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浣溪沙
宋 苏轼
苏轼(
1037
-
1101
),字
子瞻
,号“
东坡居士
”,世人称其为“
苏东坡
”。
北宋
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人、词人,
豪放派词人
代表。
唐宋八大家之一
.
眉州(今四川眉山)人
.
他与他的
父亲苏洵、弟弟苏辙
皆以文学名世,世称
“三苏”
,
作品有
《
东坡七集
》
、
《
东坡乐府
》
等
诗人简介
这首词写于元丰五年(
1082
)春,当时苏轼因
"
乌台诗案
"
,被贬任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这在苏轼的政治生涯中,是一个重大的打击,然而这首词却在逆境中表现出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
背
景
乌台诗案简介
乌
台诗案
是北宋年间的一场文字狱,结果苏轼被抓进乌台,被关
4
个月。御史中丞
李定
、舒
亶(
dǎn
)、
何正臣
等人摘取苏轼
《
湖州谢上表
》
中语句和此前所作
诗句
,以谤讪新政的罪名逮捕了苏轼,苏轼的诗歌确实有些讥刺时政,包括变法过程中的问题。这案件先由
监察御史
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所谓“乌台”,即御史台,因官署内遍植柏树,又称“
柏台
”。柏树上常有乌鸦栖息筑巢,乃称乌台。所以此案称为“乌台诗案”。
浣溪沙
[
宋
]
苏 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huàn
jìn
qí
山下兰芽短浸溪
浸:
泡在水中。
山脚下兰草的嫩芽浸泡在溪水之中。
松间沙路净无泥
松林间的沙石小路洁净无泥。
潇潇暮雨子规啼
潇潇:
形容雨声。
子规:
布谷鸟。
傍晚松林间的布谷鸟在潇潇细雨中啼叫。
谁道人生无再少?
无再少:
不能回到少年时代。
谁说人老不会再回到少年时代呢?
门前流水尚能西
门前的流水还能向西奔流呢!
休将白发唱黄鸡
白发:
老年。
唱黄鸡:
感慨时光的流逝。
不要再感概白发暮年时光流逝了。
唐代诗人白居易
《
醉歌
》
中有“听唱黄鸡与白日”句,意思是说,黄鸡催晓,白日西落,时光流逝,人生易老。
苏轼在这里却说“休
将白发唱黄鸡”,反用
其意,
劝阻
人们
不要
徒发自伤衰老之叹。
唐代诗人白居易
《
醉歌
》
中有“听唱黄鸡与白日”句,意思是说,
黄鸡催晓,白日西落,时光流逝,人生易老
。
休将白发唱黄鸡
不要因为自己
满头白发而慨
叹忧伤。
“
黄鸡”的本意是?
诗中是指 ?
词的上阕写景,依次描绘出 哪四个画面?
概括上,下阕的内容
“
黄鸡”的本意是
诗中是指
指黄鸡报晓
代指时间,时光流逝
词的上阕写景,依次描绘出 四个画面。
兰芽浸溪,沙路无泥,
潇潇暮雨
,
子规暮啼
概括上,下阕的内容
上阕:写暮春三月兰溪的雨后景色。
下阕:写作者虽身处闲境,仍然力求振作的精神。
“
暮雨”和“子规”烘托了怎样的心情?
苏轼从眼前的溪水西流悟出了怎样的道理?
“
暮雨”和“子规”烘托了怎样的心情?
身为贬官,面对暮雨萧萧,子规哀啼,不禁心生悲凉。
苏轼从眼前的溪水西流悟出了怎样的道理?
溪水尚能西流,难道人生就不能再少?又何必自伤自怜,哀叹衰老呢?
上阕
写景
兰芽浸溪
路静无泥
暮雨潇潇
子规轻啼
下阕
抒情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自然的美景和生机令人心旷神怡。
不要徒发衰老之叹。
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性格。
此时作者是以待罪之官的身份被安置在偏僻的黄州,孤寂苦楚的心情不是轻易可以摆脱的。因此,此词下片所表现出来的对青春活力的呼唤,对老而无为的观点的否弃,便显得尤为可贵。可以说,这种在“命压人头不奈何”的逆境中的
乐观奋发
的精神,是苏轼之所以受到后世尊崇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首词从山川景物着笔,意旨却是探索人生的哲理,表达作者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整首词如同一首意气风发的生命交响乐,一篇老骥伏枥,志千里的宣言书,流露出对青春活力的召唤,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读之令人奋发自强。
1.
下列说法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
.上阕写景,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划,松间沙路洁净无尘,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
B
.“潇潇暮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潇潇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突出了环境的静谧。
C
.下阕转入抒怀,“门前流水尚能西”句,写词人由西流的溪水,想到“人生无再少”,因此为时光流逝、人生短暂而叹息。
D
.全词情景交融,恬淡优美的景色,富有情趣的语言,充满人生哲理的议论,表现了词人执着生活、呼唤青春的情怀。
查看更多