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本课时编写:(甘肃)镇原县南川小学梁芃第一单元·阅读题西林壁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他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他的诗、文、书、画都很专精,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被合成“三苏”。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名家介绍
探索发现苏轼手迹
探索发现古代诗歌中的瑰宝,历史悠久,宋代盛行,是因为当时印刷能力有限,大量诗歌不能刻印出来,于是题壁就成了诗人“发表”作品的途径之一。只要把作品写在墙壁上,天南海北的过往行人过而读之,就可以传播开来。题壁诗
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识”,“缘”,“真面目”等词语在诗中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默写本诗。【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如何让学生解读诗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学重难点1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正确看待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诗句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以及审美情操。
整体感知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整体感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连绵起伏的山岭巍然耸立的险峰横着看是连绵起伏的山岭,从侧面看是陡峭的山峰。从远处看,从近处看,从高处看,从地处看,庐山的景象各不相同。
横看成岭侧成峰以图看文
以图看文远近高低各不同
整体感知因为这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真实的全貌(我)没有看清庐山的真正面目。只因为我身在这庐山之中。
课堂感悟你得到什么启示?我们要想对事情有个全面的、符合实际的了解,就要站在客观的立场,多听听他人的意见。(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你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吗?举个例子说一说。
课外延伸这是一首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前两句写作者看到的景色,(板书:看景)。后两句是作者由景所悟出的道理。(板书:悟理)作者借欣赏庐山的感受,告诉我们无论看人、看事、看问题都要多角度,多侧面地去观察、去体会,这样才能得出一个比较全面、公正的评价。
庐山美景
庐山美景
课后作业1.背诵全诗2.尝试用不同角度不同观点的方法描写一处景物。
谢谢观看!畅言教育二维码扫一扫,提出你的建议!畅言教育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