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资料简介

1 五年级数学下册《找次品》第二课时导学案 五班级 数学 下册 主备人: 复备人: 课型:探究型 课题《找次品》(第 2 课时) 学生姓名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 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2.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 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尝试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新授 1、解决 9 个零件的问题,归纳出找次品的最优方法。 (1)出示问题:有 9 个零件,其中有一个是次品(次品重一些),你能用天平 把它找出来吗? 老师引导分析方法:你可以拿学具摆一摆,也可以用笔在纸上进行分析,看 看至少需要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 (2)自主探索。在有一定结果以后请一个学生上台展示方法,老师帮助梳理 方法:分成几份?每份各是多少?至少需要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 (3)反思自己的分法并在小组内交流。老师指导交流重点:看看我们的分法 有什么不同?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多少?至少需要几次就能保证伐出次品? (4)全班汇报。老师引导学生阐述:分成几份?怎么分?怎样找出次品?至 少需要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边汇报边板书示意图。 (5)老师先引导学生观察、梳理一遍,然后进行比较:哪种分法能保证用最 少的次数称出次品?这种分法有什么特点? (6)小结:把 9 个零件分成 3 部分,并且平均分,能够保证找出次品而且称 的次数最少。 2、.推测多个零件找次品的解决办法。 (l)提出猜测:那么,是否在所有的找次品问题中,这样平均分成 3 份的方 法都能保证找出次品而且所需次数一定最少呢?我们来猜一猜。 (2)学生猜想。 (3)要验证猜想我们再来试一下。如果有 12 个零件,其中一个是次品,按刚 才我们的猜想,应该怎么分,称的次数就最少而且一切能找出次品?(平均 分成 3 份,即 4 , 4 , 4 。)迅速在草稿纸上分析一下,看看至少需要几次 就一定能找出次品? 学生汇报:3 次。 (4)我们再来看看别的分法能不能让称的次数更少。还有哪些分法?(2,2,8) (3,3,6)(5,5,2)(6,6)……学生选择一种分法在纸上进行分析。2 (5)全班汇报,引导学生比较:有没有哪种分法能让称的次数更少而且保证 找出次品? (6)小结:这样看来利用天平找次品的时候,把待测物品分成 3 份,并且平 均分的方法能保证找出次品而且称的次数一定最少。 3 .完成教材第 136 、137 页练习二十六的第 4 一 6 题。学生独立完成,集 体交流。 ⑴第 5 题让学生脱离具体的操作活动,学会用图来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从 而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本题答案是至少需要称 3 次。 ⑵第 6 题与例题不同,是另一种类型的“找次品”,因为不知道次品比正品 重还是轻,所以问题就复杂多了。对本题而言,还是分成 3 份,至多称 2 次 就一定能找出次品。第一次天平两边各放一袋白糖,若天平平衡则剩下的那 袋就是次品,再称一次就能判断次品是轻还是重了;若天平不平衡,则这两 袋中一定有一袋是次品,可取下轻(或重)的那袋,把剩下的那袋放上天平, 若天平平衡,则轻(重)的是次品,若天平不平衡,则重(轻)的是次品。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此题为起点,探索数量为 4 , 5 …… 时如何找出次 品。 ⑶第 7 题是一道关于集合运算的题目。学生在三年级下册学过用集合圈来分 析解决问题,所以本题可引导学生利用集合知识画出图。再分析题意:两个 组都没有参加的有 6 人,所以参加课外小组的一共有 25 一 6 一 19 (人)。 这样,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就可算出集合圈中表示既参加音乐组又参加美 术组的有 12 + 10 一 19 =3 (人) (二)课堂作业新设计 1 .有 7 瓶药片,其中 1 瓶中少 2 片,你能设法把它找出来吗? 2 .有 15 盒巧克力派,其中 1 盒中少 3 块,设法把它找出来。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研究了在生活中如何从几个物品中找出次品的策略。在解决问题 时,我们知道了很快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和原则:一是把待分的物品分成 3 份;二是要分得尽量平均,能够平均分的平均分成 3 份,不能平均分的,也 应使多的与少的一份只差 1 。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