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教学反思【篇一】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教学反思 1.作文指导的还是不够具体 虽然从选材题目到提纲上很细致的给学生们做了指导,孩子们的作文还是空洞洞的。孩子在遣词造句上还需要下功夫,他们所写的句子还是像记流水帐一样,下次在习作的时候从句子入手,从每个句子扩展到段落。 2.孩子们的积累不够 遣词造句的匮乏真是积累薄弱的表现,我们的孩子读书也很多,但运用的很少,导致读和写的两层皮,读写的脱离,所以还要经常的小练笔,抓住语文课的10分钟黄金时光,抓住暮省的可贵时间,抓好采蜜集的积累好词佳句。 3.在批作文的过程中发现孩子们的错别字太多 中年级是低年级到高年级的过渡,可能是孩子们还在过渡期,所以错别字频率高,解决的办法是让孩子们利用好字典,人手一个小字典,遇到不认识或叫不准的字立刻查找,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 4.引导孩子们感受生活
生活对于我们而言是平淡的,如何具备一双观察的研究,于平淡中发现生活的真谛,老师要善于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在平时的课题上教会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感受,学会表达,学会写作。【篇二】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教学反思 作文教学一直是教学中的难点,如何才能让学生写好一篇文章,这是值得我深思的问题。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总结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之处: 1.在这节课中,我抓住写作题目,让学生深入了解题目,明确写作目的,在写作中做到有的放矢。 2.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照顾到不同阶层学生的情况,通过设置“组织材料”“练笔”这些环节,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有物可写,有据可依,从而达到预期目的。 3.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没能及时把握不同学生的写作情况,没能对学生的作品做出及时评价,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改进。【篇三】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教学反思 本次“习作”的要求是“推荐一个好地方”,把自己喜欢的地方推荐给大家,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个地方好在哪里。 一、教学效果
围绕本课教学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 “习作”把自己喜欢的地方推荐给大家,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个地方好在哪里。借鉴本单元课文的写作方法。习作中指导学生加入自己的想法或看法。写作时充分利用学过的修辞手法。在完成初稿后,自己认真修稿。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意见,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二、成功之处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的成功之处是:对学生进行习作指导时,运用了部分非常贴合学生实际的举例,这些通俗易懂的举例使学生更快地掌握了写自己习作的方法。 三、不足之处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的不足之处是:对学生的习作指导占用时间过长,导致学生缺乏交流和准备素材的时间。 四、改进措施 如果再重新上这节课,我会安排好习作指导的时间比例,使学生既能很快掌握习作方法,又有足够的时间对自己的习作进行构思。【篇四】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教学反思
