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天天资源网 / 高中历史 / 教学同步 / 贵州省2018-2019学年黔西县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之历史试题

当前文件暂时不支持在线预览,请下载查看使用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天天官方客服QQ: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二文综(第 1 黔西县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高二文综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 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第Ⅰ卷:共 3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40 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24. 下列关于王安石变法的历史叙述,既有历史事实,又有历史解释的是 A. 司马光:“作青苗、免役、市易、赊贷等法,以聚敛相尚,以苛刻相驱。” B. 苏轼:“求治太急,听言太广,进人太锐。” C. 范冲:“自任己见,非毁前人……天下之乱实兆于安石。” D. 梁启超:“其所施之事功,适应于时代之要求而救其弊。” 25. 家谱在我国源远流长,近年来,黔西各乡镇发现不少家谱族志,其中有不少规定:“女 性不能入谱,更不能翻看族谱,违者……”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重男轻女制度影响的结果 B. 计划生育国策推行的产物 C. 植根于传统的父系宗法观念 D. 理学天理人欲观念的教化 26.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 :“丞”是“副贰”之意;所谓“相”,也是“副”; 正名定义,“丞相”就是一个“副官”。“丞相”又叫“宰相”,古代贵族家庭祭祀最重要是 宰杀牲畜,象征这一意义,当时替天子诸侯乃及一切贵族公卿管家的都称“宰”。后来“宰相” 成为辅助帝王、掌管国事的最高官员的通称。作者意在说明 A. 丞相与宰相是同职异名 B. 皇权与相权矛盾说是伪命题 C. 丞相职权在演变中不断扩大 D. 丞相制度蜕变于早期贵族私官 27. 汉元帝曾下诏说 :“盖闻贤圣在位 , 阴阳和 , 风雨时 , 日月光 , 星辰静 , 黎庶康宁…… 今朕恭天地 , 托于公侯之上 , 明不能烛 , 德不能绥,灾异并臻 , 连年不息……天惟降灾 , 震惊 朕师有大亏 , 咎至于斯。”这表明汉元帝 A. 接受了“天人感应”学说 B. 缺乏应对灾害的手段 C. 促进了儒家思想的发展 D. 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 28. 图 3 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 刻写。这三种字体反映了 【高二文综(第 2 A. 当时统一文字的努力 B. 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 C. 当时字体流行的实际状况 D. 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29. 下表是 1615 年至 1851 年清朝人口和耕地面积变化统计表。据此可知,这一时期清朝 ——(注:数据来源于《清世祖实录》、乾隆《大清会典》、《户部则例》) A. 耕地总面积不断减少 B. 人均耕地呈持续下降趋势 C. 土地与人口关系紧张 D. 康乾盛世是历史学家的想象 30.“合议即成,举国争言洋务:请开铁路者有之,请练洋操者有之,请设陆军学堂、水师 学堂者亦有之 . 其兴利之治,则或言银行,或言邮政,或请设商局,或请设商务大臣…”“合 议即成”是指签订了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31.“他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这一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原则,……这对莫斯 科来说纯属异端邪说,但毛(泽东)自行其是,将农民组织起来,建立了独立的军队和政府。” 这里的“异端邪说”是指 A. 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B.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C. 枪杆子出政权理论 D. 城市武装起义理论 32. 有学者指出,罗马帝国虽然衰亡了,但它却把文明留给了欧洲。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 古罗马 A. 开创了西方人文思想的先河 B. 进行了民主政治的最早尝试 C. 提供了治理大国的成功经验 D. 奠定了西方法律传统的基础 人口 ( 百万 ) 耕地 ( 万顷 ) 人均耕地 ( 亩 ) 时间 42.53 268.06 6.30 1615 76.55 485.22 6.34 1661 81.37 560.19 6.88 1685 81.65 551.95 6.76 1706 103.05 784.37 7.16 1722 109.42 820.35 7.50 1734 183.68 677.58 3.69 1753 286.33 700.94 2.45 1784 333.70 727.08 2.18 1812 372.46 696.92 1.87 1822 434.39 697.00 1.60 1851 【高二文综(第 3 33. 清朝士大夫杨光先针对地圆学说“质问”汤若望:“若四大部州,万国之山河大地, 是一个大圆球……球上国土之人之脚心与球下国土之人脚心相对……竟不思在下之国土人之 倒 悬……有识者以推理之,不觉喷饭满案矣!夫人顶天立地,未闻有横立倒立之人也……世 可以 见大地之非圆也。”下列科技成果能解决杨光先疑问的是 A. 