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资料简介

数的运算 教学内容 (1)概念原理:加法、减法、乘法、除法、估算; (2)思想方法:数形结合; (3)能力素养:数学化、符号化。 内容解析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认识了认识了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和估算及运用分数乘法、 除法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也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 本课是《整理与复习》这一单元数与代数部分的第二课,对小学阶段所学过的四则运算 的意义、计算法则和运算律的知识进行一个系统的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四则运算的意义、计算法则和运算律及利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 会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选择合理的方法进行计算,进一步提高四则运算能力。 (2)在对知识、技能、方法的回顾与梳理中,掌握整理的方法,并使所学内容系统化、 网络化,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 (3)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能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提升数学素养。 目标解析 (1)通过系统的复习,学生能熟练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和估算,能灵 活运用运算律进行简算;理解、掌握运用分数乘法、除法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的方法。 (2)经历四则混合运算及法则的归纳过程,体验迁移、归纳的学习方法,发展应用意 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方法。 (3)培养学生的数感,养成认真做题的良好习惯,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实则运算法则,会正确地进行计算,能够灵活运用分数乘法、 除法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教学难点】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并能灵活地选着合理的算法,提高分析问题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自主探究 【问题 1】(1)小学阶段,我们一直都在学习数的运算,我们学过哪几种运算? (2)你能举例说明每种运算的含义吗? (3)什么是加法?什么是减法? (4)什么是乘法?什么是除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四则运算意义的整理和复习,使学生系统掌握四则运算的 意义。 预设师生活动:(1)学生小组内交流讨论。 (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 (3)教师引出课题并板书:数的运算。 【问题 2】(1)整数和小数的加、减法计算法则是什么? (2)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 (3)怎样进行整数、小数、分数乘除运算? (4)想一想 0 与 1 在四则运算中有哪些特性?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四则运算法则进行整理和复习,强化对法则的理解。 预设师生活动:(1)组织学生们分组讨论,交流汇报。 (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小结:(1)相同数位对齐;(2)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后才能直接相加减;(3)小数 乘除法转化成整数乘除法计算,分数除法转化成分数乘法计算;(4)任何数加 0 得原数,任 何数减 0 得原数;0 乘任何数得 0,0 除以任何数得 0,0 不能作除数;任何数乘 1 得原数, 任何数除以 1 得原数。 【问题 3】(1)四则运算间到底有什么联系? (2)四则运算的顺序是什么呢? (3)在学习四则运算时,我们学过哪些运算定律? (4)这几种运算定律有什么特点呢? (5)减法性质是什么?除法性质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四则混合运算,在掌握运算顺序的基础上,学会在计算过程中根据 运算符号、数据特点以及运算顺序之间的联系,合理灵活地选择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预设师生活动:(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 (2)全班同学汇报交流,教师总结。 小结:(1)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 (2) (3)加法交换律、结合律能综合运用于连加运算,加数经过交换、结合,运算符号不 变,还是连加。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也类似。只有乘法分配律涉及乘加或乘减两种运算; (4)a-b-c=a-(b+c),a-b-c=a-c-b; a÷(b×c)=a÷b÷c,a÷(b÷c)=a÷b×c,(a±b)÷c=a÷c±b÷c。 【问题 4】(1)什么叫估算?一般怎么估算一个数? (2)加、减、乘、除法的估算各应怎样进行? (3)分数的大小如何比较? (4)小数点移动位置,小数的大小会发生什么变化?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体验学习方法。 预设师生活动:(1)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估算方法。 (2)集体交流订正。 (3)教师小结:加、减法估算是把相加、减的各数最高位后面的尾数用“四舍五入” 法省略,求出近似数,然后用近似数求和、差。 乘法估算和加、减法估算类似。 除法的估算是先分别求出除数和被除数的近似数,把除数后面的尾数“四舍五入”,如 果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大,就把被除数最高位后面的尾数“四舍五入”; 如果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小,就把被除数左起第二位后面的尾数“四舍 五入”,再求这两个近似数的商。 出示教材 78 页第 10 题: 【问题 5】(1)题目中已知的是什么信息?要求的是什么问题? (2)要求两个班共交多少件作品,必须先求什么?求它要用到什么条件? (3)你能画出线段图并解答吗? (4)解决问题时一般可以分成哪几个主要步骤?每一步做什么? (5)相应的数量关系对于解决问题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常见的数量关系有哪些呢? 设计意图:解决稍复杂的问题,学生有时要借助线段图分析题意,数形结合,能够更准 确地理解题意,快速找到相对应的数量关系。也再次引导学生提取解决问题的主要步骤。 预设师生活动:(1)学生自主探究。 (2)小组内交流讨论。 (3)教师引导总结。 小结:(1) (2)首先,理解题意,找出已知信息和所求问题。 其次,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再次,确定每一步该怎样算,列出算式,算出得数。 最后,进行检验,写出答案。 (3)速度×时间=路程 单价×数量=总价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收入-支出=结余 本金×利率×时间=利息 …… 课后检测 1、填空。 (1)在一道减法算式中,已知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是 90,那么被减数是( )。 (2)□÷15=12……□,要使余数最大,被除数是( )。 设计意图:检测学生对“数的运算”的掌握情况,并学会利用数的运算的知识解决实际 问题。 2、用简便方法计算。 1.25×16×8 7.85×99+7.85 设计意图:综合检测学生对“简便运算”的掌握情况,并且能够灵活运用运算定律。 3、五年级 94 名师生去游览动物园,平均每人门票为 32 元,估一估,2800 元购买门票, 够吗? 设计意图:综合检测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掌握情况,并且能够灵活加以运用。 教学反思 在进行“数的运算”时,首先引导学生复习了四则运算的意义,计算法则;然后复习了 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 5 大运算定律以及减法的性质、除法的性质以及利用所学的知识 解决实际问题;最后进行练习。在练习环节,我出示了怎样简便就怎样算的题目,通过学生 的解题,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缺乏对运算定律本质的理解。部分学生能进行简便计算, 但不能正确说出使用的是哪一条运算定律。尤其是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的互相混淆,主 要原因是缺乏对乘法分配律本质的理解。缺乏对运算顺序及简算依据的整体把握。缺乏简算 意识。简便计算能使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得到充分的锻炼,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应用能力 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发现很多学生习惯做“标准”是简便计算题,在遇到需要“转个弯” 才能简算的题目时,缺乏必要的观察力与创造条件简算的意识,还有的学生在式题中能主动 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受数量关系的影响,不能合理、灵活地进行 计算。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