围绕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习作主题《推荐一个好地方》,借助“国培”滑县送教下乡的平台,历经课堂诊断,专家引领,研课磨课等环节,反复锤炼自己的习作课堂。教学计划与课件,修了改,改了修;经过数次的研磨与实践,我的这节习作指导课《推荐一个好地方》初见端倪。 通过专家的示范引领及自己多次的实战反思,深刻悟出,想上好一节较为成功的习作课,一定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首先要明晰单元习作要求和知识点的前后勾连。 比如,四上的这节习作课――《推荐一个好地方》,习作要求:推荐的是什么地方,在哪里,有什么特别之处,推荐理由要充分;书中还给了“推荐一个古镇”的例子,旨在围绕关键句,从多个方面介绍。 在此之前,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习作《这儿真美》,很明显,让学生认真观察,写写身边的美景;同时,要求学生写的时候,运用从课例中学到的方法,试着围绕一个意思把事物写清楚。 所以,到了四年级上册这个单元的习作,要在三上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能够围绕关键句,从多个方面来介绍事物的特别之处,使之做到内容充实,理由充分。 二、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思与说的欲望。
我们学习语文的终极指向,就是要培养学生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在学生的内心,种下一颗会思考的种子,培养学生的思维表达力,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中之重。也就是说,结合习作主题,给学生搭建思考与表达的平台,学生会慢慢明白,通过对以往生活的回忆与认知,不难发现,自己所经历的诸多事情,都可以做为习作素材。常言道,生活处处皆语文。只要再加以认真甄别、筛选,而后大胆口头与同学分享。这样,学生在说的过程当中,也无形激发了自己对生活的无限热爱与向往之情。落实了“思”与“说”的过程,接下来的“写”,便会成为水到渠成的事。 三、以文为本,从课例中找方法。 我们新改版的部编版教材,是我们指导学生习作的最得天独厚的教学资源。 在课本中的每一个单元,都明确了要求学生掌握的语文要素。例如四上的第一单元,本单元最重要的语文要素是“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把这一要素当成一种能力,借助课例与习作,进行语文学习的专门训练,经过训练,变成学生“习得的能力”。本单元安排的习作要求是,推荐理由要充分。这时就可以借助单元语文要素“语言要有画面感”让自己的习作理由变得更加充分。在习作中指导学生,围绕关键句展开描写事物特点,强调语言要有画面感,充实自己的推荐理由。
如《观潮》的第四段“朝来时的景象”,作者让自己“看”和“听”的感官发挥其作用。通过朗读,眼前呈现浪潮来时雄伟壮观的样子及潮来时惊天动地的声音,语言画面感极强。习作时,提醒学生,在描写事物现象时,一定要动用自己的各种感官,如,看、听、思、闻、品、触……才能使语段生动、形象、具有画面感。 同时,还可以借助《观潮》、《走月亮》,为学生提炼习作中的写作顺序:《观潮》中,时间顺序――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潮来时,由远及近的观察顺序;《走月亮》中,地点转换顺序等。让学生依据所需,选择恰到好处的写作顺序,使之习作条理清晰。 这样,从课例中习得方法,既有利于单元习作,又能让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落到实处。 四、习后点评落到实处,重视习后指导。 重习前指导,轻习后落实。这是我们目前指导学生习作课的一个通病。尤其是我,做为已有近二十年教龄的语文教师,在此之前,一直崇尚习作前的指导。认为,把习作要求、方法、范文分享给学生,就万事大吉了。至于写得好与不好,写得生动与不生动,写得真实与不真实,那就是学生的事了。现在想想,真是懊悔不已。 不是说习前指导不重要,而是说,习作后的指导,将是为潜在生提供最为有利的习作成长机会。不忽略每一个孩子成长的时机,难道不是我们教育人毕生的追求? 在一次次的习作研磨实战中,梳理出习后点评指导三步法。
第一,先让学生自读自评。解决文中自己发现的病句、错词、错字等现象。为了调动学生自评的积极性,可以为学生专设成长星。修改的地方越多,获得的成长星就越多。创建积极的心理教育,极大地开发了学生渴望成长的潜能。 第二,同桌或小组互评。依据习作要求,符合一条就为对方赠送一颗成长星。这样,既能得到对方的赏识,又能发现自己习作中的不足之处。久而久之,同桌或小组内,将会形成“愿学、乐学、竞学、赛学,取长补短”的习作之风。 第三,习作分享,师生点评。教师通过共性例作,在班级里进行例文分享。让学生依据习作要求对听到的例文来做评判。好的地方教师可用夸张的语言大加赞扬,鼓励大家多多学习;不足之处,效仿前者,赠送成长星。这样学生既能及时得到大家的鼓励,又乐意接受来自大家真诚的帮助。最重要的是,通过来自班级同学的例作分享展示点评,大家便会明晰自己习作中的优劣。接下来,学生真对自己的习作,该修改什么地方,如何修改,自有方向、方法可循。 总之,让学生爱上习作指导课,是我们语文教师的职责。如何上好习作指导课,在“国培”的助力下,我们这些习作路上的朝圣者已看到了曙光。道阻且长,怀揣欣喜与梦想,我将学习不休,努力不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