,也是自比,表现自己高洁的品质与高超的才华。③颈联写萧萧寒竹来依偎,漠漠春苔护残香,是为了衬托梅花的高洁,其实还是写自己无人赏识,不受重视。④尾联先借何逊的典故,后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不被理解的寂寞与愁苦之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观刈麦》中最能表现农人收获小麦劳动艰辛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柳宗元《小石潭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溪流曲曲折折,若隐若现。
(3)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最能体现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足蒸暑土气 背灼炎天光 (2)斗折蛇行 明灭可见 (3)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9分)
如何看待国学?中国文明________,博大精深。( ),规定着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方向与精神表现。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
虽然中国传统文化有“厚德载物”的胸襟和气质,亦有固有的空谈心性、轻于实践的缺陷与不足;长于道德规范架构,短于思维方式的提升。这使得传统文化在向现代社会转型中______________,困难重重。以何种态度,站在何种立场,支持何种观点来看待国学,就成为关涉国学弘扬,国学复兴,国学能否正常发展的重大理论命题。我们对待传统,________、故步自封要不得;________、粗暴武断亦要不得。重提国学,弘扬国学,不是要拘泥于经典,食古不化,而是要从中寻找民族文化的“根”与“魂”,在普及中修复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传统文化虽然有“厚德载物”的胸襟和气质,亦有固有的空谈心性、轻于实践的缺陷与不足;长于道德规范架构,短于思维方式的提升。
B.中国传统文化虽然有“厚德载物”的胸襟和气质,亦有空谈心性、轻于实践的固有缺陷与不足;长于道德规范架构,短于思维方式的更新。
C.虽然中国传统文化有“厚德载物”的胸襟和气质,亦有空谈心性、轻于实践的固有缺陷与不足;长于道德规范架构,短于思维方式的提升。
D.虽然中国传统文化有“厚德载物”的胸襟和气质,亦有固有的空谈心性、轻于实践的缺陷与不足;长于道德规范架构,短于思维方式的更新。
解析:三处错误:前后主语一致,关联词语“虽然”在主语后;“固有的空谈心性、轻于实践的缺陷与不足”语序不当;“思维方式的提升”搭配不当。
答案:B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从先秦诸子到宋明理学等思想都闪耀着古人的睿智
B.古人的睿智闪耀在从先秦诸子到宋明理学等思想中
C.古人的睿智在从先秦诸子到宋明理学等思想中闪耀
D.从宋明理学到先秦诸子等思想都闪耀着古人的睿智
解析:联系上下文分析。
答案:A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源远流长 进退维谷 夜郎自大 数典忘祖
B.正本清源 进退维谷 抱守残缺 邯郸学步
C.正本清源 步履维艰 夜郎自大 邯郸学步
D.源远流长 步履维艰 抱守残缺 数典忘祖
解析:
源远流长:意思是河流的源头很远,水流很长。常比喻历史悠久,根底深厚。正本清源:从根本上整顿,从源头上清理。比喻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步履维艰:指行走困难,行动不方便。进退维谷: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是处在困境之中。形容处境艰难,进退两难。抱守残缺:指守着残缺的东西不放,用来形容思想保守、不接受新事物。夜郎自大:比喻骄傲无知的肤浅自负或自大行为。数典忘祖:比喻忘本。也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后来就用数典忘祖比喻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或事物的本源。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原有的本事也丢掉。