进化论 B. 经典力学理论 C. 相对论 D. 现代信息技术理论 34. 下面是英、美、德、中四个国家的制造业在世界制造业产值中所占比重的曲线示意图。 对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 曲线 A 代表中国,因西方列强的侵略在 19 世纪后经济不断倒退 B. 曲线 B 代表英国,因广阔的殖民地管理开支导致经济明显衰落 C. 曲线 C 代表美国,两次工业革命中其经济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D. 曲线 D 代表德国,1875 年代完成完成统一后经济发展迅速 35. 卢卡契在评论 19 世纪某文学流派作家时认为:“(他)用未受污染的眼睛观察所产 生 的矛盾,并忠实地描述他们。”据此判断这一流派属于 A. 现实主义文学 B. 浪漫主义文学 C. 现代主义文学 D. 无产阶级文学 第Ⅱ卷 第Ⅱ卷:第 36、37、42 题是地理,第 38、39 题是政治,第 40、41、43 题是历史,共 160 分。 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4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 分) 材料一 明清之际是诸种矛盾交织的时代。一方面封建专制集权高度膨胀,礼教纲常愈趋 苛严;另一方面正统礼教的腐朽阴暗面暴露得更加充分。明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西 学东渐”近代科学的传入,也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为思想界注入新的时代气息。一些先进 知识分子在意识形态领域掀起了一股要求个性解放、平等、自由的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 ——摘编自施建中《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18 世纪启蒙学者高举理性与科学的大旗、猛烈抨击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主义,不 难看出,启蒙运动实质上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是人文精神的继续弘扬。 ——摘编自高九江《启蒙推动下的欧洲文明》 材料三 16 至 17 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 家 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法修补封建专制制度。 孟德斯鸠、卢梭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 18 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 中 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进步思潮和欧洲启蒙运动的思想主张。(8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种社会思潮对中西方社会产生的不同影响,并说 【高二文综(第 4 明 产生不同影响的原因。(17 分) 4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 英国作家笛福创作的小说《鲁宾逊漂流记》出版于 1719 年,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世 界近代早期的重大历史现象,小说梗概如下: 鲁滨逊出生于英国一个生活优裕的商人家庭,渴望航海冒险。他在巴西开办了种植园,看 到当地缺少劳动力,转而去非洲贩卖黑奴。在一次航海途中,鲁滨逊遇险漂流到一座荒岛上。 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制造工具,种植谷物,驯养动物,经过十多年,生活居然“过得很富裕”。 宗教信仰是支撑鲁滨逊的重要力量,且是“在没有别人的帮助和教导下,通过自己阅读《圣经》 无师自通的”。后来,鲁滨逊救出一个濒临被杀的“野人”,岛上居民也有所增加,整个小岛 是他的个人财产。鲁滨逊获救回国后,还去“视察”过他的领地。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早期重 大 历史现象,并对该历史现象进行简要评价。(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写出小 说情 节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评价准确全面。) 4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 分) 材料 1398 年 ,16 岁的建文帝继位 , 开始“维新之政”。他倚重黄子澄、方孝孺等文臣 , 发布宽刑省狱的政策 , 对洪武年间的一些冤案、错案予以平反纠正。建文年间 , 囚犯人数大幅 减少。建文二年 (1400) 颁布诏令“江、浙赋独重……宜悉与减免 , 亩不得过一斗”。他又省并 州县 ,4 年间撤并了许多州、县和巡检司。 同时 , 针对“诸王多不逊服”的问题 , 建文帝与亲信大臣密议削藩。建文元年 (1399)2 月 , 颁布“诸王毋得节制文武吏士”令 , 对诸藩王的权力进行节制。建文帝的削藩政策引起藩王的 极力反对。建文元年 7 月 , 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 , 举兵“靖难”, 攻入南京 , 建文帝下落 不明。 ——摘编自吴德义《政局变迁与历史叙事 : 明代建文史编撰研究》 (1) 根据材料 , 概括建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9 分)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 分析建文帝改革的意义。(6 分)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