答案:D
20.下面一则文稿在表达上有五处不妥当,请说明如何修改。(5分)
通知
各位家长:
春光明媚,惠风和畅。兹定于2018年3月30日在我校报告厅召开高三年级家长会。我们将传达今年高考改革的形势,通报第二次模拟考试情况,与大家磋商高考冲刺复习事宜。请务必准时到会。
2018年3月25日
×××中学
答案:示例:(1)“春光明媚,惠风和畅”,删去。(2)补出具体开会时间。(3)将“传达”改为“分析”。(4)将“磋商”改为“讨论”。(5)落款处时间放在最后一行。
21.请从下列历史人物或文学形象中任选一组,说明你更喜欢其中哪一个,并陈述理由。要求:对所选的人物或形象进行比较,不可出现常识错误,字数不超过100个字。(6分)
第一组:孔子与庄子
第二组:项羽与刘邦
第三组:李白与杜甫
第四组:林黛玉与薛宝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为比较评价题,解答时应选择自己最为熟悉的一组人物,以避免出现常识性错误。评价时应先明确观点,然后通过比较阐述理由。阐述理由时应突出人物最突出的特点,特别是二者之间明显的不同,同时要融入个人对人物的见解,或者这一人物的精神品质在当今社会中的价值。
答案:示例一:我更喜欢林黛玉。薛宝钗虽然在品貌才情方面不逊于林黛玉,但她谨小慎微,处世圆滑,关注的是制度,是社会的规范,她是为别人而活的;林黛玉追求心灵的自由,关注的是个体,是本质的生命,她是为自己活着的。示例二:我更喜欢庄子。孔子是入世的儒者,积极进取,他的生命踏实而沉重;庄子是出世的智者,通达世事,洞明人性,追求人格的独立和精神的自由,当今社会,我们更需要这样一棵在深夜看守心灵月亮的树。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网络女主播与朋友想骑共享单车出行,却无奈发现不少车被挂了私锁,无法使用。性格刚直的女主播表示不能向这种无赖行为妥协,一定要带头抵制这种行为。随即向附近的五金店老板借来电锯,在朋友的帮助下,不仅将自己需要的两辆车锁剪掉,还将另外一辆上私锁的车锁一并剪掉。女主播把这个过程拍成视频发到网上,受到众多网友的力挺,在短短的20分钟内有数万网友围观,收到打赏超过1万元人民币。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范文示例】
学会共享
你有一份快乐,和他人共享快乐就有了两份。你有一份烦恼,和他人共享,烦恼就剩一半了。共享是快乐的,是高尚的。
中午还是艳阳高照,到了下午,老天爷不知是遇到什么伤心事而大发脾气。天阴得可怕,瓢泼似的大雨急速从天空中落下来,撞击着地面,地上一会儿就变得湿漉漉的。
我走在回家的路上,雨打得伞噼里啪啦地响。我心中暗自庆幸,还好今天我有先见之明,带了把雨伞,不然不淋成落汤鸡才怪!
我走着走着,便抱怨起天来:什么怪天气呀!一会儿晴一会儿雨的,害我裤子都被打湿了半截。我越想越生气。
忽然,离我不远处不知从哪儿冒出一个和我年纪差不多的女孩,她没有带伞,浑身被雨淋得湿漉漉的,她还不时打个喷嚏。
我心中突然有一种冲动,想和她打一把伞,和她共享。但很快我脑海里又出现了另一种声音:“算了吧!我走我的,她走她的,互不相干。”
“可是,她好像要感冒了,老师不是常教育我们要帮助他人,学会和他人共享吗?”“别傻了吧!她一来你不就会淋着雨吗?”“
不会的,我还是和她共享一把伞吧……”
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我对那个女孩打了声招呼:“你好!”并示意让她到我这边来,我们俩一起打伞走。
她很快明白了我的意思,走了过来。不到一会儿, 和她便成了好朋友,到了她家门口我们才分开。
因为这件事,我不知怎么的,竟高兴了好几天。我认为这也许是因为我学会了和他人共享吧!
一个星期后,天好像在专门考验我似的,又碰到了上次那种情况,这次我遇到了一位奶奶和老奶奶的小孙子。
我吸取了上次的经验,毫不犹豫地替那位老奶奶和她的孙子遮起了雨。老奶奶笑着对我说:“谢谢你了,小姑娘。”
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突然觉得我又长大了一岁,又学会了许多知识。
共享是快乐的,学会共享的人是最快乐的人。
解析:这是一则新材料作文。写作材料新颖,选自最时下新闻。审题立意时应注意命题者的感情倾向。“性格刚直的女方播”“无赖行为”“短短的20分钟内有数万网友围观,收到打赏超过1万元人民币”,这些语句都体现了命题者对女主播行为的赞赏之情。因此写作时可从网络女主播行为点赞的角度展开,也可从“共享单车”的功能“共享”二字展开。围绕材料谈出自己的见解,合情合理即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